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聖經2:只有一個靈魂才能磨礪另一個靈魂

grinder-hitachi-power-tool-flexible-162534 (1)

作者:王林,中國

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章17節)

傷害是「難免的」,不是「應該的」

從小到大,從學校到職場,我所看到的能人、強人和高人似乎都是直截了當,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達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惜與人發生衝突。而我因着自己律師的背景,也漸漸養成了尖刻批判的思考、交流和處事方式。在教會裡,我的焦點常常是在人的問題身上,認為某某人這裡不好,那裡不行,且總是不失時機的以刻薄的方式表達出來。當時的我覺得教會的牧師和同工都太溫柔,就需要我這樣敢於去說的人多一點。我常常暗想:比起我的老師、同事和老闆,我說話和做事的方式已經是很客氣的了。於是下次當再看見問題時,恨不得加倍尖酸起來。

當然,有時候我也會覺得自己表達過度,或者根本沒有理解別人的問題,以致對他人造成了不必要,且很深的傷害。每到那時,我就會用這節經文鐵磨鐵,磨出刃來來安慰自己。我認為我們人跟人交往就是要彼此相磨出刃來啊!我以為這裡的刃是眼目明察秋毫地看到別人的問題,然後表達尖酸到位,直達痛處,做事大刀闊斧,不計代價達到目的。

我第一次聽到別人引用這句話是在幾位弟兄姊妹描述一段很困難、很多衝突的合作關係以後,一位弟兄用這句經文來做結語。我更發現常常有人使用這句話來解釋和安慰一些被這樣的摩擦與衝突所傷害的弟兄姊妹,說鐵磨鐵磨出刃來,因此這種傷害是難免的。

是的,人與人交往,彼此傷害是難免的,但是難免應該之間卻有着很大的不同。保羅在羅馬書12章18節說:若是能行,總要儘力與人和睦;據說奧古斯丁也曾說過:對於基要,堅持;對於細節,寬容;對於一切事,愛心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解經

如今看來,不僅我處事缺乏愛心,對這節經文的理解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這節經文主要不是說人的衝突,更不是認可人性格上的尖銳,而是述說如同只有鐵與鐵打磨,才能讓鐵器發揮其本質作用,也只有一個生命能影響另一個生命,幫助另一個生命發揮其本性的作用。

鐵與鐵相合就是要磨出刃來,因為鐵就是用來做切割東西的器具。但人與人在一起要磨出的不是刃,而是愛和公義——那原初被造時上帝的形象。

 

 

6974714-2ddeacedd32febab

圖一:巴勒斯坦地區鐵器時代II 的鐵斧頭頭部

由於希伯來語原文抄本不標註元音,箴言27章17節這節經文的關鍵詞יחד有兩個可能的解釋。第一種解釋是認為這個詞是來自詞根חדד——磨礪”的意思。因為對古代人而言,鐵器取代銅器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硬度大,能夠打造尖利的器具,增加農牧業生產的效率和軍事衝突的殺傷力。而跟希伯來語是表親關係的阿拉伯語里的是hadyda,相當於希伯來語的חָדוּד,被磨礪的(東西)。所以鐵的本性就是互相磨礪(出刃來)

這種解釋也呼應下半節經文,原文翻譯是磨朋友的臉。這裡的פָּנִים既可以指人的臉,也可以指刀、劍、斧頭的。這裡作者可能是繼上節經文的比喻:正如鐵器在一起就是互相磨礪,人在一起也是刃對刃(臉對臉)的互相磨礪。

磨礪出什麼呢?我們可能會誤以為是如同鐵器一般的鋒利、尖刻、衝突式的說話處事方式。其實不是的。箴言書從來都不鼓勵這樣的鋒利,反而尋求的是智慧。所以這裡的本身並不是指人要追求的鋒利,而只是繼續前半節經文的比喻而已。鐵與鐵互相磨礪讓鐵器可以尖銳,人與人在一起,特別是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是要讓對方有智慧,有上帝的形象。

pexels-photo-541520

我之所以強調真正的朋友,是因為這一章的第5–10、14節講的是與壞朋友在一起對人的負面影響,而第17節則談論真正朋友的好處。聯繫上下文後,我認為第二種解釋更有可能。這種解釋認為יחד的詞根是יחד,即聯合的意思。正如鐵和鐵互相吸引、聯合 ,真正的朋友也被對方的臉吸引,為要彼此建立(智慧)。

這種解釋也跟第19節水中照臉,彼此相符;人與人,心也相對。有所呼應 。正如同鐵本能地和鐵聯合,人心也自然地和另一個人心互相對話、塑造。而當我們和有智慧的朋友在一起時,我們也會促進對方彰顯出上帝的形象來。

雖然我不認可將這兩種解釋合在一起,因為不同的詞根會導致讀音不同。但是我也認為這兩種解釋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兼容的。不管是哪種解釋,作者都是想強調真朋友、有智慧的朋友的重要性。因此,這裡要對年輕人說,正如只有鐵能夠磨礪鐵,只有其他人能塑造你。所以,請謹慎選擇你的朋友,選擇那真正的、有智慧朋友。

只有一個靈魂能磨礪另一個靈魂

說到底,箴言書27章17節談到的是人性。沒有任何的科技、組織或利益能夠取代人渴望與另一個人全心交流的需求,因為靈魂只有在和另一個靈魂的對話中才可能被塑造和改變。這也是目前中國國內教育的問題之一。如今,我們把學生當作龐大社會機器的一部分,期待他們發揮一定的功能,卻較少把他們當做一個有感情、需要關係和愛的人;我們傳授他們太多技能和思考,而缺少和他們人對人、心對心的生命傳遞。

不僅對於年輕人,就是進入不惑之年的成年人也需要繼續和不同的生命真實接觸。隨着事業和社交關係的成熟,我們很容易讓自己被包裹在一群自己熟悉、跟自己是同類型的人當中。其實,這也是造成人生停滯的原因之一。

只有一個靈魂能夠磨礪另一個靈魂,只有接觸不一樣的生命才能夠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樣的接觸不是旁觀,不是道聽途說,而是真實地和我們不同的生命交流才能帶給我們生命上真正的改變和突破。

人要與上帝相交

最後,聖經還有一層更深的涵義乃是生命只有在信仰當中才是有意義的。我們相信人是按着上帝的形象所造的,所以人不僅需要與其他的人真實深刻的交流,人最深的渴望是和創造我們的上帝相合。正如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在《懺悔錄》里所言:你(上帝)創造我們為的是和你(在永恆里聯合),所以我們的心永遠沒有平安,直到安息在你裡面

正因如此,不論我們是否認識上帝,我們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會如同飛蛾撲火一般尋求公義和愛。縱觀歷史,雖然完美的公義和愛似乎從來不曾在地上出現過,但我們卻仍舊渴慕,仍舊尋求。如有一絲的可能,我們似乎都會竭盡全力去得到。誠然,我們當中許多人為此付上了生命作為代價。

耶穌伸手給落水的彼得

這完全的愛和公義對我而言就是耶穌基督。祂有完全的能力,但卻溫柔謙卑;祂聖潔公義、掌握審判的權柄,但卻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使得純粹的光穿透沉沉的黑暗,完全的愛傾倒在乾涸的土地,永恆的道默默地行走在世間。在這樣的光中我看到自己的愚昧;在這樣的愛里我能夠承認錯誤,然後重新再來;在這樣的道里我能得着生命的智慧。

正如鐵磨鐵,磨出刃來,每一天在和耶穌基督的對話當中,我們的生命也被磨礪出智慧、公義和愛心。正如鐵與鐵相合,人與人相交,按照上帝的完美樣式所創造的我們,在與道成肉身的主面對面中才有永恆的安息。

*此文章為作者王林 Franklin Wang授權,經雅米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文中圖一出自原文
*原文出自簡書|【啟示與智慧01】只有一個靈魂才能磨礪另一個靈魂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