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我願意等候

hand-302802_640

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許多事情需要等候,例如等公車、等捷運等等。然而,對於我們人生的另一半,我們願意等多久呢?

「我等你回來!」出國唸書的那天,送機的他在卡片裡留下了這五個字。可是不到半年,他的態度就變得忽冷忽熱,最後表示因為感覺沒了就不等了。但身在國外的我卻毫不知情,我天真地以為只要努力熬過那一年,尋求禱告清楚後我們就可以在一起了。我以為只要委曲求全,就能經營好一段遠距離戀情。結果回頭才發現自己早已把對方在心中的地位與份量放到上帝之上,遠遠超過對上帝的敬畏與渴慕。

結束跟他的感情之後,我依然渴望愛情,於是便玩起了與愛抓迷藏的遊戲。常常陷入界限不清、曖昧所帶來的短暫快樂中無法自拔。當自己对感情有过多設想和期待时,根本就無法清心禱告,更不可能明白上帝的心意。很多時候,我甚至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就已被感覺牽著走。一日度一日,年輕的生命持续在浪费着,內心的控告也越来越强烈,这是不願等候上帝的心意所帶來的沉重代價。

然而有一天,上帝讓我终于明白了,原來我一直以來害怕失去的感觉,不願意等候上帝的心意,是因為不相信上帝會給我最好的。後來,我學習在禱告中,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將情感的主權交給祂,决定在我還沒預備好自己以前,不輕易談戀愛。即或欣賞的對象可能會跟別人在一起,我也要憑著對主的信心坦然地面對這一切。

「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馬書8章25節) 這節經文讓我對等候有了新的理解。等候,是因為我們知道有那更美好的在後面等著我們,因此可以忍耐著不摘未成熟的果子,直等到果子成熟,變得香甜的那天。所以,當我对感情的期待变成是未來可以榮神益人、作好主的好见证、与未来的他同奔天路时,就立志不再目光短淺,貪圖眼前短暫的享受與滿足了。

如今,我仍然在等候,等候不是癡等、傻等、苦等,而是預備自己,成为更合乎上帝心意、更成熟、适合进入婚姻恋情的人。等候更是生命中必修的功課,这会考驗我們對上帝的信心。记得在某次的情感專題课程里,牧師與我們分享了九個字:「信得過,等得起,放得下」──信得過上帝的安排,等得起祂的時間,放得下自己的感覺。因著對上帝的信心,愛情,我願意等候。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她自己情願(不要叫醒……情願:或譯不要激動愛情,等他自發)。”——雅歌2章7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是什麼)

分享此條目!

1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