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活著?(有聲中文)
作者:方友望,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自從疫情開始緩和後,急診室恢復往常熱鬧的日子,病人和家屬擁擠在治療和等候區,造成水泄不通。這天輪班交替之後,我見病人檔案中有個年輕的女孩吞葯自殺不成,被父母送進來。類似的個案只需要轉介精神科醫生,讓病人入住病房,就能夠把急診室的床位騰空出來。想到這裡,我即刻採取行動聯繫當值的精神科醫生,馬上處理女孩的案件。
女孩戴著口罩,獨自一人安靜地坐在房間角落的床上,目光凝視著手機的屏幕。她今年僅十四歲,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披肩,皮膚白皙,打扮時髦,圓溜溜的大眼睛裡充滿調皮的神情,微笑起來甜美得就像任何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天真少女一樣,一點兒也不像因為抑鬱而意圖輕生的病人。她的思路十分清晰,回答問題從容、鎮定,然而充滿稚氣的臉龐上卻流露出對生命毫無任何眷戀的疑惑。
我皺起眉頭,十分不解地問她:妳為什麼要死呢?
她抬起頭來,想也不想地問我:妳為什麼要活呢?
我怔了一下,一時啞口無言,不曉得該如何回答她。匆匆離開之前,我只能答道:因為愛。勇敢活下去,因為知道自己被愛。精神科醫生接手後,我把她的檔案擱在一旁,繼續處理其他的案子。後來女孩被安排入院觀察,但她的疑問卻留在我的腦海,讓我久久無法忘卻。
回到家後,我仍然在思索該如何更加慎重、更有智慧地回答女孩的提問。我大可以巨細靡遺地從神學觀點講解生命的價值,但是在這個場合視乎不太可能。我也可以選擇使用生活的見證簡潔有力地向她闡明活著的意義,但是情急之下的我毫無頭緒。再不然,如果我將福音簡單扼要地告訴她活下去的盼望,這也不失為一個基督徒當盡的責任,但我並沒有這麼做。那一刻,她最需要的是什麼答案呢?
我想起福音書中的耶穌,祂總是有辦法能夠切入話題,把永生的盼望帶給井旁打水的撒馬利亞婦人,把救恩的喜樂帶給敲詐百姓的稅吏長撒該,把真理的自由帶給官長和宗教師。祂在不同的場合(宴席、街道、聖殿、井旁、漁船),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經濟條件、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年齡階層的聽眾時,總有辦法引導傳福音的對象認識上帝,明白救恩。祂之所以能夠這麼做,是因為祂了解聽眾的需要,祂適時回應他們的需要,也因為祂深諳上帝的話語,懂得深入淺出,將福音融會貫通,不但高官顯要、知識分子驚嘆不已,就連平民老百姓也聽懂了!
彼得前書3章15節提醒我們: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我恨不得自己能夠在不同的場合對答如流,尤其在醫院的急診室值班時更不願錯失任何機會。雖然這裡空間狹隘,步履匆促,卻日復一日上演著一幕幕悲歡離合,濃縮著人生百態,交織著痛楚、淚水和無奈的嘆息。防控疫情的行管期間,家庭暴力案件的倍增讓人疼惜受害者的處境,精神病患更是因為長期被局限在家中而倍感壓抑、焦慮、憂鬱而直接導致情緒瞬間奔潰、病情爆發。精疲力盡的家人感到束手無策,被枷鎖困住的心靈在黑暗的囚室中找不到出口。他們需要的不僅是藥物的鎮靜功能,更是福音的大能光照指引出路。
如果重返現場,我要告訴這位女孩:活下去,因為我知道我的生命是一份禮物,是造物主賞賜給我並委託我好好使用的禮物。活下去,因為我知道我的生命並不屬於我自己,曾經有一位愛我的耶穌為我死在十字架上,用祂的生命換取了我的生命,後來祂復活了。有一天,當我來到生命的盡頭,我要見祂的面。所以,現在我要為祂勇敢地活下去,且要活得有意義、活得更精彩。
求主幫助我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把握每個機會用言語和行動去分享好消息,學效耶穌無論何時何地都在尋找、拯救失喪的靈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