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世界雙向情感障礙日 | 抓緊我,不要放手(下)
作者:Lynn
有声播读:木木
Part 2 歸榮耀於祢
日後你遭遇一切患難的時候,你必歸回耶和華你的上帝,聽從祂的話。耶和華你的上帝原是有憐憫的上帝,祂總不撇下你,不滅絕你,也不忘記祂起誓與你列祖所立的約。(申命記4章30-31節)
講真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聰明,比我聰明的大有人在。一位社會學博士好友曾經說過「如果你覺得自己聰明,那就去學數學。」 我深以為如此。我一直認為最高等級的聰明就是理性和邏輯,所以工作後開始越來越厭惡自己感性的那部分。確診後的我自然沒有放棄理性:大量閱讀國內外關於疾病的資料,按時吃藥復診,甚至是找尋國外治療機構。是的,我不甘心自己這個樣子,我是不可能被這種看不見的疾病所打敗的。
可是那只黑狗怎麽趕也趕不走。又像是掉入了沼澤地,越是掙紮著想要爬出來越是陷得越深。我終於被它逼到了足不出戶的境地,不是不想出門,是根本沒有力氣走出去。想要打坐冥想卻根本坐不起來,只能癱在沙發上。甚至有一次洗完澡,因為沒有力氣穿衣吹頭發,只能用浴巾一裹攤倒在床。我知道自己不能這樣下去,所以當一位朋友邀請我去教會過聖誕節之時我便欣然答應,我想教會裏的人至少是「無害的」,而我必須要出門見人。
從那以後,這位熱心的朋友就拉著我去了好幾個教會,希望我能回去。我最終還是謝絕了,因為我真的信不了。最後她提及了離我住的地方不遠的一個教會,希望我能最後去看看。可惜那一天我感覺非常糟糕,但在她再三地堅持下還是去了。沒想到一進門就認出了幾年前被我懟過的那位韓國牧者,鬥轉星移,怎麽又是如此的巧合。
沒有想到更巧的在後面。分組查考聖經的時候,小組帶領人(非牧者)問了我前幾年被問的同一個問題:
「Lynn,你得救了嗎?」
我震驚了,同時立即知道我必須要持續來這個教會。不像上次,此時的我沒有力氣去爭辯,只能很誠實地道出了困惑:我承認有一種在人類之上的力量——「上帝」,但我不清楚祂是否是耶穌,我也無法感受到上帝的愛和存在。
「信心(Faith)是建立在真理(Truth)上,而非感覺(Feeling)上,而真理(Truth)就是上帝的話,並非已經發生的事實(Fact)。」
小組帶領人簡單的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長時間的思考也讓我明白,宗教不等於信仰。信仰是人和上帝的直接關系;宗教則是人的組織,而只要有人,就會有罪惡。所以中世紀贖罪券和十字軍東征是發生了的事實(fact),但它並不代表上帝的真理(truth);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feeling)也不代表祂真的不存在。至於為什麽是耶穌,那麽就需要回歸聖經的真理——上帝的話當中去了。
幾年未打開聖經,隨意翻開卻是我最愛的《傳道書》。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句經文:
「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道書1章18節)
上帝的話直擊我心,以前讀了那麽多遍《傳道書》怎麽一直沒有註意到這句話呢?我難道不就是一直在偷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嗎?想要尋到智慧,像上帝那樣知曉萬物,判斷是非對錯。
我也是那個問奧古斯丁「上帝在創造天和地之前祂在做什麽?」的人。奧古斯丁毫不客氣地回答說,「祂在為敢於窺探神秘的人們準備地獄。」而現在我果然是在地獄裏了。原來這地獄沒有烈火,只有如迷霧一般的虛無。魔鬼時不時地像蛇一樣引誘著我:「看啊!你早洞察凡事都是虛空,那麽結束這一切又有何妨?」
我才開始意識到,在此之前我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機查詢安樂死的途徑。我開始掙紮著去教會,但不知為何,每次去的當天就會非常不舒服。似乎在暗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阻攔著我。
我跟教會的朋友們坦白:如果每次來都那麽不舒服我還是不要來了。他們就一起為我按手禱告,並告訴我要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如果是以前我定會暴跳如雷,但那時我沒力氣。更為重要的是當他們按手在我身上時,喚起了我十年前的記憶:牧師在我受洗前也這樣按手禱告。我腦中像是閃過一道道電波,巨大的能量在某個地方匯集,像是起了一種神秘的化學反應。這種能量難以言喻,它讓我不知為何淚流滿面。
我開始通過禱告嘗試恢復與上帝的關系:主啊,我離開祢那麽久,想要去尋求所謂的真理,殊不知被知識捆綁。那時我離棄祢,如此叛逆。而我現在真在地獄中了,我願認罪,求祢搭救我!
上帝像是開了我的眼睛,再一次翻開聖經正是「浪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5章11-31節)
「…他醒悟過來,就說, 『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余,我倒在這裏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裏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裏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 『 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父親卻吩咐仆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
麻木的大腦終於體會到一股強烈的情感,我癱在沙發上大哭起來。主啊,我回來了。謝謝禰尊重我的自由意識。禰用慈愛吸引我,從未強迫我接受聖經的真理。謝謝禰在這兜兜轉轉的十年中保守我,謝謝禰記念我想要尋求真理的心。
終於再一次回到了基督裏,我開始學會在別人講話之時閉上嘴。我開始真正放下心中的自我,再一次通讀《聖經》——我相信真理在那裏,而真理不會捆綁你,真理使你自由。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14章6節)
「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4章12節)
沒有思辨,沒有頓悟,只有宣告。
很奇怪,以前總覺得《聖經》前言不搭後語,毫無邏輯,漏洞百出。但這一次讀起來如行雲流水,如見禰面。或許我就是那懷疑的多馬,但真理終究是經得起推敲和質疑的。
我終於安靜,因知祢是上帝。
而除了尋求醫治,我更渴望明白上帝的公義。
「Why me?」 這個問題一直纏繞著我。雙相情感障礙的自殺率之所以遠高於抑郁癥,是因為患者是直接從山頂跌落到谷底,從100分直接降為0分,太難以接受巨大落差的緣故。更為糟糕的是,隨著治療的深入,輕狂躁癥狀的減輕,思維奔逸等癥狀會減少,也就是說腦子不會轉地那麽快了。雖然看似接受了患病的事實,我依舊懷念那個精力充沛,巧舌如簧,反應迅速的自己。是啊,為什麽是我?如果生病的不是我該多好!
小組查考聖經終於查到了舊約《但以理書》,但以理為古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解夢的故事。
古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王沒有聽從先知但以理的勸阻,不肯承認至高者上帝的掌權,要彰顯他自己的榮耀。結果但以理解夢的預言果然應驗,王被上帝趕離世人,如一個怪物一般生活了許久。日子滿足,尼布甲尼撒王卻要贊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但以理書4章19-37節)
「…因為祂所做的全都誠實,祂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動驕傲的,他能降為卑。」但以理書4章37節
尼布甲尼撒王作為一個外邦人最終向上帝的順服讓我驚嘆不已。我也看到了自己隱藏極深的驕傲。這驕傲並不僅僅是表現出來的狂妄自大,深究其本質是不順服上帝的創造。
你真的相信「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世記1章31節)?你真的相信嗎?如果相信,你為什麽不能如尼布甲尼撒王一樣,或如另一位受苦的義人約伯一樣,在極大的苦難中順服並依舊感謝上帝的公義呢?
「…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1章21節)
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雖然眼睛不能看見,耳朵不能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當我發自內心地願意稱頌上帝的公義的時候,才真正接受了自己。是啊,我憎恨自己過於敏感,憎恨自己不夠理智不夠獨立不夠幽默不夠會社交…那些被我遺忘的恨鑄造了強大的盔甲,把那個我所憎惡的「自我」緊緊包裹了起來,甚至在不自覺中衍生出另一個強大的「自我」來代替她。
但上帝說,一切都是好的。原本的你,也是好的。
我想到大學一對一糾音課,我問英文老師:人自信的源頭在哪兒?老師的回答我記一輩子:上帝只創造了一個你。你在這個位置上,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對自己就有了自信。
我又想到說「上帝已死」的尼采,他的三重精神境界:騾子、獅子、孩子。最高的境界卻是孩子。聖經上也說「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上帝的國。」(馬可福音10章15節)原來返璞歸真,是不論爸爸給什麽,都能歡歡喜喜地接受。
今年是生病的第五年,上帝沒有拿走這病,卻真實地伸手搭救了我。在這動蕩不安的世代,內心的平安從未離我而去。十年徒勞最終作罷,最終我並沒有找到真理,是真理找到了我。
我不會忘記,在犯病癱坐在沙發上,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之時,奇妙的禱告之後就可以坐起來繼續工作;不會忘記,教會裏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弟兄姊妹都按手在我身上為我禱告時,巨大的能量頃刻之間湧入腦中;不會忘記禰的管教,你親自用時間來解答我所有的疑惑。
祢聽見我離開前最後的禱告,牢牢抓住我,沒有放手。
無神論的朋友感嘆,你有信仰真的太幸運了。但他們多認為信仰是我作為病人的救命稻草。我不能否認這一點。但通常我會反問:你看過《超時空接觸》這部電影麽?我很愛最後的結局。即便是再崇尚理性的天文博士,最後在浩然宇宙之中所經歷的,不能夠被儀器記錄下來的那段奇妙旅程,只有她自己知道是真實的。
又像是「愛」這種「物質」,你無法用公式計算或者用器皿培養,但它又真實地存在,你也一定感受過。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於上帝,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這人是撒馬利亞人。耶穌說:「潔凈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裏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於上帝嗎?」(路加福音17章15-18節)
在絕望中我曾向禰許願,上帝若搭救,我必不像那離開的九個猶太人,定要回來歸榮耀於禰。回家一年,不,是回到基督裏兩年多了,終於有勇氣寫下這一路艱苦卻幸運的旅程。僅作為一個微小的見證,在此分享於眾人。
關於雙相情感障礙(又稱為躁郁癥,Bipolar disorder)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雙向情感障礙的定義:雙相情感障礙通常由躁狂和抑郁發作(由正常情緒時期分隔)組成。躁狂發作涉及情緒升高或煩躁,活動過度,說話迅速,自尊心增強和睡眠需求減少。躁狂發作但未經歷抑郁發作的人也被歸類為躁郁癥。雙相情感障礙又主要分為一型雙相障礙與二型雙相障礙。它們的差別在於第一型是只要一次狂躁期發作,不論是否有郁期出現;而第二型則是至少一次的重郁期且伴隨至少一次的輕躁期發作所組成。根據世衛組織關於心理疾病的報告,雙向情感障礙已經在世界範圍之內,對 4500 萬人造成了影響。據統計,目前雙相障礙患者企圖自殺的比例在 25%~50% 之間,而自殺身亡的比例接近15%。相較之下,由世界衛生組織所統計的世界範圍內的自殺率僅為 0.011%,二者相差近千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