學著接受我破碎的家庭
作者:Sheila May, 印尼
「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跟你結婚!」從念幼兒園開始,我就經常聽到爸媽如此對罵。爸媽當著我和兄弟姊妹們的面爭吵,而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做父母之間的和事佬。後來,我12歲那年,父母決定離婚。
「別管了,那是他們的事情。」這是我得知父母決定離婚時的第一個想法。但當我漸漸長大,我才發覺事情比我想像的要複雜多了。我根本不可能忽視父母離婚這件事,因為我恰恰身處其中。我沮喪極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成了我跟朋友聊天時永遠都會避開的話題,我甚至努力從腦海中抹去這個詞語。直到有一天,我搭朋友家的順風車。當我坐在後座,看著他們一家人彼此戲謔、互相打趣時,一種溫暖的感覺流過我的心。我偷偷地哭了。那時的我既快樂又悲傷,同時又為自己感到難過。我告訴自己:「原來這就是家庭。」
回顧自己的家庭,我感到非常失望而憤怒。我恨家裡的每一個人,甚至毫不掩飾這種情緒。在朋友們面前,我也毫不忌諱地談論對家人的想法和感受,於是,朋友們開始遠離我。我厭倦了跟家人同住,但又沒別的地方可去,這種感覺快將我逼瘋了。
父母離婚後的三年之間,我盡量讓自己待在家的時間越少越好。我每天從學校走路回家,這樣就不必太早到家。讓我回家的唯一理由就是有地方睡覺。有一天,朋友邀請我到她的教會,我馬上同意了——因為這樣子我就有理由不回家。後來我聽說她的教會要辦一個三天的退修會;能夠離開家三天?我當然要去!
結果這三天改變了我的一生。就在這個退修會中,上帝救贖了我。我認識到自己的罪性,同時明白了上帝為我預備的寬恕與愛。我實在是非常感恩。
但並非一切就立刻變為完美。回到家之後,我仍然每天都面對與信主前一樣的問題。我沒有因為信了主就自動變成一個乖巧溫馴的孩子,而是持續與自己的罪性博鬥,仍然無法接受我的家庭。
在那段時間裡,上帝握住我的手,耐心地等待我度過叛逆期。直到有一天,我終於坐下來檢視自己破碎的家庭,我才意識到,原來關係的破裂隨處可見,不只是我的家庭才有這樣的問題。無論是朋友、鄰居、有宗教信仰的人還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每個人都有各自要面對的問題——就連全職事奉的基督徒也不例外。我這些年所經歷的,只是反映了這個墮落世界的現實狀況。我不是唯一面對這類衝突的人,還有數不清的人也面對相似的衝突,有些衝突比我家的更嚴重。
我也逐漸意識到,雖然並不是我選擇生在這個家庭裡,但上帝選擇了讓我生在這裡。如果上帝已經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來捨身拯救我的靈魂,那麼我還怎麼能夠懷疑祂對我的愛?祂既然是慈愛的天父,而我是祂的女兒,那麼祂將我放在這樣的家庭裡,必定有祂神聖的目的,儘管我至今還不能明白。我能夠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完全接受自己以及這個上帝為我安排的家。
這樣的想法使我豁然開朗。雖然從10年前我成為基督徒到現在,家裡的狀況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我自己的生命已經發生了許多重大的變化。上帝透過家庭的景況來塑造我。我學會了控制怒氣,寬恕他人(儘管我可能再次受傷),並且愛那些我覺得並不值得愛的人。
上帝並沒有為了改變我的心而改變我生命的景況。祂讓我體會到失去希望的滋味,好讓我視祂為生命中唯一的希望。祂全然良善,決非無情;祂充滿智慧,決不犯錯。祂撫平我的傷口,擦乾我的眼淚。萬事萬物都有祂的旨意。
(本文譯自透心糧印尼文網站)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