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處理衝突的辦法

作者:MadelineTwooney,德國

翻譯:CindyWang,澳大利亞

幾週前的一個星期天,教會的一個熟人在禮拜前把我拉到一邊,說要跟我談談我性格上的一個弱點。她認為我在教會裡太忙於滿足別人的需要,而忽視了自己的需要。在她看來,我需要更多地為自己站出來。

我笑了笑,含糊地感謝她的關心。

但我心裡早已火冒三丈,覺得她居高臨下,指指點點。我不是一個膽小怕事、缺乏安全感的人。雖然我和每個人一樣是罪人、有缺陷,但我相信上帝賦予我一顆善良、寬厚的心,樂意幫助別人——我一直視其為美好的品質。

直到現在,這位熟人都不知道我的感受。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風暴,我沒有表現出自己的不滿。

但我想知道……選擇不回應她的看法來避免衝突是正確的做法嗎?

作為基督的肢體,我們需要以健康的方式應對教會內部和我們生活中的衝突,並帶來以下結果:

·        讓我們個人有平安

·        增進愛

·        鼓勵信徒一起在教會內外侍奉上帝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使徒保羅在給歌羅西信徒的書信中探討了這一困境。由於錯誤的教導,當時的歌羅西教會正遭受嚴重的分裂。在歌羅西書3章13-15節中,保羅提出了三個原則,是我們今天可以用來應對沖突的。

1. 像上帝寬恕我們一樣寬恕他人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3章13節)

保羅如此看重饒恕,以至於在這段經文中,這個詞被使用了三次。我們不僅要去饒恕,而且還要竭力如上帝饒恕我們一樣去饒恕別人。

這意味著無論他人對我們造成什麼傷害,我們都不應懷恨在心,也意味著從心中除去對他們的怨恨和憤怒。如主一般地去饒恕不僅釋放了那個傷害我們的人,也解放了我們自己。

那位熟人對我的印象可能是不准確的。但是沒關係。我知道我是誰,上帝也知道我是誰。不管是什麼促使她把她的觀點強加於我,我每天都在操練以一種讓我們雙方都得到解放的方式去饒恕。

2. 披戴愛

“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歌羅西書3章14節)

耶穌命令我們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35節)。然而,我們如何去愛一個與我們有衝突的人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愛他們——接受他們的本樣,包括缺點,並認識到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上帝手中的工作。我們需要披戴愛。

當我們理解他們行為的動機時,愛一個和我們有衝突的人會更容易。我的這位熟人初衷是好的,因此不以愛心出發的任何回應,都會讓她傷心、困惑。

這並不意味著我不應該和她開誠佈公地談談她的做法及其對我的影響。是可以的,也許我將來會這麼做,但即便如此,我會從愛的角度出發,不帶傷害或指責。

上帝就是愛。當我們還是祂的敵人時,祂已愛了我們(以弗所書2章4-5節)。如果祂的愛能把我們和祂聯結,難道我們不應該和別人分享這份愛嗎?

3. 讓平安進來

“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做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歌羅西書3章15節)

衝突帶給我們巨大的壓力,耗費精力。與其忍受,為何不領受基督所賜的平安呢(約翰福音14章27節)?

在處理這件事上,選擇來自耶穌的平安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祝福。當然這並不容易,但想到可以避免內心的混亂和壓力,單單相信主耶穌會在祂的完美時間解決問題,選擇平安是最好不過的!

教會對耶穌非常重要。耶穌要求我們彼此和睦,這樣教會才能正常運作。

所以,如果你今天有緊緊抓住一個問題或衝突不放,為著主耶穌的緣故,你願意讓它過去嗎?

如果所有的衝突都可以避免,當然好。不幸的是,我們是不完美的人生活在一個破碎的世界裡——一個不和諧和衝突的溫床。

但讓人欣慰的是,我們的上帝是完美的,在我們破碎時依然愛我們,並在愛里引導我們效法基督的樣式來應對沖突。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