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付沒完沒了的自我苛責?

 

作者:Jess McDonald Ragg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洋瀾

 

 

很顯然,在幾年前,我把上帝變成了Simon Cowell(以挑剔著稱的美國音樂類選秀節目評委)。

在一次關於靈命更新的課上,我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們的講師告訴我們,我們將探索我們對上帝位格的理解以及我們每個人對上帝屬性的感知和認識。

就我而言,我曾想像過上帝坐在一把巨大的黑色皮扶手椅上,眯著眼睛看著我,而我不安地站在舞臺上,努力把惠特尼·休斯頓的《我將永遠愛你》(或其他一些老套的選秀歌曲)唱好,並焦慮地等待著祂的嚴厲批評。

我把上帝變成了一個《X音素》(美國的一檔選秀節目)評委,感覺祂在等著告訴我我的成績有多“平庸”。我並不是在說罪,而是在說我的日常生活-

  • 我在大學裡的成功,交作業,在課堂上回答問題;
  • 我的關係,無論我作為什麼角色:女兒、朋友、還是姐妹;
  • 我的工作及我犯過的一切錯誤;
  • 我的事工(在敬拜團中),我會根據人們的反應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價值。

我懷疑,我之所以會這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經常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並且可能會因為消極的自我對話而感到內疚。儘管我有一個總是在鼓勵我的很棒的父親,我也不記得有哪個主日學校的老師告訴過我:如果我搞砸了,上帝會用大棍子打我。但我卻有很苛責的內在批評的聲音。我腦海中有許多話語、期望和深深的失望歎息都不是從上帝而來的,我卻把它們投射到祂身上。

W. Tozer(托澤)在其著作《神聖的知識》中說:“我們傾向於按照靈魂的秘密法則,朝著我們心目中的上帝形象前進。”

他的意思是,我們的生活是構建在我們對上帝的認知之上的:無論我們認為祂是一個慈愛、體貼的父親,常常微笑著在生活中看著我們,還是早期社會爭議宣導者的嬉皮士式的耶穌,或者將聖靈視為一個隨性、行蹤不定,必須被推著行動的人。

“你們在某個地方都會錯的,”我們的講師笑著告訴我們,“因為我們都錯了。”

但上帝是最終的審判者,不是嗎?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正如下面這些經文告訴我們的那樣,上帝是終極審判官:

“因為耶和華是審判我們的,耶和華是給我們設律法的,耶和華是我們的王,祂必拯救我們。”(以賽亞書33章22節)。

“設立律法和判斷人,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雅各書4章12節)。

然而,兩千年前,上帝的審判已經落在了基督身上,祂被釘在十字架上。當我們心中有基督,並使祂真正成為我們生命的主時,審判就不再落在我們身上了。

仇敵想要削弱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最聰明的方法之一就是讓我們質疑祂的身份或祂話語的真實性。

我回想起創世記第3章,蛇問夏娃:“上帝真的說了……嗎?”而讓她懷疑上帝的本質和良善。

就我而言,我被灌輸了上帝作為《X音素》評委的形象,這與聖經裡經文對祂的描述根本不符:

“耶和華有恩惠,有公義,我們的上帝以憐憫為懷。”(詩篇116篇5節)。

“古時耶和華向以色列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書31章3節)。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在這裡,我想分享兩點,幫助你處理和我同樣的掙扎。第一個是我們如何理解上帝的屬性,第二個是如何更好地處理失敗。

1.理解上帝的屬性

要重新調整我們對上帝屬性的理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讀祂的話語,特別注意經文中對祂品格的描述。就我個人而言,福音書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它幫助我仔細考察基督的品格。

我在馬太福音9章36節中發現了這樣一段精彩的經文:“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通過這一句話,我感受到了關懷和愛。耶穌看著這些如此渴望來找祂的人,產生了憐憫。對於像我這樣很難對自己有憐憫的人來說,上帝憐憫我這一事實令我震驚。

我不敢說我已經“完全理解”了上帝的真實屬性,但我在挑戰自己不斷完善對上帝的認識。一部名為《揀選》的眾籌電視劇讓我深受鼓舞,該劇講述了耶穌在世的生活和事工。

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到這些我熟知的故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上帝對人類的本心。它幫助我重讀了這些故事,讓我對耶穌有了一個新的視角,尤其是看到祂是如何與門徒建立關係的,以及祂是如何給出憐憫的,特別是對那些受壓迫和被邊緣化的人們。

我鼓勵你細細地讀聖經,注意上帝如何向我們顯明祂的屬性,特別是在《新約》中。不是因為《舊約》中的上帝不同,而是因為《新約》描述了耶穌基督與我們所立新的約定。因為我們在耶穌裡面,上帝通過祂在十字架上所做的工來看我們,所以我們不需要為了滿足祂的標準而去努力和證明自己。

雖然上帝是審判者,但祂也是我們的父(馬太福音6章9節)、創造者(歌羅西書1章16節)、救世主(以賽亞書12章2節)、護庇者(詩篇5篇11節)和朋友(約翰福音15章15節)。事實上,羅馬書2章4節談到了是祂的恩慈而非嚴厲的責備使我們悔改。

2.更好地處理失敗

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搞砸。我們都有在工作中自己都不敢相信會忘記了某件事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處理這樣的情況,而不是把刻薄的話投射到一個良善的上帝口中?

幾年前,我在工作中犯了一個錯誤,造成了一些代價高昂的後果,這讓我感到非常內疚和感到自己無比愚蠢。但我父親鼓勵我記住,上帝是有大能和在掌權的,所以我不需要有那麼多壓力。

事實證明,我犯的錯誤凸顯出了公司業務流程中的一個漏洞,需要改進以改善我們的業務。我們當然可以在以後吸取同樣的教訓,只是風險要高得多。看到上帝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這種局面的,我很受鼓舞。

哥林多後書12章9節總是很好地提醒我們,上帝的恩典是夠用的,使徒保羅提醒我們,上帝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也許這句經文可以讓我們在感到自己不夠好的時候不那麼難受,因為在這些時刻我們可以相信上帝的大能。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處理失敗呢?我們把它交給上帝,繼續前行,並盡我們所能,相信祂會在任何情況下照看我們。

就我而言,這也意味著只從表面上看失敗。意味著我會選擇對自己說,“天哪,我希望這件事沒有發生,如果我那樣做了,也許可以改變情況,我下次會注意。但現在,我要讓上帝來掌管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反復思考我做了什麼,我本可以做什麼,剖析我為什麼會搞砸,哀歎我有多糟糕,最後連續幾個小時苛責自己,覺得自己太讓人失望。

雖然我會直面當下的情況以及思考我是如何搞砸的,但我也會像上帝對我那樣給自己恩典,並因知道上帝在掌控一切而感到放心。

在我不斷對付腦海中那個Simon Cowell版本的上帝時,我也不斷讓自己沉浸在經文中,這樣這個苛責的上帝圖像就可以被完全抹去,並被真實的上帝所取代。這是一段旅程,但一點一點地,上帝的聲音、祂的溫柔和祂對我的恩典越來越清晰。看到祂是如何看待我的,知道祂是如何愛我並為我加油的,使我也能夠善待自己,因著我慈愛父親的形象而不斷成長。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