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多少才不算少?
作者:Jenna Wiley,美國
翻譯:Eileen Shang,中國
“如果耶穌活在今天,他會有銀行存款嗎?”
“我到現在還沒還清助學貸款,日常花費卻照舊,這樣好嗎?”
“我是不是該給每一個遇到的流浪漢錢呢?可我身上從不帶現金。”
“上帝會支持我的401K養老金計劃嗎?”
“如果我持守十一奉獻,那我每周去三次星巴克是不是就不算罪了?”
我竭力追求在金錢上忠心敬虔。然而雖然我慷慨奉獻,但仍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
我每年都有好多次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全部家當分給窮人,自己不留一分。雖然我從來沒有真正做到,但是由於困惑於不知該怎樣處置這些錢和為我所擁有的這些錢感到愧疚,我依然在恐慌中捐出不少。
聖經中明確要求十一奉獻,但在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追求“再多一點”的時代,光十一奉獻真的夠嗎?十分之一是不是只是奉獻的最低標準呢?上帝對於奉獻更多的人會不會有額外獎勵?我們該把錢奉獻給誰呢?我竟深深焦慮,焦慮自己是不是個合格的基督徒,也焦慮自己做得夠不夠。再加上我對錢財問題的困惑,我的基督徒生活有時就變成了充滿焦慮的噩夢。
為了節省開支,我不經常購物,只是偶爾旅遊,並盡量少在外面吃飯。但在奉獻問題上,我很慷慨,而且並不覺得十一奉獻像別人說的那麼痛苦。除去那段艱難時光(大學畢業之後以及拿到第一份薪水之前),我一直感覺生活舒適又愜意。
作為一名公立學校教師,按照美國的生活標準,我絕不是有錢人,但我知道我這樣的生活已經非常寶貴。因為世界上還有幾十億人非常貧困,過着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因此,我肩負着一份奉獻的責任!
我知道我要盡心盡責地管理錢財,但我不是也應該變賣所有家產分給窮人嗎?那我該怎麼生活呢?我能享受我的生活嗎?應該攢錢買房子嗎?我可以把錢投在401K退休計劃上嗎?
幾個月前,我那一直很靠譜的車子忽然開始問題百出,恨不得車上每一處都需要修理,這裡400美元,那裡200美元……到了我需要考慮買輛新車的時候了。
去買新車的那天我壓力山大,倍感焦慮,因為我不知道我要做的是不是上帝所喜悅的。我猶豫着我是不是應該繼續開舊車,而把買新車的錢奉獻給有需要的人。耶穌難道不是會這麼做嗎?
問題不在於奉獻多少錢
我想在所行的一切事上討上帝的喜悅,我知道上帝可能會喜悅我有這樣的想法,但我並不確定我的種種焦慮也同樣能取悅上帝。因為在這樣的焦慮中我並不能享受上帝所賜的自由。我在生活中所經歷的那些焦慮,所背負的那些愧疚,並不是上帝定意所賜的,上帝對於我的心意本是何等豐盛!是的,我應該經常慷慨地施與他人,抓住一切可以祝福別人的機會,但我不必把這些事情看做是親近上帝的前提條件。我相信我的奉獻和付出,無論是多是少,只要是出於愛並在基督里的自由,都必蒙上帝悅納。
相比要奉獻到某個具體的數額才算“足夠”,難道上帝不是更看重我有一顆喜樂、樂意奉獻的心嗎?
我開始真正意識到,這更多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與心的問題。經過長久的思索和禱告,我開始明白問題的核心是:我誤解了恩典的意義。
我能奉獻的,我能付出的,永遠都不夠多。
靠我自己,所做的永遠不夠好。
我可以變賣所有家產,我可以一無所有,但如果沒有耶穌的寶血,我所做的一切都不夠。
也就從那時起,我開始不再糾結於金錢,而是定睛於恩典。
當我不再追問“我的奉獻夠多嗎?”“我的付出夠多嗎?”的時候,我才能夠慷慨地幫助他人,完全是出於對上帝的愛和對他人的愛,而不是出於得到上帝的稱讚。
我的財產並不是我的,我的存款也並不屬於我。這些都是上帝許可我來管理的恩賜。我相信,即使我做得不完美,上帝的恩典也足以蔭庇我,祂必會引領我的道路。
我祈禱自己能以上帝的心為心,能有上帝的眼光;我祈禱上帝能打開我的眼睛,讓我看見祂放在我生命中的各種機會,讓我帶着一顆愛和恩慈的心去奉獻。
*401k 是美國一項由僱主出資的退休儲蓄計劃。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甘心樂意)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