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孩子一樣求

作者:Yasmine

有聲播讀:木木

 

 

1
我的小學和初中生活都是在小鎮學校度過的,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我發揮得非常好,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初中。

開學之後,頂著第一名的頭銜,我代表全校學生講話、當班委、進廣播站,受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師的青睞,也享受著身邊同學們羨慕和崇拜的眼光,自從我嘗到了第一名的甜頭之後,我就開始對成績異常執著。一般都是父母逼著孩子學習,我卻恰恰相反,即使是爸爸媽媽讓我出去玩我都不想去,因為我覺得有那個時間還不如爭取多做一道題目,考試的時候就能多一分拿第一名的把握。

為了維持第一名的榮譽,初中三年,我不做任何看起來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不喜歡體育課,因為不擅長任何體育活動,也討厭一群人圍在那裏嘰嘰喳喳八卦個沒完;不喜歡美術課和寫字課,因為對畫畫和寫字都沒有天賦,得不到任何成就感。

我只想在每一次的考試中拿到第一名,保持全班第一並不夠,只有拿到全校第一才是我的目標。但其實我並不能做到每次都考全校第一,因為當時我有一個「死對頭」,大部分考試的第一名都是她得的。我當時非常嫉妒她,那個女孩子比我高,比我瘦,比我朋友多,比我得人心,關鍵是她還很聰明:我每天都會帶沈甸甸一大包書回家,做題做到淩晨一點;而她學習的時間向來只限製在課堂上,從不需要把作業帶回家做,無論學什麽科目都是遊刃有余的。她不止學習成績好,連我不擅長的體育活動和美術書法,它都做得非常出色。只要是學校開展的活動,她都能得獎。

當時那個年紀,我對信仰也並不是很了解,只把上帝當成一個幫助人完成心願的「許願神」,出於對別人的妒忌和對榮譽的癡迷,我總是求上帝幫我打敗我的「死對頭」,讓我得全校第一名。所以每次考試之前我都會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得償所願。

2
我想很多基督徒在小的時候都會有跟我類似的這種「求上帝賜好成績」的經歷。長大後,我們知道禱告要先求上帝的國和義,我們總會考量自己的禱告是否符合上帝的心意,我們所求是出於人意還是出於愛上帝的目的,上帝是否會祝福我們這樣的禱告。在對上帝公義與聖潔的屬性略有了解之後,我開始不敢再將自己的「真心話」講給上帝聽:不敢跟祂說我想考第一名;說我想換個大房子;說我想賺更多錢;說我想疾病得醫治;也不敢說嫉妒與恨惡別人的事情;不敢跟上帝說……甚至最後自甘墮落,連禱告也不再想做了。

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每次禱告的時候遮遮掩掩,顧慮這又顧慮那,什麽都不敢求,什麽都不敢要,只說讓上帝赦免自己的罪,但又不說自己犯了什麽罪。但事實是,並不是我們自己不說,上帝就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麽,耶利米書23章24節已經講明:「人豈能在隱密處藏身,使我看不見他呢?」;「 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路加福音12章2節);「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傳道書12章14節)。

大家總說:人越長大就會越虛偽,虛偽的面具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但是上帝卻厭惡虛偽的禱告,羅馬書12章9節說:「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馬太福音23章25節中耶穌親自指責虛偽的人:「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洗凈杯盤的外面,裏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

 

 

當我們用虛偽的禱告企圖掩蓋自己的欲望的時候,就活成了「文士和法利賽人」了,這樣的禱告反倒不如小時候那種直抒胸臆的坦蕩:上帝哪,求禰賜我智慧,讓我可以打敗她,讓我可以考第一名!在當時的教育背景和信仰背景下,這樣的禱告是小孩子內心真實的光景。小孩子雖然不懂先求上帝的國和義,但是他們真誠,心裏想要什麽,嘴上就說出來。耶穌對小孩子也尤為憐憫,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章14節;「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馬太福音18章4節)。小孩子不懂太多真理,但卻對上帝有一顆謙卑而真誠的心,上帝看重人的內心,因為「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翰福音4章24節)。

所以,即使禱告祈求得並不合上帝的心意,但是願意把最真實的想法暴露在祂面前的態度卻是蒙上帝喜悅的。上帝不只是公義和聖潔的,不只是全能全知的,祂也是仁慈和憐憫的。當詩篇指出祂的公義的同時也指出祂的慈愛:「耶和華在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愛。」(詩篇145篇17節)。就連使徒保羅也避免不了肉體的軟弱與欲望:「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羅馬書7章19節)。所以,即使我們的要求很幼稚,還是可以勇敢地告訴上帝我們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而上帝也體貼我們的軟弱,看重我們的真心。

 

3

路加福音中曾經記載了一個人寡婦和不義的官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耶穌親自講述的:說:「某城裏有一個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那城裏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裏,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申冤。』他多日不準,後來心裏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申冤吧,免得她常來纏磨我。』」因著寡婦的「糾纏」,她的心願達成了。

剛剛提到小孩子的謙卑與真誠,每個人跟孩子打過交道的都知道,他們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殺手鐧:磨人!即使沒有親自帶過孩子的人,也應該見過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小孩兒站在自己喜歡的玩具面前就是不走,哭著鬧著非要家長給自己買,盡管他知道家長不給買是有理由的,但是他就是不管這些,就想要立刻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即使被拖著回家,還是不停地在父母耳邊「絮叨」:我想要那個,我想要那個,給我買吧,給我買吧……直到最後,家長給他買回來,他才心滿意足。

其實無論是那個寡婦還是小孩子,他們都是一樣的做法,抓住要求的對象不松手,不停申訴自己的心願。耶穌設寡婦的比喻是教導人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相比於虛假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上帝更希望我們做那個「纏磨的寡婦」,因為他們都相信那位要求的對象並且牢牢抓住不放。其實只要我們帶著真心向上帝提出自己的訴求,不論祂是否滿足我們的心願,光是這個過程就足以讓我們受益。

 

 

4
實際上我小時候絕大部分的「許願」都是失敗的,我總是考不過我的「對頭」,但是上帝卻在我身上施行了特殊的護理之工:盡管我求的並不合祂的心意,但是祂還是很願意帶我來到祂面前禱告,我「叩門」,祂就給我「開門」;盡管結果並不總是如我所願,但祂總能讓我恢復對他的盼望,使我雖難過,但不至於灰心絕望。隨著禱告與祈求次數的加增,我發現自己對上帝有了深深的依賴感,每當我面臨重要的考試或決定時,我總想著求問上帝,祂是我最後的保障,靠著祂我總能順利度過每一個艱難的時刻。當初那些「充滿人意」的禱告卻成就了上帝對我無比美好的旨意,我對祂越來越深的依賴與信靠,是祂對我最好的祝福。

初中階段的最後一次考試是中考,那也是整個初中階段最重要的考試,它決定了一個小鎮初中生是繼續上學還是停止讀書,繼續上學的話,讀哪所高中,進哪個層次的班級。這次考試,我終於再一次拿到了全校第一名,也考到了所能選擇的最好的高中和班級。

如今,我每一次單獨在房間做禱告的時候依然還像小時候那樣直白:「上帝哪,我想要……」,但是我會在後面加上這些話:「這是我最真實的想法,我不想隱瞞,也無法隱藏,若是可以,求禰成就,但即使成就,也求禰讓我知道這不是出於我自己的能力,而是禰的恩典與大能,即使不成,也求禰為我安排其他的出路。無論成與不成,禰的名都配受榮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