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慢動怒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將怒氣交給上帝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以晨

 

 

「咣……」這是我小的時候在家經常製造的聲音。如果我考試成績不好,或者與朋友發生矛盾,父母沒有滿足我要求的時候,我通常在家會做一件事情,就是回自己房間的時候,故意很大聲地關門,來表達我現在心情不好,提醒所有人拉「警報」。

所以爸媽總認為我是脾氣不好,是容易生氣的性格。漸漸地,我也就接受了我的脾氣不好,從未想過我為什麼很容易生氣,很容易情緒激動。久而久之不論是我傷心、委屈,只要我有負面情緒,我統統當成生氣來處理。

後來我知道「摔門」其實對我來說,意味著拒絕溝通。如果對方不符合我的心意或者想法,我就覺得十分煩躁,很容易激動。很多時候,朋友們形容我是一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我會什麼時候爆炸,身邊的朋友們對我是又愛又怕。

後來出國留學,有機會去教會,認識上帝。當然在與教會的弟兄姐妹相處的過程中,必然少不了一些「戰爭」。牧者總是耐心幫助我們,並用箴言27章17節:「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來鼓勵我們,讓我們勇於面對矛盾和衝突,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接納彼此的不同。

我所在的教會有一個很單純可愛,招人喜歡的姊妹。有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在一個餐廳做兼職,有的時候餐廳很忙,我心裡時常著急,總是會大聲地對她說話,有的時候大聲說話會變成責怪和批評。

我時常看著這個姊妹被我「折磨」得又自責又委屈,有一次我看到她自責落淚的時候,我心裡突然想到,她到底是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嗎?我何至於如此生氣,如此大聲責怪她?是因為她給客人送水送晚了?是因為她沒有給客人菜單?想到這些,我自己都覺得自己的行為很可笑,也感到苦惱。

我找到牧者和她說明情況,並表示我時常感到自己情緒失控,因為控制不了情緒讓身邊人受傷,心裡又很自責。想到以弗所書4章26節: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就更加內疚。

牧者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當我有負面情緒的時候,知道可以先向上帝禱告,求上帝幫助自己分辨什麼是可以生氣的事情,什麼是不用生氣的事情。然後求上帝幫助自己改變自己的眼光,可以練慣用不生氣的語氣,開放自己的心,嘗試與對方在平等的關係上溝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牧者的幫助下,我意識到不是這個姊妹做得不好,而是因為她沒有按照我的速度,沒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的時候,我心裡就產生了對她的不滿,所以才會在工作的時候大聲斥責她。

我很感謝上帝賜我同行的姊妹,上帝藉著我們之間的相處,讓我看到我裡面的問題。當我與這位姊妹相處的時候,讓我更加認識我自己,也知道自己要改變。

理論上,我知道我要忍住自己的「怒氣」,不要輕易發怒。但是現實是,我還是會生氣發怒。只是每當我又向人發怒氣的時候,我就會向上帝禱告,向祂說我的委屈,向祂認罪。我又傷害了人,求祂赦免我、幫助我。

我還會和那個人道歉,表示我沒有控制好我的情緒,傷害了她,求她原諒我。這使我與上帝的關係變得親密,不斷地失敗和重複,也讓我知道靠我自己的能力我沒有辦法擺脫情緒的控制,唯有依靠上帝的能力才可以。

在慢慢動怒的過程中,學會將怒氣交給上帝,向祂訴說自己的怒氣和感受,求祂安慰自己,並且求上帝幫助自己明白髮怒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上帝讓我知道我的裡面時常有委屈和自責,我也被上帝治癒、安慰以及重新得力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