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書》靈修5 | 我們都需要第二次機會
約拿書3章1-10節
1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
2 「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
3 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4 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
5 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
6 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7 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什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8 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上帝。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9 或者上帝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也未可知。」
10 於是上帝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於他們了。
我們都需要第二次機會
作者:Mike Riddell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我曾經參加過一次定向越野比賽——這是一項越野賽跑,需要使用地圖和指南針在森林道路中導航前行,並在沿途的打卡點停下來打卡。
我不擅長看地圖和使用指南針,但我還是報名了,因為覺得我的跑步優勢可以彌補我的導航弱點。
不出所料,我沒有跑多好。當我應該左轉的時候我卻右轉了,當我應該下坡的時候我卻走了上坡的路。許多錯誤的轉彎讓我迷路了。直到一位領跑員過來告訴我要掉頭時,我才發現自己走錯了多少路,也才知道哪條路才是對的。
在我們誤入歧途的時候,常常是當我們的行為後果展現出來時,我們才意識到自己來到了一個轉折點,必須決定改變航向,朝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今天的《約拿書》經文就給了我們一個這種轉折點的例子,以及上帝的恩典是如何奇蹟般地改變人們生命的。
約拿書3章1-3節告訴我們,在上帝借著大魚的經歷叫醒約拿之後,這位上帝的先知得到了完成任務的第二次機會。這一次,約拿順服了,並傳達了只有一句話的消息:「 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約拿書3章4節)。
雖然約拿顯然傳達了一個壞消息,但尼尼微人的反應卻更令人震驚。《約拿書》3章5節告訴我們,這些以殘暴和邪惡暴行而著稱的人們聽到壞消息後卻以悔改來回應,因為他們「信服上帝」。這提醒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回應上帝,即使我們覺得不配得的人。
在整本聖經中,每當寫到某人「相信」,這裡所說的信都遠遠不止是頭腦上的想法或對事實的承認。相信總是伴隨著回應——一種由於開始相信某事或某人而做出的基本承諾。
簡而言之,相信上帝就需要做出回應(約翰一書2章3-6節)。
在《舊約》中,禁食通常是在面對審判時尋求上帝憐憫的一種方式,而穿麻衣則是悔改的有力視覺象徵。除了這些儀式,尼尼微王還頒布了一項法令,要求所有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約拿書3章8節)。
在這裡,「丟棄」是悔改的一種表現。在希伯來語原文中,它使用了同一個詞根,意思是「轉彎」或「回頭」,描述某人來到需要改變方向的時刻(參考以西結書14章6節; 約珥書2章12-13節;以賽亞書55章7節 )。所以,當王呼召百姓悔改時,他們的悔改行動就是放棄惡道和暴力,這是他們生活方向的改變。
令人驚訝的消息是,當人們悔改並轉向上帝時,他們會遇到一位滿有慈悲、恩典和憐憫的上帝。請注意上帝是多麼快地寬恕了尼尼微人,不降下預言中的審判,並給了他們重新生活的機會(約拿書3章10節)。
這個恩惠今天仍然存在。不管我們犯了什麼錯誤,犯了什麼罪,上帝都給我們悔過的機會並比我們想像的要有耐心得多,祂無比願意並早已做好準備,當我們悔改時原諒我們。
問題是,我們會聽從祂的呼召回頭嗎?我們會讓祂的寬恕掩蓋我們的罪孽和羞恥以使我們可以再次轉向祂,做祂喜悅的事嗎?
問題反思:
1.今天的你需要悔改、迴轉和丟棄什麼?迴轉向上帝對你來說是怎樣的?
2.你有沒有相信哪些關於上帝的真理或祂的話語,卻沒有讓其影響或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Mike Riddell,澳大利亞
Mike是耶穌的追隨者,Zoe的丈夫,Norah和Charlie的爸爸,澳大利亞墨爾本服事「下一代」的家庭事工 牧師(Next Generations Pastor)。他喜歡與人相處,喜歡咖啡,還有立式槳板運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