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街頭小混混到宣揚真道的牧師

作者:Constance G,新加坡
翻譯:漱翎,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照片里的青年赤裸着上身,身材很有型,頂着一頭有點髒的金色短碎,臉上掛着一副雷朋太陽鏡。他背上的巨大紋身是一雙禱告的手,右胳膊上還紋着一個十字架。

照片上的青年是12年前的Jonathan Hayashi。當時他是個在日本街頭打架鬥毆的小混混。沒人會相信,現在的他會在美國成為一名傳講上帝真道的牧師。

*青少年時期的Jonathan Hayashi

家庭的麻煩

Jonathan 的原生家庭有很多問題——主要是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有暴力傾向,並且易怒,容易情緒失控。

記憶里,父親曾經因為母親去車站接他晚了幾分鐘就在站台毆打母親。還有一次,父親在憤怒中將他二哥直接從二樓摔了下去。

當時Jonathan還只有6歲。他的二哥Kaz那天用拳頭錘了一下牆,父親暴怒,一把抓住Kaz的頭髮把他從床上拽了起來,開始打他。他們的母親在旁邊哭叫哀求也無濟於事。甚至當Kaz被打到求饒說:“我錯了,我錯了」時,父親的怒氣仍舊沒有消減。之後父親就把Kaz拎起來從二樓摔到了一樓。好在Kaz沒有因此落下什麼殘疾。

“那時候在家獃著的感覺真的很糟。家裡從來沒有平靜和安全的感覺,根本不像一個家。」如今28歲的Jonathan告訴我們。「小時候我一直非常懼怕父親。因為不知道他下一次爆發的時候會怎樣拿我發泄。」Jonathan形容他的父親是一個“事事都要過問的獨裁者”。他與父親的關係一直很疏遠。那時他的父親還不是基督徒。

但是Jonathan與母親的關係十分親密。母親是個基督徒。Jonathan也會陪母親每周去教堂。雖然Jonathan自己那時候還沒有信主,但是家裡糟糕的情況迫使他每天到上帝面前跪下為自己的父親禱告,求上帝拯救他。

然而當時上帝似乎並沒有回應他。「雖然我禱告了這麼久,但上帝似乎離我非常遙遠,我家裡的情況絲毫沒有好轉。」Jonathan說。

學校的困境

除了家裡矛盾重重之外,學校的環境也充滿敵意,這讓Jonathan的生活雪上加霜。Jonathan出生在美國肯塔基州,因為那時候他的父親在康寧公司找到了一份研發工作。然而在Jonathan三歲的時候,全家又搬回了日本。因此Jonathan在日語的聽說上有一些障礙。

他經常因此在學校里被同學欺負。同學們會用污穢的日語罵他,嘲笑羞辱他,因為知道他反正也聽不懂。「一開始我只是覺得困惑。後來,我開始因為自己的日語說不好而感到很羞恥。」 Jonathan回憶道。他也曾因為自己是班裡唯一一個基督徒而被同學嘲笑和疏遠。

上七年級的時候,學校里的欺負從語言施虐變成了身體上的毆打。他記得有一次,高年級的幾個學生在廁所里用日式的木劍毆打他,直到他全身淤青,開始流血。他說:「那時候我就是所有人的箭靶子,人人都可以欺負我。上學對我來說非常痛苦,帶給我的全是負面感受。因此我痛恨學校。」

尋找解脫

12歲的時候,Jonathan結交了一些社會青年,加入了幫派。他最終因為經常逃學而被高中開除了。然後他就開始抽煙,喝酒,吸毒。他還交了個女朋友,開始健身,並且在幫派里參與打群架。

「我在努力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世界上所有能讓我覺得有意義和價值感的事,我都願意嘗試。」Jonathan說。「我在屬世的事上尋求解脫,而沒有去尋求我的造物主。」

「成長過程中我目睹了父親如何虐待我的母親和兄弟姐妹,我也很自然地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Jonathan說,「我被許多人深深地傷害過。因此內心受的傷外化成了對他人的攻擊性。」讓他記憶最深的是有一次他一對一單挑另外幫派的一個小混混。打到最後,他自己的下巴被割開了一條深深地口子,後來縫了四針。他的對手則渾身是血。

14歲的時候,Jonathan 離開了教會。「內心深處,我知道生命中不應該僅僅是這些毫無意義的打架鬥毆,但是即便如此,我卻無法轉向上帝。」他說:「因為我怨恨上帝。」

上帝親自動工

然而上帝並沒有放棄Jonathan。15歲的時候,Jonathan因為盜竊摩托車和參與幫派活動被警察逮捕。坐在警車裡的時候,上帝對他的心輕輕說了一句:「Jonathan,我對你有更大的計劃。現在的你,不是我要你成為的樣子。」

Jonathan不為所動。「我對上帝怨憤地說:‘我不允許你進入我的生命!你之前都幹嘛去了?如果你愛我,你為什麼不給我一個愛我的父親?如果你愛我,我在學校被人欺負的時候,你在哪兒?如果你愛我,我媽媽和我的兄弟姐妹被父親虐待的時候,你在哪兒?」Jonathan回憶道。

Jonathan的父母來警察局接他回家的時候,父親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你讓整個家庭蒙羞。」這句話惹動了Jonathan心中累積的憤懣。他怒目瞪着他的父親,反駁道:“就是你教會了我反叛和暴力的!你有什麼權利覺得羞恥和憤怒?!」

「對我的所作所為,我當時絲毫沒有感到悔恨自責。」Jonathan說。

那時候,家裡的其他弟兄姐妹也都問題重重。家裡最大的哥哥已經離開基督信仰,並且離家出走,過着「放蕩,叛逆的混亂生活」。他的二哥在高中毆打同班同學,導致對方住院一周。家裡最小的孩子——他的妹妹,也已經輟學了。

無計可施的母親把Jonathan送到了東京的一個「宣教士之家」。這時候Jonathan才跟幫會徹底斷絕了關係,也跟女朋友分了手。但他仍在繼續抽煙和吸毒。

在「宣教士之家」的教會裡,Jonathan認識了Kawamata牧師。

K牧師的影響

Kawamata牧師是個與眾不同的人。其他的基督徒會因為Jonathan過去的經歷而論斷和鄙視他,但Kawamata牧師不會。相反,他還會鼓勵Jonathan。「是Kawamata牧師真正影響了我。他是個充滿喜樂和愛的人。」 Jonathan說,「他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地待我。”」

Jonathan補充說是Kawamata牧師的愛最終讓他重新回到耶穌那裡的。「我被他的愛吸引。這是我從沒有感受過的愛。因此我要知道這愛的秘訣。」

16歲的時候,Jonathan終於第一次翻開了聖經。雖然他有閱讀障礙症,也有注意力缺乏症和多動症,但是絕望還是驅使他去閱讀上帝的話語。

約翰一書3章1節讓他相信並接受了耶穌基督進入自己的生命。這句經文說,“上帝愛我們,竟稱我們為祂的兒女。”因為上帝的愛,Jonathan開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一切。他說:「耶穌進入我的生命之後,一切都改變了。——我再也不是原來的我。」

從那時起,Jonathan完全戒除了煙癮和毒癮。他給自己定了新的人生目標,要做一個像Kawamata牧師一樣的好牧者。

重新開始

幾個月之後,他接受了牧師妻子的建議,從日本搬去了馬來西亞,在一所基督教國際學校 (Dalat國際學校)讀完了高中。雖然他遠離家人身在馬來西亞,上帝卻不斷讓他想起自己與父親破碎的關係。「我知道,如果我想要我的信心成長並越來越有耶穌基督的樣子,我就需要饒恕我的父親,跟他和解。」

於是,Jonathan趁着一年冬假回到家,請求父親的饒恕並且饒恕了父親。他跟父親互相擁抱——這在日本文化中可是個了不得的事情。不僅如此,他們還對彼此說出了『我愛你。』

高中畢業之後,Jonathan在芝加哥的慕迪聖經學院學習牧會課程並取得了學位,之後又在慕迪神學院學習牧師領導力碩士課程。在慕迪聖經學院,他還認識了現在的妻子Kennedi。他們如今有兩個女兒,Kaede 和 Anna。

現如今,Jonathan在美國密蘇里州的 Troy第一浸信會擔任牧師,主要幫助有婚姻問題的夫婦和受抑鬱症困擾的學生。他現在正在攻讀聖經輔導學博士學位。他的兄弟姐妹也都回歸了基督信仰,現在有的是牧師,有的是宣教士,有的是神學院的教授。他們的父親也在5年前接受了耶穌基督。

*Jonathan的父親受洗

Jonathan能有今天的改變,他認為很大一部分要感謝他的母親,因為她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他們。「我的母親非常虔誠,也很堅韌。在母親的身上,我明顯能看到基督,不僅僅是因着她嘴裡所說的話,而是她身體力行的事。」Jonathan說,「從母親的生活行事方式中,我能看到耶穌基督是她生命的中心。」

Jonathan回憶起母親每天會在早晨4點起床在她的房間角落裡讀聖經並默默為家人禱告。在過去的25年中,她也在幫助靈命日糧事工將每天的靈修文章翻譯成日語。

如今Jonathan已經不再與Kawamata牧師有聯絡,但他始終記得K牧師的恩惠和慈愛。他說自己現如今能夠全職侍奉上帝,也要歸功於Kawamata牧師的引導。

另外一個深深影響了Jonathan的人是美國著名的福音派傳教士和作家Dwight Lyman Moody。Moody先生起初只是個賣鞋的銷售員,並沒讀過多少書。「如果上帝能夠使用Moody先生,那麼上帝也一定能使用你和我。」Jonathan說。

*Jonathan與家人

「我未來的計劃和目標是成為一名主任牧師並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傳遍地極。我相信上帝呼召我去牧養祂的群羊。我的夢想就是盡自己的全力,宣揚上帝的名,傳講祂的道,看見更多的人得救,受洗,來到教會。」Jonathan說到。

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