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二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木木

第32日 閱讀經文:21章

 

【箴21:1】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
【箴21:2】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
【箴21:3】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
【箴21:4】惡人發達,眼高心傲,這乃是罪(「發達」原文作「燈」)。
【箴21:5】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箴21:6】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
【箴21:7】惡人的強暴,必將自己掃除,因他們不肯按公平行事。
【箴21:8】負罪之人的路,甚是彎曲,至於清潔的人,他所行的乃是正直。
【箴21:9】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
【箴21:10】惡人的心,樂人受禍,他眼並不憐恤鄰舍。
【箴21:11】褻慢的人受刑罰,愚蒙的人就得智慧。智慧人受訓誨,便得知識。
【箴21:12】義人思想惡人的家,知道惡人傾倒,必至滅亡。
【箴21:13】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
【箴21:14】暗中送的禮物,挽回怒氣;懷中揣的賄賂,止息暴怒。
【箴21:15】秉公行義使義人喜樂,使作孽的人敗壞。
【箴21:16】迷離通達道路的,必住在陰魂的會中。
【箴21:17】愛宴樂的,必致窮乏;好酒,愛膏油的,必不富足。
【箴21:18】惡人作了義人的贖價,奸詐人代替正直人。
【箴21:19】寧可住在曠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
【箴21:20】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
【箴21:21】追求公義仁慈的,就尋得生命、公義和尊榮。
【箴21:22】智慧人爬上勇士的城牆,傾覆他所倚靠的堅壘。
【箴21:23】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
【箴21:24】心驕氣傲的人,名叫褻慢,他行事狂妄,都出於驕傲。
【箴21:25】懶惰人的心愿將他殺害,因為他手不肯作工。
【箴21:26】有終日貪得無厭的。義人施捨而不吝惜。
【箴21:27】惡人的祭物是可憎的,何況他存惡意來獻呢?
【箴21:28】作假見證的必滅亡,惟有聽真情而言的,其言長存。
【箴21:29】惡人臉無羞恥,正直人行事堅定。
【箴21:30】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敵擋耶和華。
【箴21:31】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得勝乃在乎耶和華。

列王紀上3-4章里詳細記載了所羅門王擁有獨特超群、從上帝而來的智慧。他的名聲如日中天:「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王的智慧,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想話。」(列王紀上4章34節)所以毫不意外,所羅門王在他的箴言語錄中也談論到列王和統治者的事。

21章1節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在所羅門王的時代,君王握有絕對的生殺大權,並認為他們有能力憑自己做出決策。然而這節箴言卻是一記響鐘,提醒我們耶和華才是至高掌權者,祂統管萬有,是萬王之王。

天下諸王皆是上帝的僕人,即使那些不承認上帝的也一樣(羅馬書13章1-2節)。天下諸王都在祂的治理與管轄之下(參以賽亞書41章2-4節和45章13節所記載,關於上帝如何使用波斯王居魯士的內容)。

30-31節又響起另一記警鐘,提醒人們: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敵擋耶和華」;「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得勝乃在乎耶和華。」由此可知,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撓上帝的目的。任何計劃或謀略,若是與上帝的心意相違背,就不會成功(30節);任何軍事行動,不管策略如何周詳,若不是上帝允許的,終究不會勝利(31節)。

整本箴言的關鍵章節有1章7節:「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以及21章30節:「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敵擋耶和華。」這兩節經文都陳述了同一個真理:上帝是至高無上的,是當受敬畏的。這真理應該成為我們所有的思想、行動、言語和態度的依據。我們在21章里的其他教導里也能發現這個真理:

連隱藏的動機也逃不過上帝的鑒察(2-4節)。上帝無法被欺瞞,因祂知曉人心。上帝尋求真實正直的人,並能看出人內心一切的傲慢。

財富本身並無對錯,然而千萬不可為了取得財富而犧牲誠信(6節)。不論任何事情,請記得,結果再好也不能將其手段合理化;千萬要拒絕「在所不惜」的處事方式,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不可放棄智慧與敬虔生活之道,不然終將因罪的刑罰,而承受死亡之苦(16節)。生活中要有智慧地未雨稠繆,不要只顧眼前的日子(20節)。這句箴言把聰明人和愚昧人做了比較,前者家中食物積蓄充足,以備不時之需;而後者則耗盡所有的,毫無存糧。

當追求公義仁慈,因它們會帶來生命、公義,和尊榮(21節)。這表示要過著合神心意的生活,並帶給他人祝福。

要當心過度自負傲慢這無處不在的誘惑(24節)。拒絕訓誨,不聽規勸,並且對施勸的人無禮,這都是所謂的傲慢。

靈程反思

1.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上帝至高主權的管轄下,這樣的認知如何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又如何影響你對未來生涯的規劃?

2.默想2-4節關於上帝知曉並鑒察一切。祂如何察驗你的心思意念和動機?而你的念頭或動機是否合乎祂的心意?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