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不可能讓我一夜之間脫胎換骨:婚後我才認識到的五件事
作者:Jane Lim, 菲律賓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很久以來,我一直期待著結婚,讀了很多相關的書,並且為之做了我能想到的一切準備。
感謝上帝安排了多位年長睿智的夫妻在我和我當時的男朋友(現在的丈夫 )身邊,陪伴我們,分享他們關於婚姻生活的故事和見解。
然而,婚後僅短短9個月,我就發現,有些事情、情況、和情緒跟我單身時想的不一樣。我其他新婚的好朋友也有同感。
因為自己走過這段從單身到婚姻的心路歷程,所以希望接下來我的分享能讓正走在這段旅程上的朋友們受益。首先,我想鼓勵那些正在約會和等待進入婚姻的朋友們在情緒方面做好準備。第二,我想鼓勵那些單身的朋友們重新思考一下他們對婚姻的設想。
下面這幾點就是我在婚後才完全意識到的:
1. 我們還是結婚前的那個我們,沒什麼兩樣,但這沒關係。
早在婚禮前的幾個月( 甚至更早些時候 ),我就已經開始想像婚後的自己是什麼樣。我以為自己會成熟一些——欣然地做家務,煮飯,處理賬單。內心深處,我期待結婚就像按下重新啟動鍵,直接給我一個嶄新的生活, 而我也會自動進入角色。
所以,婚後我給自己列了一長串清單,並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但幾個月下來,我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有的時候,我就是不想再思考該做什麼菜吃了。
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我一個人。我的一個好朋友在婚前幾周就承認,她對將要扮演的「妻子角色」感到不安,不確定是否能肩負起煮飯和其它家務活的重擔,這畢竟和她以往的生活大不相同。另一個比我們早結婚的朋友更有趣,有一次她竟然為了堅持自己做飯不讓丈夫幫忙,而與丈夫吵了一架。
我和朋友們所學到的是,想成功扮演好賢內助沒有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成為自己想像中的那個「傳統」 賢妻 。
《箴言》書31章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敬虔女人(妻子和母親)的完美形象,但這一章的重點並不是要我們達到那裡面的每一項標準,而是要我們成為「敬畏耶和華的婦女」( 30節)。另一段經文是加拉太書第5章,它談到我們在基督里的自由,以及這種自由如何幫助我們追求敬虔和結出聖靈的果子。這段經文特別鼓勵我:
「唯獨使人生髮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 ( 6節);「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做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侍」 ( 5章13節) 。
只要我們盡心儘力地照顧好自己的配偶,以此在婚姻中敬重上帝,就足夠了。對我來說,這意味著要把先前我對「好妻子」的設定放下,不再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感到內疚,並在有需要的時候向丈夫尋求幫助。
結婚不可能也不是為了讓我一夜之間脫胎換骨。
唯有耶穌讓我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5章17節);並且祂一直在我裡面動工(腓立比書1章6節)。
2. 不必要總和另一半待在一起,但應該儘力滿足彼此的需求
一個朋友告訴我,她有時要刻意熬夜,來更多地陪伴丈夫。不過她也意識到,兩個人也可以繼續自己以往的作息習慣,這樣她的丈夫能有「獨處的時間」來充充電。
我和丈夫當年談異地戀的時候,我就非常注重獨處的時間。不過只要他來找我,我們都會盡量多地待在一起。婚後,我發現夫妻的確需要各自「獨處的時間 」,對我丈夫來說,獨處就是可以玩他的遊戲,而我則喜歡閱讀。
我曾經認為共同的興趣應該是自發的,而不是勉強的。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這樣,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可以嘗試新事物。對我來說,因為丈夫喜歡打遊戲,所以我會去嘗試多玩一些遊戲,而他則願意陪我看,也學著欣賞一些我喜歡的電視節目。
我想起腓立比書2章中的這些經文:「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3-4節) 。有趣的是,約翰派博說,「『事』」是翻譯時後添上去的,原文是 『自己的』 和 『他人的』,並沒有指定是什麼, 所以涵蓋了各種可能。不管是重大問題,還是細枝末節的小事,都囊括其中。
總的來說,經文教導我們,要刻意地考慮和滿足對方的需求。如同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一樣,婚姻中的我們,正如魯益師所說,不是輕看自己,而是少為自己考慮,多為對方著想。
3.知道我們和另一半有差別是一回事,真正生活起來卻不大容易
我老早就知道丈夫對音樂的熱愛。這些年來,他為我製作了許多音樂播放列表,帶我到處去看演出。雖然我也喜歡音樂,但直到我們結婚後,才意識到他連放鬆都是通過聽音樂完成。而「放鬆」對我來說是安安靜靜(當然有時不太可能)。所以,我們倆要學會兼顧對方:有播放音樂的時候,也有享受徹底安靜的時候。
我的丈夫對烹飪也情有獨鍾,並有自己的一套。我們一起煮飯的時候, 他會很堅持某些步驟——食材的切法、調味、攪拌的方法等。起初,我覺得他畢竟在烹飪上更有經驗,所以儘可能聽從指揮,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的方法也不差。
從這些小細節中,我認識到,這是一種平衡,也學會去為對方調整,樂意聽取對方的意見,但同時也真誠地表明我的需求和感受,當然表達時用尊重他的溫柔語氣(並不總是容易做到 !)
聖經也如此教導我們,我們共同構成基督的身體:是不同的肢體,有著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恩賜和個性,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哥林多前書12:25)。因此,我們可以用哥林多前書13章教導的愛的原則來處理婚姻中夫妻間的差異。
4. 性(和親密)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我得承認,我對性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青少年時期讀的那些愛情小說,直到成年後還在受其影響。其苦果之一就是接觸色情和手淫會歪曲你對性的看法,這種影響會持續到婚後。
我婚前以為(也是一個誤解)夫妻之間的性是「自然而然的」——容易產生渴望,也容易執行( 通過練習)。另外我也以為進入婚姻就能擺脫慾望和色情的誘惑。
但結了婚的我發現事情不像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事實是,性需要雙方的努力——慾望並不是常有的,過程也不總是你想像的那般愉悅 (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章中所說的,性是婚姻的責任,丈夫和妻子在這方面應該彼此順服,甚至需要為此禱告)。 然而,當夫妻情投意合時 (感受彼此的情緒、主動幫對方有更好的感受), 加上溫柔、真誠的溝通以及願意付出和服侍對方的心態,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領受時,夫妻間的性生活是可以美好的。
最好忘記你從電影中學到的關於性的事,那些都太不現實,且毫無益處(如果你為此掙扎,是時候禱告和尋求醫治了)。我很感激我的朋友中至少有幾位 (有基督徒也有非基督徒)能夠在我婚前與我分享實用的建議,比如要與配偶建立一個安全的空間, 來更好地在這方面溝通。
5. 我仍然會感到孤獨
這一點讓我很驚訝(可能也讓單身人士們感到驚訝)。即使丈夫坐在我旁邊,我仍然會有些許孤獨感。當然我們還是有很多時候心意相通的,但不是每時每刻都如此。
我認為婚後我認識到的最深刻的一點就是即使結了婚,我也不能指望丈夫來滿足我所有的需求;這不是他能夠或應該承擔的。
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只有上帝能填補我的空虛感。這種我一直感受到的不滿足讓我更渴望尋求祂,親近祂;請祂更深地進入我的心靈和生命;並且更多地依賴祂,而不是我的丈夫;因為只有祂才能給我滿足和喜樂。
最後,婚姻關係好比基督與教會的關係(以弗所書5章21-33節), 婚姻是上帝厚賜給我們的禮物,但並不是讓我們從婚姻中尋找只有上帝才能給的幸福和滿足,而是要我們通過婚姻更「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以弗所書3章18-19節)
婚姻中最美好的時刻,讓我們預先嘗到些許天堂的滋味,體會與上帝聯結是怎麼一回事。而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確信,無論我們多麼不完全,因著基督那一次的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了(希伯來書10章1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