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想要更多
亞多尼雅妄自尊大,說:「我必作王。」—列王紀上1章5節,新譯本
阿龍·伯爾(Aaron Burr)焦急地等待著美國眾議院的投票結果能夠打破僵局。在1800年的總統選舉中,伯爾和對手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獲得同票數,伯爾有理由相信眾議院會宣布自己勝選,但最終卻飲恨敗選,苦毒啃蝕著他的靈魂。他對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沒支持他而懷恨在心。結果約四年後,他在一場決鬥中槍殺了漢密爾頓。伯爾因殺人引發眾怒而遭人厭棄,最後鬱鬱而終。
政權的鬥爭常是歷史悲劇。大衛王即將離世時,兒子亞多尼雅聯合了將軍和祭司想要自立為王(列王紀上1章5-8節),但大衛已選立所羅門繼承王位(17節)。後來,先知拿單幫助平息了叛亂(11-53節)。儘管亞多尼雅逃過一劫,但他竟再度謀劃奪取王位,最後所羅門將他處死(2章13-25節)。
人的本性就是想得到那些不屬於自己的事物!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地追求權力、聲譽或財富,卻總感到不滿足,還想要得到更多。但耶穌卻截然不同,祂是「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8節)。
諷刺的是,自私地追求自己的野心,永遠不會滿足我們最真實、深切的渴求。將結果交給上帝,才是得著平安和喜樂唯一的途徑。
— 葛庭墨
你的慾望和目標如何顯明你內心的光景?
你今天要順服上帝,放下哪些慾望和目標呢?
你今天要順服上帝,放下哪些慾望和目標呢?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承擔起祢賦予我的角色,不存非分之想,而是凡事信靠祢。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4章1-28節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4章1-28節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