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不夠好看的我要如何才能快樂起來呢?
作者:Jasmine Ong,紐西蘭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 枝子,中國
當《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上映時,許多人稱讚這部電影是第一部選擇亞洲演員並展示「亞洲」文化的好萊塢電影。但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裡面的人無敵富有之外,是這些角色也都長得非常好看,這進一步鞏固了美麗的外貌會帶來成功的人生信念。
在 Daniel Hamermesh 和 Jeff Biddle 於 1994 年發表的題為《美貌與勞動力市場(Beauty and the Labor Market)》的文章中,調查結果表明,那些被僱主認為長得更好看的員工收入相比其他同齡人高出10-15%。除了就業, Alan Feingold的另一篇題為《好看的人不同於我們所想(Good-Looking People Are Not What We Think)》的研究論文發現,長得好看的人也擁有更多朋友,並且在異性中更受歡迎。在 2016 年對英國12萬人進行的一項研究中,作者發現較矮的男性和較胖的女性(主要是由於他們的基因導致)會比比他們更高和更瘦的同齡人掙得少。
我不需要這些研究來告訴我這些,因為這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這些研究更加證實了我的理解,即一般來說,長得好看的人似乎更容易成功。
每個人都想成為他們的朋友;他們充滿自信,對生活應對自如;他們在 Instagram 帖子中發布的內容總是看起來#充滿祝福。我不是在談論名人或網路紅人,而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我的同學、一起去教會的弟兄姊妹、鄰居等等。他們似乎因為基因更好而獲得了某些特權。
我還看到人們如何因其外貌而失去了工作機會以及被社交圈排擠。我記得我的兩個同學就沒能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找到工作。儘管他們的學習成績無懈可擊,而且精通多種語言,但由於體重原因,他們連入門級的工作都找不到。這些女孩不得不聽天由命,好像她們已經接受了命運就是如此,簡直太令人心碎。我的另一位朋友被她的親戚罵,稱她之所以還是單身就是她拒絕節食減肥造成的。
我的身材和外貌焦慮
就我而言,我十幾歲和二十齣頭的時候深受外表焦慮的影響。我有一雙又大又突出的耳朵,這讓我經常成為大家開玩笑的對象,雖然這些玩笑看似「輕鬆有趣」,但仍然傷我很深。我的身形也比大多數亞洲女性更大,這也是我的同學、親戚甚至陌生人都會反覆指出來的一點。
而這一切讓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打擊。我會花幾個小時看著我牆上蘋果形狀的鏡子,暗暗批評自己的臉和身材。我懇求我的父親帶我去做耳朵和鼻子的整形手術,相信這樣會增加我的信心並使我能夠真正快樂。儘管我父親強烈勸阻我不要這麼做,並解釋說手術有風險,但當時的我覺得我願意承擔一切的風險,尤其是如果手術之後我可以不再討厭自己的話。
當我不那麼熱衷於做整形手術時,我又開始沉迷於減肥。我一再發誓要少吃,卻陷入了失敗和自我厭惡的惡性循環之中。減肥計劃失敗了,我會想:像我這樣的人,既沒有巨大的財富也沒有非凡的美貌,我有什麼希望獲得幸福呢?
上帝眼中的美
這個時候,聖經通過挑戰我被誤導的信念,幫助我擺脫了這個問題。我一直記得的一段特別的話是當撒母耳打算為以色列膏立下一任國王時,上帝告訴撒母耳:「不要看他的外貌和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我很震驚,這位創造了全人類的上帝竟然說外表並不重要。這節經文讓我看到上帝的標準是不一樣的,祂任命一些人在祂的國度中完成他們獨特的任務,並不看他們的外表如何。我意識到是這個社會,而不是上帝,製造出了這些對美貌的理想追求和基於外表的偏見。
我最終明白了,苦難是人類的共性,無論是富貴還是美貌,都不能保證有一個沒有苦難的人生。只需快速瀏覽一下新聞網頁就足讓我看到自然災害、戰爭和疾病如何輕易地奪取生命而絲毫不會在乎你的身份地位。最近播放的紀錄片《陷害布蘭妮(Framing Britney Spears)》和由此產生的#拯救布蘭妮 運動讓我看到即使作為一名流行偶像也無法使她免受心理問題的掙扎和強烈的公眾監視。即使是女演員變身王妃的梅根(Meghan Markle)也未能倖免於公眾的攻擊和孤立,這是她自己在Oprah的採訪節目中說的。
因著這些,我開始明白通過整形手術改變我的臉或身體並不會改變我的生活軌跡。相反,當我選擇接受基督為我的救主時,我的生命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那時起,我不再需要獨自面對痛苦,因為我擁有了一位安慰者和一個朋友,祂理解我的不安全感並分擔著我的痛苦。
耶穌,一個沒有美貌(以賽亞書 53章2節)後來又赤身被釘十字架,變得血肉模糊的人——祂和美貌沒有什麼關係——卻帶給我希望和愛。祂也是那個告訴我們:「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約翰福音 16章33節)的人。
當我為無法擁有理想的體型和外貌而傷心,並對「理想容貌」給人的壓力深感悲痛和憤怒時,我會用詩篇 23 篇安慰自己,知道有上帝作我的牧者,我什麼都不缺。即便我達不到社會的美貌標準,或面臨任何形式的歧視和拒絕,我都知道上帝會引領我度過每一刻,並且祂深切關心我的一切。
在疫情的大環境中倖存下來讓我對事情有了新的認識。近來,當我結束一天的工作,知道自己已經盡我所能為我的病人和同事服務時,我感到最快樂。我也在與上帝不受時間和距離影響的友誼里找到深深的喜樂。這些事情提醒我:「耶和華善待萬民,祂的慈愛覆庇祂一切所造的」(詩篇 145篇9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