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靈修2 | 當絕望吹滅心裏的光

 

約伯記3章1-26節

1此後,約伯開口咒詛自己的生日,

2 說: 3 「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

4 願那日變為黑暗,願上帝不從上面尋找它,願亮光不照於其上。

5 願黑暗和死蔭索取那日,願密雲停在其上,願日食恐嚇它。

6 願那夜被幽暗奪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樂,也不入月中的數目。

7 願那夜沒有生育,其間也沒有歡樂的聲音。

8 願那咒詛日子且能惹動鱷魚的,咒詛那夜。

9 願那夜黎明的星宿變為黑暗,盼亮卻不亮,也不見早晨的光線。

10 因沒有把懷我胎的門關閉,也沒有將患難對我的眼隱藏。

11 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腹絕氣?

12 為何有膝接收我?為何有奶哺養我?

13 不然,我就早已躺臥安睡,

14 和地上為自己重造荒丘的君王、謀士,

15 或與有金子、將銀子裝滿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

16 或像隱而未現、不到期而落的胎,歸於無有,如同未見光的嬰孩。

17 在那裏,惡人止息攪擾,困乏人得享安息;

18 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聽見督工的聲音。

19 大小都在那裏,奴仆脫離主人的轄製。

20 「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

21 他們切望死卻不得死,求死勝於求隱藏的珍寶。

22 他們尋見墳墓就快樂,極其歡喜。

23 人的道路既然遮隱,上帝又把他四面圍困,為何有光賜給他呢?

24 我未曾吃飯就發出嘆息,我唉哼的聲音湧出如水。

25 因我所恐懼的臨到我身,我所懼怕的迎我而來。

26 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患難來到。」

 

當絕望吹滅心裏的光

作者:Jessie

朗读:穆如清風

 

 

絕望蹲在角落,在你經過的時候如猛獸忽然向你撲來;絕望又是一縷不知從哪兒來的微飔,吹滅心裏僅存的燈火。被絕望淹沒之人,就像在深淵裏掙紮的人,越掙紮下沈得越快、越深。絕望叫人看不見光,於是尋找光,卻又以為從未有過光。

約伯記第三章開篇,我們立刻能感受到約伯就處在這樣的絕望中。他驟然失去一切物質財產和自己所有的兒女,自己全身長滿毒瘡,只能拿瓦片刮自己的身體。更甚者,他身邊唯一的親人——他的妻子竟也叫他拋棄上帝。他所擁有的一切都離他而去,痛苦之深刻,仿佛此生從未有過歡愉。在他的三個朋友陪伴他七天七夜之後,他終於打破沈默,開口訴說自己血淋淋的苦難遭遇。

他先是回顧過去,咒詛自己的生日,祈願自己從未在這個世界上出現。沈痛如深黑的暗夜,把所有生命的激情都吞噬了,他開始嘆息埋怨那一夜,如果沒有那一夜他就不會出生,也不會遭遇如此的痛苦。如果從一開始就從沒有存在或擁有過,那麽此時所有的痛苦是否也就會不復存在呢?

 

約伯承認創造生命的主上帝有絕對的主權掌管生命,因為在第二章他兩次申明上帝的主權:「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約伯記1章21節),「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裏得福,不也受禍嗎?」(約伯記2章10節)。他並沒有否定人存在的價值和目的,也沒有認為人被造是毫無意義的,只是他的痛苦太大,他的內心極其想要擺脫這樣的痛苦,於是就在回顧過去,在想象中渴望立時解脫。而這種立時解脫的渴望,就產生了「從未出生」這樣的念頭。

 

出生這件事也許無法控製,但是出生之後呢?約伯進一步設想,出生之後的它竟然被如此照顧,有奶餵飽,有安全的保障,就這樣成長成人。如果出生了就死了,沒機會體會這世上一切美好,是不是現在就不會那麽痛苦?約伯知道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無論身份尊貴的(14-15節),或是一個未出生的胎兒(16節),都得經歷死亡。

 

因著約伯相信上帝是有主權又慈愛的,所以他對死亡的看法是:「在那裏,惡人止息攪擾,困乏人得享安息;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聽見督工的聲音。大小都在那裏,奴仆脫離主人的轄製」(約伯記3章17-19節)約伯深知死亡並不是一了百了,人死如燈滅,歸於虛空;相反,死亡若是在上帝手中,那也是一種安息。至少,比活著經受這種痛苦得好!

正因如此,約伯開始盼望死亡。這種「死亡」的想法,是基於約伯想要立時從這種痛苦中解脫,與其每一分每一秒都忍受著身體上、內心裏的折磨,他希望自己能立時安息。所以墳墓變成釋放和自由得以實現的地方,死亡也變成解脫的盼望。23節告訴我們,他的渴望變成對上帝的一種埋怨,他不明白為何上帝還要在難以忍受的煎熬和苦難中延長自己的生命,如果上帝已經放棄他了,為何又不收回他的靈魂呢?為何不讓他安息,卻讓他持續地、似乎無止境地經歷那每分每秒的煎熬?

當人處在極其痛苦和抑郁的情況中,因為難熬,我們都曾有過「立時解脫」的想法。很多時候身處痛苦的人們會厭棄生命的延長,也會表示不想要所謂的「永生」。其實,我們不想要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那份痛苦。換言之,如果生命是歡愉滿足的,誰都想要延長,最好能夠有「永遠快樂」的生命啊!

 

C.S.路易斯說:「苦難是上帝的揚聲器」,這並不是說上帝喜悅人們經歷苦難,喜悅人們痛苦,而是說明苦難常常能使人真實地經歷上帝。在約伯記第三章裏,我們發現一個重復出現的詞:光。光從上頭來,賜給人,使人心裏也有光,而這心裏的光也可以理解為「心裏的力量」,這讓我們想起詩篇73篇26節:「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上帝是我心裏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還有以弗所書3章16節:「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

當你感覺「心裏的光」漸漸暗淡消失;當你被絕望籠罩得快要窒息,請記得,主耶穌基督會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聖靈再次點燃你心裏的那盞燈。因為主耶穌基督自己就是我們心裏的光,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隨時的幫助。正如詩篇18篇28節所說:「禰必點著我的燈;耶和華我的上帝必照明我的黑暗。」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請饒恕我有時候因為太過痛苦,想要立時解脫,所以產生結束生命的念頭。謝謝禰今日藉著約伯記告訴我,苦難是經歷和認識禰的一種方式。求禰使我「經過水火」之後,能夠更加倚靠禰,更加明白主耶穌基督就是我的光和心裏的力量。並幫助我以後面對痛苦時,我能不再輕易產生那樣的念頭,反而能夠來到禰面前尋求禰的安慰。我相信禰必按著禰的榮耀使我剛強。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反思問題:

1、你是否曾經經歷過極深的痛苦?經歷痛苦時,你一般會有什麽反應?

2、主耶穌基督是我們隨時和幫助,也是我們的生命的光,這如何幫助你面對痛苦?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