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職場文化壓力,我用這4招
作者:Andrew Laird 翻譯:奇奇
Andrew在澳大利亞城市聖經論壇工作,並且是Life@Work 項目的全國負責人,該項目旨在幫助基督徒將他們的信仰與他們的日常工作聯繫起來。同時Andrew寫了兩本關於工作的書,其中包括《壓力之下:福音如何幫助我們處理工作壓力(How the Gospel Helps Us Handle the Pressures of Work)》。Andrew是瑞德里學院(Ridley College)Marketplace Institute的前院長,他之前做過廣播新聞記者。他住在墨爾本,與妻子 Carly育有三個年幼的孩子。他並不羞於承認自己是一個 MAMIL(萊卡中年男子),他很愛騎他的公路自行車出門。
在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時,我只有 23 歲。當時,我受雇於悉尼一家大型商業廣播公司,在其新聞編輯室工作。然而我在那裡工作了沒多久就發現,身為一名基督徒,做這份工作,挑戰實在太大了。
在一次值班的時候,我接聽了一通電話,對方想要找我的老闆。我讓對方等一下,並去告訴我的老闆。然而他卻說,「就說我不在」。這讓我內心很矛盾。老闆讓我說謊,我不想那樣做;但我也不想讓我的老闆失望。所以,我按照老闆的話回復了對方。
那次經歷令我如此印象深刻,因為那是我頭一回經歷到很多人都在面對的壓力——被迫順從公司或組織的潛規則;有時這樣的壓力足夠大,如果我們反對,就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公司強制要求支持的社會倡議,我們不得不支持;又或者是被迫使用不道德的策略來做生意。甚至是為了維護同事關係而被迫在工作時間之外參加不敬虔的社交活動。
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和壓力?
近年來,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助於應對這些壓力的框架——聖經鼓勵我們在面對周圍世界時所採取的四種姿態。[1]
1.合作
在羅馬書12章18節 中,使徒保羅寫道:「若是能行,總要儘力與眾人和睦」。對於我們應如何與世界互動,保羅的出發點是儘可能與我們周圍的人和我們所處的文化和平共處。雖然我們永遠也找不到一個道德上完美無缺的工作場所,但我們仍然可以在一片混亂之中儘力去做對的事情。
舉個例子,我們可能在一個更關心盈利而不是兒童教育的教育系統中做老師。儘管如此,我們仍可以努力將塑造學生的思想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又或者,我們可能在一家過於強調客戶量,而沒有真正關心客戶的律師事務所工作,我們還是可以在努力滿足僱主擴大客戶群的願望的同時,花時間關注客戶的個人情況。
這樣,我們就在與一個不理想的環境和平共處,讓自己仍然可以為他人的益處而做對的事情。
2.顛覆
不過,有時我們需要放棄合作,選擇顛覆。這是指我們通過顛覆和挑戰工作場所文化來應對壓力。我們不是要用言語,而是用行動來對抗正在經歷的壓力。
當耶穌與罪人們一起吃飯時,祂就是在這樣做。
我記得第一次看到我的一個基督徒老闆把自己安排在我們最難熬的一個值班時段的情景。這個班次只有最初級的員工才會被安排,但我的那個老闆就是要顛覆我們行業的文化,拒絕順應世界對老闆的看法。取而代之的是,他謙卑自己,放低身段,以僕人的形式來工作。他沒有順從世界,而是被基督改變了(羅馬書12章2節)。
我曾經所做的顛覆職場文化的一個舉動就是說「對不起」。如果你所在的辦公環境里,大家從來都不跟彼此道歉,那你說「對不起」的時候,就是一種顛覆的行為。因為你拒絕遵循那個辦公室的文化模式。
或者可能是你對下班後酗酒文化有所回應。若是選擇合作,你會去參加並努力影響大家不要喝多,甚至可以是在晚上結束時照顧那些可能需要幫助的同事。而選擇顛覆則是去組織其他的社交活動(不是與喝酒競爭,而是給同事們更多選擇),比如周末的家庭野餐會。有很大可能你的其他同事,不管他們是不是基督徒,也有人不喜歡喝酒的活動。所以,主動去組織別的社交活動吧!
3.曝光
然而,有時我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合作或顛覆。有時我們必須堅持一些原則。正如聖經所說:「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以弗所書5章11節)。
以斯帖記中最有名的經文之一出現在這位猶太人皇后發現自己處於危險境地時。猶太人正受到死亡的威脅,而以斯帖有機會在國王面前發聲,但這可能會要她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是可能沒命(以斯帖記4章11節)。此時,她的堂哥末底改勸告她,
「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以斯帖記 4章13-14節)。
思想以斯帖的例子,作家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寫道:「如果你不願意拿你在皇宮裡的位置為你的鄰居冒險,那麼你就是為這皇宮所奴役了」[2]。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不得不面對我們自己的「以斯帖時刻」,最終我們要選擇的是做皇宮的奴隸還是做上帝的僕人。
當然,我們需要有判斷,並非每個遇到的職場壓力都需要曝光。我們需要上帝的智慧和來自基督徒群體的智慧做決定:「這個情況下曝光是最好的方式嗎?還是我應該採取合作或顛覆的方式?」然而,當我們真的面對一個需要我們揭露行業黑暗面的情況時,我們是否真的願意這樣做呢,即使這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損失[3]?
4.割席
新約中提供的最後一種態度是許多人急於第一步就做的。然而,我一直認為這應該是最後的手段——那就是割席。
這是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工作場所的文化太扭曲,我們試圖合作、顛覆甚至曝光但都沒能帶來任何改變時應該做的。事實上,我們可能已經感到信仰快被那種環境中的「雜草」吞滅了。在這種情況下,大概就應該聽從保羅的建議「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哥林多後書 6章17節)
如果我們面臨這種情況,我們還必須認識到,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會遇到與我們的信仰不符、不道德的行為。
我們不應該天真地認為只要換了工作就可以不必處理這些問題。在當今這個時代的所有工作中,我們都會一直需要面對這樣的壓力。
就個人而言,我只有一次遇到了工作環境太扭曲以至於我認為有必要離開的。當時我的上司是一個自戀又欺負人的人,我首先使用了上述的三種方式(包括曝光,這涉及了向他和其他領導層明確提出這個問題,但都無濟於事)。
事實上,領導層的其他人勸我離開,他們自己後來也離開了。那是一個非常痛苦的經歷,我感謝在整個過程中幫助我的基督徒兄弟姐妹給我分享的建議。但這是一個需要智慧的事情。對於處於相同情況的其他人,他們也很可能會做出不同的決定。
5.尋求他人的支持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最後這一個資源——我們在基督里的兄弟姐妹了。我們需要他們的智慧來決定何時該使用哪種方式來回應。
通常,我發現我所在行業之外的其他人可以幫助我看到一些被我忽視的不道德的行為。因為我在行業內太久,以為 「這就是我們這裡的做事方式」。另一方面,有時候我自己可能認為我工作場所的情況非常糟糕,我應該離開,但我的弟兄姐妹們可以提供不同的視角,提醒我所有的行業都會面臨挑戰,鼓勵我留下來並為我代禱支持。
處理這種壓力可能是代價高昂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基督里的弟兄姐妹來支持我們,特別是當代價大到我們可能有一段時間沒有工作和工資的時候。同樣的,當我們勸告其他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為信仰堅定某個代價高昂的立場時,我們也應該準備好為他們提供所需的一切支持和資源。
讓我們團結一致,以堅定的信心來對抗職場文化中的壓力吧。
[1] 這幾種回應姿態摘自Andrew Cameron的《Joined-up life: A Christian account of how ethics works》(2011)一書。我對其進行了調整以適用於職場。有關更多詳細信息,請參閱 Andrew Laird 撰寫的《Under Pressure: How the Gospel helps us handle the pressures of work》一書中「How to handle the pressure to conform」這一章節。
[2]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Every Good Endeavour: Connecting Your Work to God』s Work)》倫敦:Hodder & Stoughton出版社,2014. 123頁。
[3] 我不想忽視有時這樣做會帶來多大的挑戰,以及會帶來多大的個人損失。但是,放下自己並背起我們十字架的呼召,這意味著當我們行走信仰的道路時,有時會付出極大的代價。但是,我們不用獨自承擔這個成本。因此我提出,基督徒群體應該支持那些因為「發聲」而使自己在專業、經濟或其他方面遭受極大損失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感謝您的文章與分享,使我受益良多,更感謝 神,垂聽我的禱告與目前職場的困擾,事情是這樣的,我上班時間多半個鐘頭,上司的解釋是中午吃飯用餐的時間,之前因看了谷輪神父的一篇文章,文化與國家不同制度的差異,他寫了有關(不可偷盜)嚴肅指出資方偷勞方工時的嚴肅性,今晨,我看了次文章,深刻體會,漢文化與德國與人民會進步與強大的影響,感謝文章的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