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倚靠聖靈而非直覺來做人生決定

 

作者:Leslie Koh

翻譯:Valorie Wang

有聲播讀:小七

 

在大眾媒體行業工作多年之後,Leslie終於決定離開被壞消息充斥的負面環境,轉而在給人帶來好消息的事工機構發展自己。他相信言語的力量(尤其當它們很幽默的時候)。目前,他在靈命日糧事工擔任編輯。

我應該如何選科?我應該追求怎樣的事業?我應該申請哪一份工作?我應該更換工作嗎?我應該和誰約會,甚至結婚?

在我們的生命長河中,做決定本身,已經夠難的了,然而對基督徒來說,做決定更是難上加難。因為我們真心地想去做那些上帝認為對的事情(你肯定是這麽想的,要不然也不會在讀這篇文章啦)。我們想做出正確的,能夠讓上帝喜悅的決定,與此同時,避開做出那些錯誤的,非上帝旨意的選擇。

所以,在做重大決定之前,我們尋求祂的指引(希望在小事的決定上,我們也這麽做)。我們禱告,我們咨詢牧師或者長輩,我們和屬靈小夥伴交通,我們希望在閱讀梳理聖經的過程中,聖靈會對我們說話並且告訴我們應該做些什麽。

但問題是,上帝可能不會每次都向我們揭示答案,或者,至少從我的個人經歷而言,大部分的時間,都沒有答案。

 

對我來說,嘗試弄清上帝對我人生的旨意並不容易。有時,我只能在事後才明白原來聖靈一直在引導我。可是有的時候,我還是會一直不確定是否是上帝的旨意。

 

然而,在經歷了幾次這樣的情況,並且一直收到敬虔的建議之後,我對於聖靈的引導和上帝的旨意有了新的想法。雖然我還是會糾結於各種問題和困境,但是對於如何對棘手的問題做出決定,我總結了以下的五個有用的要點:

 

 

一、祈求智慧,上帝喜愛親自教導你。

 

說到不尋求上帝引導,士師記6章36-40節中,基甸著名的羊毛測試經常被認為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為缺少信心,即使基甸已經見證了足夠多上帝的大能和信實,這位以色列首領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向上帝要神跡,測試上帝的耐心。

相比之下,所羅門在偏離上帝之前,他一直在通過向上帝尋求智慧來取悅祂(列王紀上3章7-9,12節)。如果說有什麽是上帝會毫無猶疑給予我們的,一定是祂那屬天的智慧。因為這些智慧可以幫助我們在人生中做出正確的決定,並幫助我們按照祂的旨意來生活。

但是,即便是收到上帝的智慧,也不意味著我們立刻就知道該做些什麽。

而是,這些屬天的智慧會使我們的意念得以糾正。憑借著被更新的意念,我們可以用屬天的視角來衡量我們當下的處境,與對的人們交談,知道如何辨別建議的好壞。

緩慢的、深思熟慮的、真誠的禱告同樣是邀請聖靈帶領的好方法,因為正是在禱告中,上帝打開我們的雙耳,讓我們聽到祂溫柔的話語,讓我們的心和意念都單單倚靠於來自祂的智慧,而非我們自己的小聰明。

 

 

二、做你該做的事情,但是不要忽略自己的感受。

你也許聽說過做決定前要列一個優缺點列表,或者是做一個成本效益分析。然後你可能會想,這也太世俗了!或者,這也太無聊了吧!難道聖靈會用優缺點列表對我說話嗎?

為什麽不呢?這些方法也許世俗或者實際,但是並不是說他們就不屬於上帝。聖經裏談論到了細心分析,周全準備,以及投資前尋求智謀的價值。「心無知識的乃為不善,腳步急快的難免犯罪。」(箴言19章2節)

就連主耶穌自己都註意到了客觀考慮和計算的必要性,《路加福音》14章28節中說:「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

當然,在我們做分析時,要註意用屬天的觀念來做。

不要只是簡單地去問,「我會從這份工作中多掙多少錢?」,「哪一個約會對象更好看?」,我們需要問的是以上帝為中心,合祂心意的問題,比如:「這個選擇會讓我和上帝更親近還是更疏離?」,或者是「哪個男孩/女孩更和我有一樣的基督信仰和價值觀?」

同時,並不是所有事都可以通過理智地列優缺點搞清楚。會有另外一些做決定的時候,我們好似感覺到聖靈在向我們說話,保惠師在我們的心裏,溫柔地提醒著我們。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我們的「直覺」,由良知驅動的本能。如果有一些事情是說不上來的「感覺不對」,千萬不要忽視它!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學會鑒別來自聖靈的感覺和我們自己的欲望。我們個人內心深處的欲望經常會影響我們去思考上帝要我們做什麽。

禱告和與上帝同在會讓我們的生活從此不同,在聖靈帶領下的生活只會渴慕聖靈所渴慕的,就像加拉太書5章16-17節說的。

 

 

三、請牢記——上帝是始終如一的。

上帝有時會做出乎意料的事情,並且有的時候,祂的話語和旨意會挑戰我們的自然意願和信念。

但是,同時祂也是一位始終如一的上帝。祂的所做所為絕不會和良善,聖潔以及公義相悖。

祂絕不會行或者贊成任何無情的,有害的,傷害人的事情。

聖經裏面強調了上帝始終如一不改變的本質和特性。瑪拉基書3章6節記錄祂說:「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詩篇100篇5節中向我們保證了:「因為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

當我們在試著覺察聖靈對我們的引導是什麽時,希望我們都能牢記祂永遠不會讓我們去做任何錯事或有違祂的聖潔的事。

 

 

四、但是不要忘了——上帝也是充滿創造性的。

我不知道你是怎麽想的,但是當我試著弄清上帝想讓我做些什麽事情的時候,有的時候我覺得像在玩猜謎遊戲——哪一條是會引導我成功的正確道路,哪一條會給我帶來麻煩。而且我最好可以猜對,畢竟只有一個正確的選擇項。

但是後來,我的屬靈導師顛覆了我的想法。「我們的上帝是一位富有創造力的上帝,」他給我說。「如果你花了足夠的時間去禱告,尋祂的面,並且把祂放在你生活中的首位,祂會尊榮你的選擇,因為你已經嘗試先尊崇祂。

這條建議改變了我關於做決定的認知。它不再是一局關於猜到正確選擇的遊戲,而是讓我把上帝擺在最前,問自己,「上帝需要我做什麽?什麽事情對上帝來講更重要,或者,最重要?「

一個基於如此考慮的決定,我相信,是上帝喜悅的,祂會和我們一起做工,使我們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很多人習慣依靠自己做決定,然後拿到上帝面前,希冀祂能實現。但是如果我們先將自己奉獻給上帝,然後做決定,我相信祂一定會實現它——用祂的方式,在祂的時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馬太福音6章33節對我來說有了一個新的意義:「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如果我們的渴望已經被聖靈在我們心裏重塑,我們想要的「這些東西」,會是我們所渴望的嗎?

 

 

五、尋求智謀 (確保是真智慧)

箴言書反復向我們提醒智謀的價值,比如「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唯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箴言12章15節)

要註意的是從哪裏獲得這樣的建議,以及如何處理它。

歷代誌下第 10 章裏,羅波安的悲慘故事就是一個關於事情如何會走向錯誤發展的典型例子。在被要求減輕他父親加在百姓身上的軛時,羅波安向服侍過所羅門的長者,和與他一起長大的年少者尋求建議。

長話短說,他聽從了年少者的建議並在百姓中間作威作福,比他父親更甚。這導致了他最終被絕大多數的以色列人民拋棄了。

這裏並不是要說長者的建議一定比年少者的好。而是我們需要充滿智慧地選擇我們尋求建議的人,要去想:他們說的話是否出自靈命的成熟,經驗和智慧,還是他們的話語只是簡單地喚醒了我們個人的自我,反映了我們的私欲?

最終,羅波安選擇聽取了年少者們的意見,因為他們的建議讓他自我感覺良好,充分感到自己手握權力。

好朋友們很自然地會站在我們的角度鼓勵我們,說一些我們想聽到的話。但是真朋友的意見,可能會讓我們不怎麽舒服,他會讓我們不要只看自己的心思和欲望,而是要用上帝的視角去看待。

 

 

當你做了以上所有的一切,接下來,單單信靠祂吧!

那麽,你已知曉以上五點。在之後需要做決定的時候,你向上帝禱告尋求智慧。你也開始羅列不同選擇的優缺點,也開始考慮上帝看到你的選擇,是否會喜悅。你也已經與靈裏足夠成熟的人交通過。

但是,你還是不確定。

曾經有一次當我需要換工作的時候,我經歷過這樣的不確定。不管是跳槽還是留在原公司,看上去好像都是對的。最後,我禱告:「上帝啊,我還是看不懂你想讓我做什麽。但是我會先往下進行一點,如果這是錯誤的,請你阻止我。在我的道路上放置障礙來向我說明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結果沒有任何障礙,所有我繼續往下進行,每走一步我都會到上帝面前確認並且讓祂及時阻止我,如果我行在一條錯誤的路上。

我一直在想這樣做是否是一個正確的方法,直到很多年以後——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聽到別人也建議可以這樣做。

我並不是說這個做決定的方法是經過聖經檢驗過的,但是我認為最終,不管我們用什麽樣的方法來做決定,把上帝擺在首位一定是最重要的。

當我們把我們的時間,我們的心都奉獻給上帝的時候,祂的旨意和道路在我們生活中就居首位了。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做,我相信聖靈會引導我們做出一個又一個,不僅上帝喜悅,我們也會滿意的決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