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要完美,我要聖潔!(有聲中文)
作者: 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秋晨,中國
語音播讀:美君,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有一陣子我對上帝特別火熱。當時我覺得如果全世界讓我選一樣東西來擁有,我就要聖潔。聽起來那時的我應該是全心追求上帝的,對吧?簡直是超級屬靈啊!反正當時我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當我回首過去,我發現實際上我想要的是完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是個完美主義者。WordPress (一款個人博客系統)顯示,我對自己上一個發布的博客內容修改了不下13次。我常常犯強迫症,但我知道這都是為了取悅別人。(我的一個朋友還因此取笑過我,因為每次她來我家,我都要趕忙往洗手間里放一條擦手毛巾,我這麼做僅僅是因為她曾有一次問我要過。)
在高中畢業大約20年後的今年,我終於認識到這一點:我之所以成為了一個完美主義者完全只是因為我憎惡自己失敗。我並不是因為犯罪是不討上帝喜悅的而恨惡我裡面的罪和軟弱;我厭惡罪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這樣的想法是我的軟肋,它如面具上的一個缺口,盔甲上的一個破洞。我不是因為愛上帝而憎惡罪,我憎惡罪是因為我愛我自己。我愛我自己的成就,我的優點,以及我的自義。
也許你會想:追求完美有什麼錯呢?上帝不是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嗎?
我們對自己的軟弱與罪難道不應該毫不容忍嗎?
但是你看,我渴望脫離軟弱還冠以尋求“聖潔”之名, 但實際上我所追尋的“上帝”是我自己。我是因為害怕失敗而沒有安全感。每當我無法達到自己的預期時,就會超級沒有安全感。我丈夫曾對我指出說驕傲和沒有安全感其實是同一個罪,它們都是由於我把自己的價值感建立在我能夠獨自完成任務的能力上。
而每當我無法達到自己的標準時,我就會感覺沒有安全感且自慚形穢。那當我達到了自己的標準時呢?我就彷彿置身雲端,甚至覺得有點兒高人一等。不管是驕傲還是沒有安全感,這些都不是基於上帝對我的接納以及他看待我的價值而產生的,而是基於我自己的能力。
如今, 我已變得不再像以往那樣,從“不犯錯”和“不表現出軟弱”中來尋找“聖潔”。我也不再相信聖潔是基於我外在行為上的完美,畢竟,我的心就如同一個腐爛的洋蔥:我越是剖析自己和尋求上帝的道,那些在我心靈里潛藏的垃圾就越是會顯露出來。
美國牧師兼作家J.D.Greear寫到:世界上只有兩種宗教:“一種是教人為了讓自己被接納而去順服;另一種也教人要順服,卻是因為這個人已經被接納了。在聖經中的每一則故事裡,上帝都在對峙那些嘗試自我救贖的人。”
耶穌已經為我贏得了審判。祂說我已被接納了,我的罪被洗凈了。美國牧師兼神學家提摩太凱勒曾這樣寫道,在基督教里“是審判的勝利使得我們的行為能夠改變;行為本身並不會幫助我們贏得這場審判。”當我接受了耶穌為我洗凈了罪這個事實時,上帝就對我說了祂曾對耶穌基督說的話:“這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
因此,我不再因為害怕失敗、軟弱和不被接納而去追求聖潔。而是完全因着信心,我相信我就是這樣被上帝完完全全、無條件地愛與接納着,對此,我深深地感謝上帝。
這意味着我不再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拯救我自己。相反,我把自己交託給上帝,讓上帝來救贖我。我的聖潔絕不是源於我的不安全感,而是來自於接納上帝的救恩。
如今,我不再苛求自己的外在表現,尋求聖潔現在對於我來說就好像是敬拜上帝的一個行動,一種想要我的生命單屬於祂的渴望。我想,真正的聖潔,是始於上帝而歸於上帝的;而完美主義的起頭和盡頭卻都是我自己。你可以說我如今的行為是出於對上帝全然的愛(是的,當然這是通過自律達到的),而不是瘋狂地尋求祂的認可。
這意味着假如某天晚上我厲聲呵斥我的丈夫,我也無需因為自己表現得像個“惡婦”或沒有保持自己一貫的良善而崩潰。如果因為我心裡所充滿的,我的口裡就說出來(馬太福音12章34節),我就得承認這就是我的景象啊:一個罪人。我應當因此向我的丈夫認罪,並尋求他的原諒,而不是忙着否認、推卸責任、或試圖為我說的話辯解。這樣,在晚上,我就能夠得享安眠,因為我確定上帝正在由內而外地改變我。在上帝的法庭上,耶穌已經為我贏得審判,我個人的價值與耶穌基督是緊緊相連的。
說實在的,祂可是要比我自己靠譜太多了。我自己的能力在祂的全然美善面前根本就站不住腳。最終,我變得越來越少關注自己和自己那蹩腳的表現了(還記得前面“擦手巾”的事情嗎)。
其實,聖潔確實是要求我們追求完美的表現。只是,這個完美來自耶穌而不是我自己。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