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離開信仰,如何挽回?

作者:Kevin Ngan,新加坡        翻譯:秋雨,加拿大

 

你認為向自己的家人傳福音容易,還是向陌生人傳福音比較容易?

我遇到過許多基督徒,他們認為與家人和親戚談論耶穌非常困難;有些人甚至感覺向陌生人派發福音小冊子更容易些。

試圖幫助放棄信仰的家庭成員則是難上加難。他們決定脫離信仰,往往是因為以下一些原因:

「我搞不懂為什麼你們總是說一套做一套。我看不到你們所宣揚的基督精神,特別是在教會和家裡!我寧願換個活法。」

「我不想只是因為每個人都告訴我基督教是良善、正確的,我就一直做個基督徒。我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放棄的!」

「我的朋友們不信耶穌,他們也都過得很不錯,為什麼我非要與他們不一樣呢?」

「學校里受人尊敬的師長都認為信耶穌是『 愚蠢的』,我為什麼還要繼續信耶穌呢?」

「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在信仰上你們都不像我經歷如此的掙扎呢?」

如果讀到這裡,你心想:「這裡所描寫的正是我的家人!我該怎麼辦呢?」我邀請你繼續往下讀,並且禱告尋求上帝的話語和智慧指引我們。


如何處理認知失調

很多時候,我們與一個人越親近,就越發不知道該如何與其談論信仰。由於我們各自對對方難以改變的習慣了如指掌,對各自的失敗也司空見慣,再加之長期生活在一起,這一切往往使我們踟躕不前 。

我們所面臨的這一爭戰——心裡知道自己應該做的與實際所做之間的差距——被稱作認知失調。基督徒常常會因為做得不夠好而內心感到沮喪。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感覺,它讓我們感到不知所措,因而導致我們最終將其合理化或者乾脆迴避那些可能幫助我們改變的新資訊。

當我們屢次無法在行動上成為自己所宣揚的、應該成為的人,並且對家人造成傷害時,前車之鑒會使我們感到自己在幫助家人方面難以勝任 。

所以當你的家人發現家裡發生這種認知失調,反而感覺外面的人似乎更加真實,這讓他們很容易覺得:「至少外面挺『真實的』,而家裡卻是明明有問題,卻往往不僅沒有受到質疑、查驗,甚至還會被粉飾起來。

也許這一切皆源自我們沒有實踐相互之間,尤其是家人之間認罪的原則。

承認自己沒有做到所承諾的事使我們感到不安。被這樣的感覺所捆綁,我們等於讓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對付的內疚與羞恥又出來轄制我們了,使基督徒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更多地圍繞在罪所帶來的毀滅,而不是基督拯救的恩典。

我們該做什麼才能使我們的家庭脫離這種境況?

開放式廚房法

我發現開放式廚房餐廳非常吸引我的的一點是,我們可以親眼看到食材是如何轉化為美味佳肴的。烹飪食物的過程像觀看戲劇似的在我們面前展現,任何失誤都必暴露無遺。

倘若廚師在人們眼皮子底下將菜煮過了頭,儘管有些尷尬,但他將有機會做在封閉的廚房裡不會做的事情:即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並繼續為顧客服務。

我認為作為基督徒,我們應當以同樣的方法活出基督的樣式——即完全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我們的屬靈生活不應在關上門的廚房裡悄然進行,而是應該展現一個開放共享的群體中,那樣我們的錯誤就能被愛光照和顯現。

在這種情境下,我們家裡的每個成員既是上帝恩典的給予者也是上帝恩典的接受者。

就像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14-16節中所說的那樣:「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我認為這正是我們當行的生活方式,因為上帝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成為榮耀的新造的人,這是一個偉大的壯舉 !當別人看到我們為成為聖潔所經歷的痛苦與改變時,他們將受到更加深刻的觸動。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需要摘掉面具,讓家人看到真實的、那個也有掙扎和懷疑的我們。這意味著允許我們自己和他人可以對不理解或難以接受的事情感到驚訝和憤怒。如果我們在上帝面前活得很虛偽,我們就無法在別人面前表現出真實的自己。

接下來,需要意識到,我們都是不配上帝恩典的。作為牧者,我記得教會的實習生曾經對我說,在我們彼此相交的過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不是我的睿智,而是藉著聖靈賜予的謙卑我勇於承認錯誤,並為錯誤決定請求寬恕的態度。儘管這樣做真的很難,但我深知在基督里我們得到寬恕並且成為全人,這一恩典遠超過了讓我不敢承認錯誤的羞恥感。

我們必須藉著上帝的恩典遮蓋我們的羞恥感,因為上帝是以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並且等待著我們悔改時重建我們(約翰一書1章9-10節)。這種恩典的保守對於我們能夠真實地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讓我們墮入謊言之中,把基督徒當做了基督信仰的核心,而不是基督。

基督是完美無暇的,祂的完美不取決於我們的所作所為,因此我們只有信靠祂,藉著祂由內而外地改變,成為我們家庭的美好見證。

堅持不懈地鋪設貝殼,帶領他們回家

儘管存在主場劣勢,但是我們也擁有一個經常未被充分利用的主場優勢——禱告。上帝讓我們成為最親近的家人, 讓我們作為一個家庭,可以彼此代禱,一同慶祝我們的人生。

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常常為那些離開信仰的家人禱告?

我想借用電影《多莉去哪兒?》中的一個場景來詮釋我想提出的建議。多莉是條患有失憶症的魚,小時候如何找到家對她來講是個難題。所以多莉的父母總是在沙上放置貝殼引導她回家。一次意外,多莉走失了,爸爸媽媽不知道多莉何時或是否能夠回來,他們就堅持不懈地從他們的家向外鋪設貝殼,希望有一天多莉能發現這些長長的貝殼線路中的一條,找到回家的路。

我們應當使用同樣的方法,在生活中處處鋪設貝殼,指向作為我們真正歸屬的基督,以至於下一代,無論是否患有屬靈失憶症,也能夠在他們合適的時間被引回到耶穌那裡。

如何鋪設這些貝殼?忠實地跟隨基督,並將祂的大愛彰顯在我們的所作所為中。當我們持續這樣做並且恆久禱告時,我們就會像耶穌比喻中浪子的父親所彰顯的那樣,用愛而不是用仇恨或論斷來迎接我們的浪子親人回家。

無論是頑固不化的父母還是桀驁不馴的孩子,每一位家人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禮物。當我們學著不把對方當做成功的榜樣或是失敗的參照,而是當做等待救贖的兄弟姐妹時,基督的真理就會真真切切地把我們聯結在深深的愛中——這一切不是源於我們自身的行為或是意願,而是源於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大工。

我祈求,上帝那戰勝罪惡所帶來的損害的愛,給我們勇氣去寬恕與和解——因為浪子回頭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路加福音15章11-32節)。

最後,讓我為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家人獻上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感謝你賜下的恩典讓我們成為一家人。儘管我們有時無法彼此好好相處,相互傷害,請賜給我們力量學會寬恕彼此。幫助我們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仰望你,而不是盯著彼此的缺點。赦免我們,因為我們總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定睛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你身上;我們總是在訴說而很少去聆聽,總是想要強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反思。

我們為那些我們當中因著彼此的傷害而關閉心門的人禱告。求禰醫治我們,賜給我們力量,恢復我們的關係,求你的愛和光讓我們成為彼此的見證;求你賜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在尋找你和遇見你的過程中彼此敞開。主啊,讓你的愛成為聯結我們的紐帶。

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