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驕傲,不如一起建造教會吧!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
聖經中提到教會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時,常把教會類比為「耶穌的身體」(哥林多前書12章27節、歌羅西書1章24節、以弗所書5章23節),並強調每一個肢體的不可或缺(哥林多前書12章25-26節)。可當我們這些肢體組合到一起時,卻常常發現彼此摩擦不斷,無法自然融合。我明白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我們每個人自身的驕傲——因為驕傲,我們無法看到自己對他人的需要;因為驕傲,我們無法意識到彼此間的差異也是寶藏;也正因為驕傲,我們對人的關心常常停留在「錯」與「對」,「是」與「非」的表面,而忽略了他人更深的需要。
有一天,當我發現與人連接比一個人強,彼此搭配比一個人單幹美好時,我終於明白,與其驕傲,不如一起建造教會。希望以下幾點親身體會可以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一、要與他人連接。聖經上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書6章2節)我曾經是個埋頭做事不太重視關係的人,後來我才意識到,我也需要朋友來陪伴和安慰我,需要關係的滋養。當我與他人連接時,我也發現關係所帶來的滿足感實在是「完成事情」所帶來的「成就感」不能替代的。
二、要珍惜彼此的不同。美國作家查爾斯·博伊德牧師(Charles F. Boyd)將人的基本行為模式歸納為四種:掌控型、影響型、謹慎型和穩定型。而比分類更重要的是,不同類型的人彼此需要。比如,我們需要掌控型的人定製藍圖並督促實施;需要謹慎型的人在每個具體的問題上提出更為周全的建議或堅持原則;需要影響型的人活躍團體關係;最後,我們也需要穩定型的人照顧到不同人的需要,維持彼此的關係,使之牢固。我相信上帝的教會也需要每一位不同類型的信徒共同參與。我們需要欣賞彼此的差異,並珍惜這差異,好讓我們可以互相補足,一起來建造教會。
三、要堅守聖經原則,也要關心彼此的心。在教會,我們若只講道德而忽略彼此內心的需要,難免會做出過於簡單的道德審判。當我們不了解一個人的過往、不站在他/她的立場分析、不接納他/她的軟弱或痛處時,所提出的建議往往會讓人難以接受。當然,我們並不是說要毫無原則地接納一切「個人選擇」,因為上帝的原則是出於愛,放棄上帝的原則不但不會讓人快樂,甚至會招來當事人無法承擔的痛苦。我們需要的,是學習如何在接納別人的基礎上提出符合聖經的建議來幫助對方,而不是在毫不了解對方的情況時就用聖經真理去要求對方,更不能把自己的理解當成「正確」的標準。
四、要彼此配搭。每每看到基督徒在職場中發揮着不同的恩賜與才能,共同建造更美好的社會時,我都備受鼓舞。基督徒醫生憑藉良好的技術和醫德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基督徒商人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無論才能大小,上帝都能藉著我們不同的才能,讓眾多的人受益,彰顯出基督的榮耀。所以不要再糾結誰強誰弱,為彼此感恩、加油,一起配搭服事吧!
建造上帝教會的方式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你願不願意放下自己的驕傲,一起來參與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教會生活)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