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負面情緒中重新認識上帝和自己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小七

 

 

週六下班回到家,覺得渾身無力,其實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感覺如此疲憊了。最近經常會感覺到自己的心一直往下沉,連帶我整個人的狀態都是無精打采的,身體似乎缺少一個支點支撐我,好像隨時都會被擊倒一樣。每次當這種無力感向我襲來的時候,我都會來到上帝的面前禱告。

但是我發現在我禱告的過程中,我似乎有個錯誤的禱告機制,就是我會把自己的情緒和與上帝的關係好壞畫上等號。每當我有情緒,特別是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也許是自己和上帝的關係出現了問題。當我意識到自己是帶著這樣的想法來到上帝面前的時候,我開始思考:什麼能影響自己的和上帝的關係的時候,我想到經上說:“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他掩面不聽你們”(以賽亞書59章2節)。這讓我明白惟有罪能隔絕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這也使得我開始反思自己與上帝日常的禱告中,有沒有認罪悔改的禱告;若有悔改的禱告,那沒有什麼能隔絕上帝對我的愛。因為聖經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

當我們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的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想到的是上帝對我們的懲罰,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斷我們和上帝的關係,也很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去回應我們的負面情緒。

這讓我想到主日的一次講道的經文:“大利拉天天用話催逼他,甚至他心裡煩悶要死。參孫就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訴了她”(士師記16章16-17節) 參孫因著“煩”說出自己力量的秘密,放棄與上帝的約,讓情緒主宰自己,就失去了原則標準,也喪掉了生命。參孫的故事再次提醒我們,不能忽視我們的負面情緒,也決不能讓“煩”葬送我們的生命,因為神不輕視我們的情緒,並且看重我們的生命。

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當我向上帝訴說自己的疲憊無力的時候,祂幫助我調整自己的眼光,看到自己負面情緒的產生是因為外部環境,而不是因為自己的罪。上帝幫助我分析自己產生負面情緒的可能原因:面對學業、人際關係和經濟的壓力,還有獨自一人在外生活要操心很多的事情。樁樁件件瑣碎的事情原來都是自己負面情緒的來源。當我看到自己原來有很多的壓力的時候,我明白自己的禱告是要向上帝坦白自己有各樣的壓力,並將重擔卸給上帝(詩篇55篇22節),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緒掌控,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

可是當我看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所面對的壓力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要如何解決,想要從這負面情緒中解脫。但是我思索之後,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我便心中絕望,向上帝哭訴:自己不行、不能。當我向上帝說出:我不行,不能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是被托起,而不似之前往下沉。這時我才意識到,原來當時的自己並沒有完全地交托、信靠上帝,而是第一時間靠自己去解決問題。

的確,當我在面臨畢業的這段期間,我產生了很多的不安和焦慮,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性,我發現自己沒有辦法放手交托信靠上帝,而是想要靠自己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想要靠金錢去換取安全感。我也曾一度列很多的計畫,試圖緩解我的焦慮和不安。當我回想這些計畫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計畫中沒有上帝,有的只有靠我自己。

我在上帝面前痛哭,坦白自己的不信、小信,並向上帝悔改。我得到的回應是,上帝說:“我一直在,即使你覺得你放棄、忘記了我。”我感謝上帝,因為祂是信實的上帝,祂親自餵養祂所揀選的羊。上帝借各樣的事情對我說話,即使是我所厭棄、所逃避的負面情緒。祂借著負面情緒親自將我帶回祂身邊,將我舉起;讓我用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負面情緒;給我時間,給我機會認識和坦白自己的軟弱。

或許我們在艱難之中等了許久,仍看不到上帝在工作,但是親愛的弟兄姐妹,請再給上帝和自己一些時間,再對祂多一點的信心和仰望,因為上帝的時間會不錯,祂也比你自己更知道你適合什麼,也更清楚你的需要。我們等,因為我們知道上帝在預備我們成為器皿,“看怎樣好,就怎樣作”(耶利米書18章4節);使我們走在成聖的路上,預備我們,“脫離卑賤的事,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后書2章21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