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靈修4:如何安慰在痛苦中的朋友?
請閱讀約伯與朋友對話第二回合(約伯記15章1節-21章34節)
如何安慰在痛苦中的朋友?
作者:KiKi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我一直都覺得《約伯記》是一卷十分特別的書。探討的主題——苦難,雖然沈重但卻那麽真實(畢竟苦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而來自遠方朋友的探望不但沒有減輕約伯的痛苦,反而更像是來在約伯的傷口上撒鹽的。我覺得用這個比喻並不過分(雖然這三個哥們初心是好的)。約伯的三個朋友以利法、比勒達和瑣法在聽到約伯在痛苦中咒詛自己的出生後便再也沒有耐心安靜陪伴約伯,紛紛說出了自己心中對約伯遭難的看法和判斷體會,並列舉真理來定罪和勸說約伯。一來一回還「勸說」了好幾個回合。此時身體百般痛苦的約伯還要進一步承受被朋友論斷和拋棄的折磨。其中的心寒可想而知。
約伯說:這樣的話我聽了許多。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虛空的言語有窮盡嗎?(16章2-3節) 我想,大概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當自己在痛苦中時,朋友或親人因為無法理解自己,而用不合識的方式說教或者論斷,導致我們被二次傷害。又或者,我們自己也曾是那個需要去安慰朋友的人,卻說了不該說的話……那到底要如何安慰在痛苦中的朋友呢?
真正的共情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媽媽看到她5歲的兒子最近幾天經常去一位剛剛失去了老伴的鄰居家裏,就問兒子去做什麽。小男孩兒回答說:我看到老爺爺那麽傷心就去安慰他。媽媽接著問:你是怎麽做到的呢?我覺得這個時候實在是很難做什麽。小男孩回答:我看他很傷心地哭,就跑去趴在他膝蓋上跟他一起哭。
這大概就是共情的最好詮釋了。也就是羅馬書12章15節說的:「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
共情並不是要求我們完全地理解對方,跟他完全感同身受(這並不現實),而是去試著跟他一起感受他的感受,去陪伴對方面對的困難時刻。這當然是需要我們謙卑和舍己,不然就會很容易變成論斷和傷害對方。
多聽,少說
從約伯和小男孩的例子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在面對身處痛苦的朋友時我們需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默默陪伴就是最好的安慰了。請記得痛苦中的ta並不一定需要我們的建議,所以請不要隨便給建議。弟兄姐妹們更請抑製住自己想要搬出真理來說事兒的沖動。心靈雞湯式的假大空鼓勵也請慎重使用。當對方處於極度痛苦中,最需要的是我們的愛和陪伴,而不是分析和建議。我想,如果約伯的朋友們只是靜靜陪伴他什麽話也不說,約伯也會受到很大的安慰。畢竟約伯自己也說:「惟願你們全然不作聲;這就算惟你們的智慧」(13章5節)。
不輕易下判斷
說到底,還是回到一個字——愛。怎麽更好的愛別人?要以你想要被愛的方式去愛。如果是我們身處痛苦之中,我們希望聽到怎樣的話語呢?是判斷的話語?還是安慰的話語?約伯和約伯的朋友知道,這場苦難考驗的是約伯和上帝的關系,他們並沒有認為這場苦難只是意外。但是他的朋友們一味地認為一定是約伯犯了罪,所以上帝如此嚴厲地責罰他。聖經裏確實教導我們,當我們不順服和悖逆,上帝會以災禍管教我們(利未記20章14-16節),但這是上帝對我們的警告,並不說明所有災禍都出於這個原因。況且,約伯的朋友和我們,都是有限的人,我們都不該隨意判斷事情的起因,尤其是對方是我們的親愛的摯友親人。
約伯的朋友論到上帝時,仿佛上帝只是他們口中那個「賞善罰惡」的上帝;然而約伯因自己無辜,就認識到上帝不只是賞善罰惡,更是有主權的,祂按著自己的心意行事(約伯記23章13節)。我們或許無法知曉上帝隱藏的心意,但身為朋友能做的,就是以上帝的屬性和應許來安慰和鼓勵身處傷痛之人。
愛能遮蓋許多的罪(彼前4章8節)。願我們都能夠好好學習這個功課,當我們面對身處痛苦的人時,學習不去論斷別人,做一個好的陪伴者,互相扶持、互相鼓勵,不做彼此的絆腳石。讓我們以耶穌的心為心,謙卑溫柔地安慰他們。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請原諒我們有時候也如約伯的朋友,急於反駁,以自己對禰有限的認識草率判斷事情和我們的朋友。求禰賜給我們一顆溫柔智慧的心,指教我們知道當如何安慰和陪伴在痛苦中的人。使我們不是拆毀他們的信心,而是建立他們的信心和盼望。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反思問題:
- 約伯朋友論到關於「上帝」,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有偏差?
- 我們可以對身處痛苦的人做些什麽?說些什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