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經過水火,卻到豐富之地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郁青
有這麼一個說法:基督徒是第一代最忠心,後面是「一代不如一代」。從小在教會長大的我,其實也有點兒認同。
我的爺爺奶奶有著單純的信心,而我的父母也是將我們交在主里的。雖然如此,家裡也是免不了軟弱和爭吵。
小時候牧師來家裡探訪,我總是覺得彆扭和不自在,看著平時在家吵架的爸媽在牧師面前聆聽勸勉,又那樣溫柔地禱告,總覺得怪怪的。
後來稍大一些進入叛逆期,我和我姐也就「加入戰場」,家裡常常吵得不可開交。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我家和別的不信主的家庭其實沒有太大區別,甚至更加不和睦。衝突、矛盾、爭吵,充斥著我的青春期。叛逆期有叛逆期的爭吵,開始尋求信仰後還是有爭吵。
我在中學期間開始真正認識信仰,開始火熱追求,而媽媽因為擔心影響我的學習成績,開始反對我花時間參加教會活動。為此又是另一段拉扯。
面對自己的孩子叛逆是特別苦惱的;但自己的孩子因為認識了信仰就變得驕傲看不起父母更是心累。
當時的我自認為學習了點知識,就開始不滿意父母對我的教養,認為他們沒有「按主的教訓教養我」,他們聖經知識不夠,對主不夠敬虔,像過著雙面人的生活。
我的驕傲使我不尊重我的父母,本質仍舊是悖逆,但這回是掛著敬虔的旗號,評判我父母。
這樣的時候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媽媽在我叛逆期結束不久後就過世了。媽媽過世這件事在我們家是個轉捩點。
爸爸當然非常難過,並且開始有些憂鬱,意志消沉。當時我和姐姐正是離家上學的時候,家裡只剩下他一人,他在孤獨中常常是無所適從。
姐姐開始暴飲暴食,不愛社交,她不明白上帝為什麼把媽媽接走。她曾說如果魔鬼當時來和她交換媽媽的性命,她也許會答應。
而我進入到新的環境,世界的價值觀開始湧向我,為了逃避媽媽過世的傷痛,我開始麻木自己的心,在男女關係中墮落。
我們家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隨著媽媽的離世,進入到前所未有的黑暗中。「基督是我家之主」的牌匾還掛在我們家,但那也僅僅只是一塊牌匾。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去逃避痛苦。
我們此刻最需要彼此,卻也最不敢面對彼此。因為只要聚在一起,那空著的位子,那三人的碗筷就會刺眼地提醒我們——這裡少了媽媽。
我們以為上帝忘記了,遺棄了我們,但祂其實正在帶領我們經過水火。為了徹底改變我們家,祂要揭開那些表面的虔誠,讓我們直面我們生命中的問題。並且,要迫使我們真正尋求祂。
於是,爸爸開始認真看待信仰,他開始不只是認識關於上帝的事,更是認識上帝自己。
而我也在另一座城市被上帝找回,為我過去的罪流淚悔改。我和爸爸,在基督里,在淚水中被安慰、救贖、饒恕,並且在愛中完全了。
我們開始學習去愛對方,我敬重並聽從他,他帶著父親的權柄愛和領導我。我們開始彼此分享,並且珍惜在一起的時光。
今天,當牧師再次來探訪,爸爸不再扭捏和不自在,而是帶著感恩和敬畏的心談論祂所認識的上帝。我甘心坐在他的腳邊聆聽他,並且一同接受牧師對我們的勸勉。
然後,我們聽從了牧師的勸勉,開始了第一次的家庭禮拜!也許爸爸對聖經知識、對神學還是不太熟悉,但當我們一起唱詩、讀經,禱告,我知道聖靈在我們當中。
「基督是我家之主」這句話不再是一句無意義、或是諷刺的話,因為爸爸正在用他的生命見證他所認識的這位上帝,是信實可靠的。而我知道,也願意跟從。
「禰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禰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詩篇66篇12節)。回望過去,有許多時刻我至今想起仍覺得疼痛,有些回憶是我們家這輩子都不想記起的。
那些曾經的傷害、失望、破碎並沒有輕飄飄地就過去了。它們仍舊在記憶深處,時不時挑起傷痛。
但是爸爸告訴我,我們的生命在於上帝,並且我們要將自己交託給我們家的主——耶穌基督。
經過水火必然是痛苦的,但我相信每向著祂前進一步,那些沉重的回憶就會輕省一些。祂的光會安慰和治癒我們,祂的愛也會在我們中間,使我們能夠學習去愛。
我期待,將來那一日我們能在天上與媽媽團聚,訴說我們主的恩慈如何領我們到豐富之地,就是那永遠沒有痛苦和淚水的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