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方法,讓你與上帝培養更親密的關係
作者:Philip Roa
翻譯:Eric
有聲播讀:Luke
我的教會每年都以禱告和禁食開啟新的一年,這已經成為我們許多人的期待。當我們互相詢問需要代禱的事項時,我經常聽到的是希望能與上帝有更深的親密關係。
但是,我們如何才能以一種更持久的方式增強與上帝的關係,而不是典型的在一個月(或者一周後)就不再有力量的立新年Flag的方式?
問題的關鍵是習慣培養。當我們設定目標時,我們經常關注的是我們的終極目標,而沒有考慮到達到目標所需的 “基石 “和 “墊腳石”。有時我們會下意識地想去尋找一條捷徑或者一條快速通道。但是當涉及到上帝和我們的關係時,卻是一個需要我們每天去付出努力的終生旅程。
套用一句名言:“屬靈生活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衝刺。”
因此,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多年來養成的基本信仰習慣,也是我每次思考如何親近上帝時都會想到的。
有目的地在一天中留出時間與祂相處
在我們這個即刻得滿足的時代,類似速食店和咖啡店的快速運轉方式可能會蔓延到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上——我們可能傾向於認為上帝就像咖啡師一樣,會隨時準備好祝福我們而不需要我們付出什麼努力。
在我的信仰初期,我得到的教導是:上帝是我的朋友和祝福的源頭,這導致我關注的焦點是可以從祂那裡得到什麼。所以我靈修的時候,會快速閱讀一節經文和簡短的靈修文章,然後做一個膚淺的禱告,以 “感謝上帝賜給我今天 “開始,然後是一長串的祈求。
簡言之,我並不是真正期待與上帝相處,我需要上帝只是為了祂能滿足我的 “需要”。
幾年後,在一位牧者的幫助下,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我與上帝的關係,以及與祂共度美好時光的重要性。這就像我們所珍惜的任何其他關係一樣——我們會希望通過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來經營它們。
約翰福音1章1-3節告訴我們,耶穌就是上帝(這意味著祂本來就認識上帝!),但祂仍然確保在地上時與天父有獨處的時間。福音書中有許多關於耶穌故意從人群中退下來與上帝獨處的記載(馬太福音14章23節,馬可福音1章35節,路加福音6章12節)。
不僅僅是留出時間,耶穌還向我們展示了祂如何通過特意的禱告來與天父相交(馬太福音6章9-13節,馬太福音26章36-44節,約翰福音17章)。祂禱告生活的不同之處在於,祂把天父的旨意放在首位。
像耶穌一樣,我們必須留出高品質的時間與天父在一起,瞭解祂的旨意,這樣我們才能被改變,凡事讓上帝居首位(約翰福音4章34節)。
我一直記得我的牧者多年前給我的分享。“如果某件事對你很重要,你不用去擠時間,而是會為它主動騰出時間”。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對安靜與上帝相處的看法,並幫助我決定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與上帝相交。祂值得被優先對待,如果我給祂的只是零碎的時間,我就無法給到祂應有的關注、敬拜和奉獻了。
當我花時間學習聖經時,我學會了付出額外的努力來理解經文的背景以及聖經中的人物與上帝的關係。這使我看到上帝是多麼聖潔和公正,但又有恩慈和憐憫。我越瞭解上帝是誰,就越有動力在生活中讓上帝居首位。
默想經文或章節
約書亞記1章8節告訴我們要默想上帝的話語,這樣我們就可以謹慎地走在祂的道路上,經歷順服帶來的祝福。默想需要有意識地留出時間和精神空間(並定期進行),以便你能更深入地思考你所讀的內容。
如今,在這個忙亂的時代,默想可能會變成一種事後反思的形式。
我發現找出在我不工作的時間中那些大量的零碎時間段,比如在上下班途中或者午休時間,來思考我那天早上讀到的經文對我來說非常有益。另外我還試著找一個安靜的角落,關閉手機的各種通知,把手機放在一邊,這樣我就能集中精力。有時我會拿出聖經來重讀早上的那一節或一章,並試圖找出我認為重要的關鍵字。
但是,如果你安靜不下來,你的思緒容易飄忽不定怎麼辦?我知道有人一躺到床上就會馬上思緒萬千,浮想聯翩。
到目前為止,我發現大聲對上帝說話(當然是在一個私密的地方)有助於我重新集中注意力。每當我感覺到我的思想在漂移時,我就會大聲地與上帝交談。我會告訴祂我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或什麼事情在困擾著我,我在掙扎著什麼,或者其他任何我想到的事情。讀聖經也是如此——大聲讀出來有助於我集中精力。
我學習默想的一段經文是馬太福音28章18-20節,這是一段很關鍵的經文。我看到耶穌首先在第18節確立了主權,然後才在第19至20節給出了進一步的教導。對門徒來說,重要的是要明白教導的權柄從何而來,實際上是要認識到這是耶穌的命令,而不僅僅是一個建議。
當我思想這個命令的含義時,我發現這意味著我不僅僅是一個主日禮拜的參加者,而應該是耶穌積極的追隨者,負責引導他人歸向祂。如果我要教別人遵從,那麼我就需要自己先學習並真正遵從這些命令。
最後,耶穌將這一使命交給門徒們,是要他們一起同做主工,所以我也同被呼召與我的弟兄姐妹們去這樣做。
按聖經所說的去行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翰福音14章15節。
我們很容易把親近上帝想像成只是與祂共度美好時光和默想祂的話語,以至於我們忘記了一個令人不舒服但又很重要的部分:順服。聖經告訴我們,作為上帝的朋友(這是一種非常親密的關係)意味著我們要順服和跟隨祂(約翰福音15章13-15節)。
思考順服和與上帝的親密關係之間的聯繫總是讓我想起亞伯拉罕、摩西和馬利亞的故事。當亞伯拉罕順服上帝的呼召離開他的家鄉時,他看到上帝如何保護和供應他,包括在他年老時賜給他以撒。摩西順服上帝的呼召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他見證了上帝通過瘟疫、分開紅海和在曠野的供應所做的工。馬利亞順服了上帝的呼召,成為耶穌的母親,她生下並撫養了耶穌,為此她應驗了舊約預言的一部分。
因著這些人的順服,他們自己和周圍的人能有幸經歷上帝的慈愛。
在我的個人生命中,我體驗到親近上帝意味著信心的擴展,能夠順服上帝擺在我面前的下一步道路,信任祂會按著祂自己的時間表行事。
在我默想馬太福音28章18-20節之後,我看到牧養門徒可能會是一件令人心生畏懼的事情,而且需要做出巨大的犧牲。我必須每週捨棄一定的時間去接觸周圍的人,而不再能在週末躲在房間裡看一本好書或玩電子遊戲。
但是我也知道,如果我不打算順服,繼續閱讀和默想上帝的話將毫無意義。
所以我報名成為小組長。雖然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但看到年輕人認識並愛上帝,我過去12年的服侍就顯得很有意義。作為上帝的跟隨者和祂的孩子,擔任組長幫助我生命長進。它激勵我對自己的領袖和門徒負責。我意識到團契生活是多麼重要,因為它使我們能夠互相安慰、責備和鼓勵。
當別人問我們的屬靈目標時,與我們的主更加親近不僅僅是一個決心或一個象徵性的禱告請求。這是一條我們必須努力尋求的人生道路。雖然走出我們的舒適區可能很艱難,但深入認識上帝會是美好的祝福和獎賞。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