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渴望成功又難免成功的憂傷?

Why-Do-We-Crave-and-Struggle-to-Achieve-Success-wo-text-1024x613

作者:Lim Al,新加坡;翻譯:鍾林君,中國

最近,一位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在博客上哀嘆:“我討厭上課、討厭去上學!因為要是生來智商比別人低,再怎麼努力也拼不過別人!”

我想,這是我們很多人都共有的掙扎吧。不管怎麼努力,也不管我們自己覺得自己多有才華,好像總會有人比我們更成功。成功好像就是對一部分人有歧視,並且只要成功這件事情存在一天,不公平就一天不會消失。每每衡量成功的時候,我們難道不總是免不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嗎?

然而,每個人都承受着壓力,不得不努力追求成功,這又是無法逃避的現實。我想人之所以對成功有永無止境的渴望,是因為我們實際上是在尋求存在感、滿足感與安全感吧。成功可以讓我們有存在感,或者說是讓我們體會到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價值感。這樣的存在感或價值感又給我們帶來個人的滿足感。成功還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因為成功讓我們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有誰不渴望存在感、滿足感與安全感呢?

但對成功的渴望是一回事,取得成功又是另一回事了。這位年輕人的博文提醒我們,我們很多人其實都在努力獲取成功的過程中感到深深的沮喪。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成功那麼難?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 各人的起點不同。智商、外貌與才能從來都不是生來平等的,所以你擁有的先天條件若是越迎合所在社會的價值體系,你就越容易成功。在T台與雜誌上都紅透半邊天的美國時裝模特卡梅倫·魯塞爾(Cameron Russell)就大方承認:自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靠優越的先天條件。她天生的高挑、貌美與優雅都是所在社會極度推崇的外貌特徵。

2. 不同的環境對於成功有不同的定義。你出生的地點與時間實際上決定了你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或做怎樣的事情才能成功。例如在新加坡(我生活的地方),整個社會就比較看重教育。整個教育體系也更青睞那些天才少年以及那些考試考得好的學生們。而對於那些在學習上沒有那麼突出,又不擅長考試的學生來說,找工作就可能更困難一些。

3. 每個人的機遇不同。有些人生來就有優越顯赫的背景,享有更多可以帶來成功的資源與人脈。像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投資大亨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流行樂手林俊傑(JJ Lim)以及奧運獎牌得主邁克爾·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這些成功人士就都無不來自優越的家庭,從一開始就得到了父母強大的支持,並享有充分的物質資源可以使他們盡情地發展自己的先天才能。當然,這個世界上也不乏白手起家的例子,但在如今這個時代,這種故事已經是少而又少了。

如果取得成功那麼不易,有什麼人或什麼事物是可以帶給我們長久的存在感、滿足感和安全感的嗎?我們很多人都會試圖通過某一個人、某些財富物質或某個位置來尋求對這三種需求的滿足。但一份親密的關係、一份大公司CEO的厚職、或在30歲賺到的第一個一百萬真的能給我們想要的答案嗎?

人、物以及社會地位確實能給我們帶來存在感、滿足感與安全感。這些都是從上帝而來的祝福,我們可以好好享用。但福音才是真的可以為我們的這三個需求帶來終極解答的。除了我們慈愛的創造主,沒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完全地滿足我們的需求。為什麼這麼說呢?

1. 我們在基督里的存在感不取決於我們自己。以弗所書1章4-5節告訴我們,上帝因着祂的權柄與愛,在創世之前就揀選了我們,要使我們成為祂眼中“聖潔無瑕”的子民。上帝看重我們是單單出於祂的恩典與旨意,而不是因我們有多少才能或付出多少。

2. 只有在與上帝的關係中才有真正的滿足感。上帝的愛給我們帶來滿足感,這是超越世上任何其他關係所能達到的。想要知道祂有多愛我們,從祂將自己的兒子給我們,並讓祂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就替我們死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來(羅馬書5章8節)只有上帝犧牲與信實的愛才能滿足我們最深的渴望。

3. 真正的安全感來自與上帝永恆的關係。不僅僅上帝自己是永恆的上帝,同時祂也應許我們永恆的生命。這就意味着我們可以享受與祂永遠的關係。這一點才可以給我們真正的安全感,因為這份關係可以持續到永遠。

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發明家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因說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空洞,只有上帝才能填滿這個空洞”而聞名。同時,他也留意到人的渴望與無助表明“人裡面曾經裝有幸福。”人試圖用“身邊所能找到的任何事物”來填滿這個空洞,但好像並沒有什麼效果。為什麼?因為“只有一個無窮無盡又不會改變的對象才能填滿這個沒有邊界的無底洞。這說白了就是只有上帝祂自己才能填滿。”

因此,基督徒應該怎樣看待成功呢?聖經告訴我們應該這樣來理解成功:

1. 說到底,成功是上帝的祝福。是上帝賜予我們每一個人才華、資源和機遇。我們要享受這些賜福,但同時不能忘記我們成功的來源。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花了很大的代價才明白這一點。但以理書4章28-37節記錄了當這位國王開始沉浸在自己的榮耀當中時,是如何被降為卑的。那時,他才想起“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予誰就賜予誰。”

2. 成功不能救我們脫離死亡。雅各書4章13-15節提醒我們,我們的生命“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成功只是暫時的,我們終有一天會面對死亡。當我最好的朋友在度假期間突然窒息,短短几分鐘就離世之後,我才真的明白雅各所說的是什麼。我的朋友之前並沒有什麼病狀,並且在各個方面她都是處在人生的巔峰時期——她婚姻美滿,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兒子,剛搬入溫馨的新家,自己又主管一家頗具規模的機構,同時也在一個教會事工中服事,很積極、也很受認可。

3. 成功不應該使我們在追求上帝的國度這件事情上分心。在路加福音12章13-21節中,耶穌講述了一個富人一門心思籌劃要蓋更大的糧倉來儲藏糧食的故事。就在富人積極籌劃時,不想上帝對他說他其實當晚就會身亡。講完這個故事,耶穌告訴祂的門徒們要專註於將財寶積聚在天上,“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路加福音12章33節)讓我們小心不要被功名利祿分心,來專心尋求上帝的旨意和祂的國度。

這樣一來,你是否了解了並享受着真正的成功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透心糧www.ya-mi.org/tc”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