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安全之處
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上帝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哥林多前書6章11節
一名日本青年有心理問題,不敢踏出家門。為了躲避人群,他白天睡覺,晚上看電視。他是一位蟄居族,或稱現代隱士。問題起源於他因成績不好而輟學,後來逐漸脫離人群,時間越長,他就越覺得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最後,他甚至與所有的家人和朋友都斷絕聯絡。後來他接受幫助走向康復,他參加東京一所稱為「安全之處」的青年俱樂部。在那裡,心靈破碎的人可以學習重新踏入社會。
教會是一個安全之處嗎?還是不僅如此呢?無庸置疑地,我們是一群心靈破碎的人。當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描述他們以前的生活方式,乃違反倫理道德、具傷害性,危害自己與他人(哥林多前書6章9-10節) 。但因著耶穌,他們得著改變而不再破碎。保羅鼓勵這些蒙恩得救的人要彼此相愛、能忍耐、有恩慈、不嫉妒、不自誇和不張狂(13章4-7節) 。
教會應該是一個安全之處,不管我們面對多少掙扎或心靈破碎,都能在此認識與經歷上帝的愛。願這充滿傷害的世界,能因著基督的跟隨者,經歷基督的憐憫。
— 謝葆芳
唯有上帝能醫治破碎心靈。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7-39章;希伯來書3章
耶利米書37-39章;希伯來書3章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