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旅程:懷恨在心
作者:Regina Franklin
翻譯:湘穎
讀經:撒母耳記下14章25節—15章21節
恨不得我作國中的士師!凡有爭訟求審判的到我這裡來,我必秉公判斷(撒母耳記下15章4節)。
作家瑪麗琳·魯賓遜寫道,「我一直覺得‘懷恨在心’這個詞的描述很精妙,因為許多人都對他們的怨恨呵護備至,有如離心窩最近的東西。」
一般來說,一想到「懷」這個詞我們首先想到的是 「照顧」和「滋養」,動詞「懷」的一個定義就是「細心照顧從而得到成長」。然而我們若是用同樣的方式「懷」惡意,結局必將是毀滅性的。道理仍然是一樣:苦毒,就像一個虛弱的新生兒,必須被餵養才能成長。情緒無法自己獨立存活,若得不到照顧它就不能生存。
押沙龍早早地就開始在內心懷起苦毒,以至於他最終召集民眾謀反。他看着他的妹妹被傷害卻無人為她辯護,因此他痛苦又沮喪(撒母耳記下13章1-22節)。那時他的家裡充滿衝突,而糟糕的是他的父親大衛好像對處理衝突毫無能力。押沙龍開始任由他的傷口潰爛,變成有毒和致命的憤怒。可是對他而言,他的行為是無可非議的。在他眼裡,他的父親是不公正的,然而他父親卻又拒絕見他(撒母耳記下14章28節)。因而他自己當起法官和辯護者,定意要還事情一個公道(撒母耳記下15章1-3節)。
兄弟結怨,勸他和好,比取堅固城還難(箴言18章19節)。仇敵就是通過我們的口從而一步步地腐蝕我們的視野和心靈(羅馬書3章14節)。對於報復,我們在心裡演練地越多,苦毒就長得越健壯。
最終,苦毒的重擔纏累着我們,讓我們無法得自由。當然,放開苦毒並不代表着我們會不再感到痛苦,但我們會得到真正的自由。這自由只有在當我們親近上帝並且去效法祂饒恕的方式時才能得着(以弗所書4章31-32節)。
更多: 閱讀希伯來書12章15節,思考苦毒根會對你和他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思考: 苦毒會怎樣損害你的心靈以及你和他人的關係?為什麼將你的苦毒交託給上帝如此重要?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