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言语,第三十九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洋瀾
第39日 閱讀經文:箴言27章1-4节
【箴27:1】不要為明日自誇,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
【箴27:2】要別人誇獎你,不可用口自誇;等外人稱讚你,不可用嘴自稱。
【箴27:3】石頭重,沙土沉,愚妄人的惱怒,比這兩樣更重。
【箴27:4】忿怒為殘忍,怒氣為狂瀾,惟有嫉妒,誰能敵得住呢?
莎士比亞在他的劇作《奧賽羅》(Othello)里,將妒羨的心理稱作」綠眼怪物「。清教徒理查·巴克斯特(RichardBaxter)也警告人們不要去妒羨上帝給他人的恩賜:這就好比一個人情願讓福音受到限制、讓人們不認識救主,也不願看見上帝透過他人作工。
在今天的經文里,所羅門王帶我們瀏覽一系列會累積成嫉妒的罪行。不過一開始,他警告我們避免驕傲,包括自以為是和自吹自擂的行為(1-2節)。驕傲的人自以為能掌控未來,吹噓自己將來的作為(1節),又誇耀自己以往的成就(2節)。
所羅門王又警告人不要對愚昧人貶抑的言語反應過度,他把他們比喻為像石頭或沙土般沉重、麻煩,難以控制及運送(3節)。這個比喻捕捉了愚妄人令人無法忍受的挑釁天性,它讓人容易產生憎惡及怒氣。這樣的觀察帶我們進入下一個關於憤怒的警告(4節)。憤恨與暴怒的心態已經很糟糕了,然而嫉妒(對別人的能力及資產揮之不去的貪婪之心)比這兩者更糟。
忿怒雖然殘忍(就其毀滅性而言),怒氣又勢不可擋(很可能不受控制),但嫉妒卻是包含這兩者。嫉妒樂見別人失敗,哀嘆別人的成功,足以傷害施予者與接受者雙方。嫉妒可以毒害一個人的思想,蒙蔽他的判斷能力,也可以瞬間讓他的行為失控。嫉妒使得約瑟的兄弟們毒打他並把他販賣為奴(創世記37章8-10節;使徒行傳7章9節);嫉妒也導致猶太教的領袖牽連耶穌還要索取祂的性命(馬太福音27章18節)。箴言14章30節指出:」嫉妒是骨中的朽爛「;神學家司布真曾形容:」心懷嫉妒之人毒害筵席,還可以自己坐下來大快朵頤。「
為什麼上帝也形容祂自己是嫉妒的呢(出埃及記20章5節)?聖經清楚分別這兩種嫉妒,一是貪婪的嫉羨(嫉妒他人),一是忌邪的上帝對其他假神的嫉妒(是合宜的嫉妒,是為了祂子民的愛和忠誠)。這就如同一個男子因為深愛他的妻子,而生出的嫉妒之心(民數記5章11-31節)。
我們要如何來抗拒驕傲與嫉妒?
A. 與其自誇自信對未來有掌控的能力(1節),我們應當倚靠並相信上帝至高無上的治理大能。
B. 不要自誇,而要聆聽誠實沒有偏見的評論(2節)。
C. 不要心懷妒恨,而要知足常樂(4節)。
所羅門王對嫉妒具有的毀滅及無法控制的天性,有很好的觀察,然而他沒有提到因應之道。新約聖經形容嫉妒為一件該要丟棄的舊衣服,是舊生命的一部分(加拉太書5章21節;歌羅西書3章8-9節)。提多書3章3節也提醒我們,要脫離妒恨與惡念干擾的舊有生活方式,要全心投入力行善事(提多書3章8節)。
嫉妒的解藥就是知足感恩。根據保羅的說法,知足感恩是必須學習的。經文中提到,不論在豐富有餘或在匱乏需要的時候,都要能夠知足感恩:「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立比書4章12節)
靈程反思
1、你如何提醒自己每天倚靠上帝的大能與計劃,而不是自己的能力?
2、回想從前你對他人的才能和成就不由而生的嫉妒感覺。祈求上帝幫助你學習如何知足感恩。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