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工作陷入死胡同?三種方法教你應對
作者:Mackenzie King,澳大利亞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洋瀾,中國
雖然我進入職場才10年,但已經經歷過好幾次感覺工作陷入死胡同了。當然,每一份工作一開始並不是這樣,但隨著對工作漸漸熟悉之後,我的興奮感就會慢慢消失,最終會覺得自己進入了死胡同。
我的第一份工作開始於大學時期,從事零售業 。雖然那份工作掙得不是很多,但是兼職的時間非常適合我。然而在做了幾個月之後,我發現自己厭倦了整天站在那裡、整理庫貨、告訴客戶銀行卡應該朝哪個方向刷,更不用說有些顧客會拿著穿舊的衣服來換,說: 「這件衣服不適合我」(拜託,那襯衫上的食物污漬是哪來的?)
於是我換去了零售部沒有櫥窗的辦公室,填寫工作時間表、數收銀台的零錢、訂購辦公用具。工作內容真的很無聊,我每天都昏昏沉沉,但我父母卻認為做辦公室的工作才能讓人看出我是拿了會計學位的(才不會呢——我討厭這份工作,也討厭我的主管)。
事情終於有了突破,從新聞學院畢業後,我在一家社區報社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報道學校頒獎禮、百歲老人的生日甚至巨型蔬菜——更不用提我多麼喜歡報道海狸了,不管大新聞還是小新聞,我都十分賣力。
是的,你猜對了,幾年後,我又被厭倦感包圍了,那些曾經吸引我的故事開始失去光彩。我轉到一家更大的報社工作,但在入行五年後還是辭去了新聞工作——那時我筋疲力盡,疲憊不堪。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從事電商平台,沒錯,我依舊無聊到流淚,最終結束了我的第三份工作。
幸運的是,當我在上一份工作中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目標時,我得到了一份非營利組織的工作邀請,他們的價值觀和使命和我的一致。這是我第一次找到了一份讓自己感到滿足的工作。不可思議的是,我之前在一個又一個看不到出路的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正是這份工作所需要的。
一路走來,我希望自己的一些領受可以幫助到你,如果你發現曾經極度渴望的工作失去了光彩,你的生活千篇一律,但經濟形勢又不太好,你也不能辭職一走了之,那麼可以試試這三點:
1.繼續在小事上忠心
高中和大學教導讓我認為自己會成為一個大人物,註定要改變世界。我想像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紐約時報》的頭版,寫的故事榮獲普利策獎,被授予最佳外國新聞記者。但這些教導沒有告訴我們:偉大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
我篤定自己不會只做銷售助理(「拜託,我是有大學文憑的好嗎」),也不會只停留在撰寫百歲老人的生日報道(「要知道新聞課老師說我有很大的潛力」)——所以無論做什麼工作,我很快就厭煩了,覺得自己像在步履蹣跚地往上爬。
但是,在上帝準備好讓我去某個地方之前,我哪裡都去不了。
即便是在《聖經》中,我們熟悉的很多人物在獲得重要地位之前,也不得不做一些枯燥、卑微的工作。
例如,約瑟(創世記37-50章)並不是一到法老家就成為了埃及的宰相。他不得不先做波提乏的管家(創世記39章1節),然後被波提乏的妻子誣陷(創世記39章7-20節),在監獄中度日時幫獄友酒政和膳長解夢(創世記39和40章),但酒政在恢復職位後很快就忘記了他(創世記40章23節),直到最後約瑟才被升為埃及宰相(創世記41章39節)。
但約瑟不像我這樣愛發牢騷,他在忍受誣陷時、被人遺忘時、在獄中度日時依舊忠於上帝。上帝與他同在,看見了他的心,並獎賞了他(創世記39章21節)。
儘管當時未發覺,但後來我才發現自己在之前工作中積累的技能其實為現在的工作打下了基礎——這份工作要求我與陌生人建立聯繫(並保持良好關係),能夠準確寫作,在期限內交稿,以及了解客戶(也就是讀者)的經歷。之前我目光短淺,只想在當下得到回報,但上帝卻在為我未來的工作打基礎。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隻在跑步機上疲於奔命的倉鼠——超時工作、被人忽視、不被賞識——你要知道不論你經歷了什麼,上帝並沒有忘記你,你所要做的就是無論祂把你放在哪裡,你都要忠心地侍奉祂。
2.不要讓工作來定義你
多年來,在每一份工作中,我都力爭做到最好——成為最美微笑銷售助理、最勤奮的記者和最高效的電商業務員(「你需要產品儘快在我們的網站上發布嗎?當然可以!」)。我希望成為別人眼中最優秀、最忠誠、最可靠的員工。我渴望得到老闆們的稱讚,想要作為貢獻過價值的人而被別人銘記。
但我很快意識到,這些稱讚和嘉獎並不會持續很久。頭版新聞上的精彩報道很快就被第二天的新聞所取代,我的頭版新聞最後會成為別人炸魚薯條外賣的包裝紙。沒完沒了的會議、努力工作的不眠之夜,以及為了策劃完美營銷活動而犧牲掉周末(有些策劃宣傳只會存在一周),這些努力很快就會在新產品發布時被遺忘。
當然,我並不是說大家可以懈怠工作。但我漸漸開始思考,「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
這些看不到出路的工作讓我認識到雖然我確實看重挑戰(從成長的角度來看),並能從努力工作中獲得很多滿足感,但想要從在工作中獲得完全的滿足和認同是不可能的。
我意識到我的渴望應該是來自上帝的稱讚。在審判日那天聽祂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馬太福音25章23節)。我在地上的老闆們會忘記我的一切成就,或不再做我的老闆,但上帝看見並注視著一切,祂會獎賞那些在小事上忠心的人(路加福音16章10節)。
我還了解到,與其為無法控制的事情拚命奮鬥,我們應該單單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和現在所處的位置,因為正如傳道人所說,「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份。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傳道書3章22節)。
3.在基督里找到自己的成就
每一次的死胡同讓我看到雖然在工作中感到滿足並沒有什麼錯,但我們不應該把工作看為最重要的事。我期待著在每一種角色、每一個晉陞平台,或每一家新的公司中找到幸福和滿足感。但不出意料的,他們不可能給我。
正如傳道人在《傳道書》中所哀嘆的:「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傳道書1章3節)。
事實上,我每次為之禱告的各種工作角色最後總會耗盡我全部精力、讓我提不起興趣。因為問題在於,我空虛的內心一直在念叨,「生活中肯定有比這更好的東西」,這指向了一幅更大的圖景——唯有耶穌能夠填補這種空洞。
在耶穌那裡我獲得了最終極的滿足感,「因祂使心裡渴慕 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飢餓的人得飽美物」(詩篇107篇9節)。更重要的是,我的工作將隨著世界而消失,我為之付出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但在基督里所擁有的一切將會與我一起進入永恆。
當然,我不能等到上帝的國度降臨才開始高效。因此,為了激勵自己,我開始練習將耶穌帶入我那些找不到出路的工作中。我會想像當我為顧客服務或寫新聞時,耶穌就在我身邊。我想像祂看顧一切,儘管我被經理忽視,但祂看重我的所有努力(這也是提醒自己不要懈怠的好方法)。
我必須下定決心,我是給主而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24節)。正如英國作家雷切爾·瓊斯在她的書《僅此而已?耶穌帶來的改變(Is This It?: The Difference Jesus Makes to That……)》中所寫:儘管「起床日復一日地做不喜歡的工作」很難,但我可以選擇在每一天將此看為「擁有特權在工作中侍奉基督」;並且,過完今天就又往前推進了一天,上帝很快會扭轉《創世記》第3章中的咒詛,我將在永恆中完美高效地工作,反映上帝的形象。」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