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為什麼要禱告?——由一次買包子引發的對禱告的走心思考

3-Reasons-Why-I-Pray

作者:Amy J ,新加坡

翻譯 :孔曉慧,中國

封面拍攝:Ian Tan,新加坡

我十一歲時曾和家人一起去北京遊玩;那是我第一次去中國。一天早晨,我弟弟病了,需要呆在酒店休息。媽媽要留下來陪着他,所以讓我幫忙去酒店對面的小店買早餐。她向我保證會站在窗口看着我。

如果我是在自己國家,這會是很簡單的任務。但是因着對環境的不熟悉和年幼沒經驗,這次經歷極富挑戰,直到今日我還記憶猶新。

這家包子鋪人來人往。有些人在吃早飯,有些人在等着拿走外賣食物,其餘的人則在我身後大聲吆喝着要買的東西。我手足無措。更讓我困惑的是,居然沒有人排隊。

我很崩潰,幾乎要哭出來。突然,我想起媽媽的話。於是我走出小店,向上看。如她所說,她就站在第五層樓的窗戶旁,向我豎起大拇指。我立刻很受安慰。

儘管她不在我身旁,但知道她就在不遠處讓我有了完成任務的信心和勇氣。

在我最近思考為什麼要禱告的時候,上面這一幕在我腦中重現。

我們為什麼要禱告呢?

1. 因為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

聽起來很老套?但這是事實。我經常又像當年的那個小女孩一樣——在充滿未知的環境中驚慌失措,忘記了上帝時刻都在看顧我。

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儘管我們看不到祂。在困境中,我們要做的就是向祂禱告。雖然他不會總是按我們的心愿來成就,比如讓我們考高分,醫治我們生病的親人,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祂的旨意之中發生的。

耶穌應許說祂總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希伯來書13章5節)。正是這個應許激勵我天天不間斷地禱告——有時甚至是年復一年地為同一件事向祂祈求。我知道祂一直那兒聽我的禱告,而且祂顧念我。

2. 因為我在做祂的工作。

面對着20多種不同的餃子和包子做選擇,我很懵。關鍵是菜單是用漢語寫的,其中有一半的漢字我不認識。那一刻,我暈頭轉向,忘記了自己的任務。我媽媽很清楚地跟我講「買六個肉包」。但是在陌生與混亂中,媽媽的聲音被淹沒了,我完全不知所措。

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聲音呼喚着我們,吸引我們的注意,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打扮,怎樣行事,以及如何生活。很多時候這些聲音太大了以至於創造主的聲音都被淹沒了,我們被迷惑地暈頭轉向。

但是上帝造我們有祂特定的目的。他委託我們來掌管和照看祂創造的世界,而且要去使萬民成為祂的門徒。這是祂給亞當的任務,也是給門徒和我們的。耶穌說祂的食物就是遵行差祂來的天父的旨意。以弗所書教導我說我是上帝的工作,在耶穌基督里造成的,為要叫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行的(以弗所書2章10節)。所以我要禱告,因為我所做的是祂的工作。

3. 因為我是天國的子民。

回憶那一幕,我意識到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走出舒適區。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點東西、也不知道該跟誰點。如果我是在自己國家那個我最喜歡的店鋪里買東西,櫃檯后的阿姨早就知道我要什麼了——兩個叉燒包、兩個大的雞肉包和兩個豆沙包。簡直不能再容易了。

然而即使我能看懂那家北京小店的菜單,並說出我要的食物,我的口音和穿着也會暴露我的身份。很明顯,在那群當地人面前,我是一個迷茫的外國人。

你有沒有感覺到作為一名基督徒有時會與周圍格格不入?這是難以避免的。不管我們怎樣努力融入這個世界,這裡都不是我們的家。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最終的歸宿;我們只不過是個過客。所以度過今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轉向耶穌——我們生命的主。我要禱告因為我需要祂的指引。

當我去了天堂,我會花時間在園中和上帝散步聊天。但是現在,當我還在地上做祂的工作時,我發現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禱告:「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信心不能停)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