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型人格測試說明我是誰?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Joya
「鯨魚,你的MBTI是什麼?」我一下子被問住了,「什麼是MBTI?」聽到我的問題,和我非常要好的朋友興奮地向我介紹:「就是16型人格測試啊!挺准的,你一定要測試一下,看看你是什麼人格。」依照她的指示,我完成了我的MBTI測試,測試結果令我非常驚喜,我感覺自己的性格都被測試結果給描述了出來,優點、缺點、我的情緒、甚至是我面對愛情的態度!
以上的場景和對話發生在前幾年,是我第一次知道16型人格測試。在那之後幾年,我又因為各種原因(有時候是朋友詢問,有時候是工作需要)而做了測試。做了幾次的測試後,我發現測試結果隨著我的年齡和經歷會有所改變。而最近,另一位朋友又問了我我的MBTI,她說「妳需要再測試一次,看看最近的妳是怎樣的性格。」於是我又測了一次,結果和最後一次做的一樣。
然而這一次,我腦中產生了一個疑問:MBTI真的能說明現在的我就是這樣的性格嗎?幾道問題就能知道我是怎樣的人嗎?人格測試宣稱是以科學的方法來探究人的內心,在進行測試的時候,我發現那些問題基本上都按照幾個對立的面向來歸納:內向/外向;感覺/直覺;思考/情感;判斷/知覺。問題提供一些情況和場景,我需要選擇我可能會有的反應。而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我需要選擇「我一般會有的反應」,而不是「我期待自己會有的反應」。有時候這令我感到糾結,對於我選擇的答案,我其實也沒有十全的把握。
1. 測試結果一定準確?
就這一點,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其實是要打一個問號的。測試結果是根據被試者所選擇的答案進行推斷和歸納,但被試者選擇的答案還是基於自己的主觀,選擇的答案只能說明那是被試者「想要」選擇的答案,而不是被試者真實的反應。真實的反應,誰又能預測呢?也許在這個時候我會有這樣的反應,也許在那個時候我會有那樣的反應,有時候我的反應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變因太多,單單依照一致性來推斷當下,其實也是不可靠的。而大多數人會感到「結果準確」,只能說明測試結果符合自己的心理期待和自我認識。我也許認為自己是ENFP人,但是我身邊的朋友卻覺得我應該是INFJ人,主觀和客觀又如何平衡呢?
2.人格測試定義我是誰?
我想人格測試既然是一種分類歸納的方法,那麼某種程度上還是有些參考價值的,畢竟它是透過觀察人不同的面向來歸納。我們對人事物的回應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說明我們的內在的,畢竟聖經上也說:「憑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馬太福音7章16節),但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測試和方程式可以定義一個人。不只是因為測試和方程式的不成熟(即便是超級精明的人工智能),更是因為人是被上帝所造,最瞭解人的是人裡頭的靈(哥林多前書2章11節),而人的靈只有創造者上帝最瞭解。
3. 寻找真正瞭解自己的那一位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17章9節),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自己的認識增加,也開始能接納自己了,也就不再如從前一樣相信性格測試。然而即便如此,每當我覺得自己很瞭解自己是怎樣的人時,上帝總會透過一些人和事來暴露我的本性。當我去主動關心人時,我覺得自己多少有些關心人的力量,然而當對方不厭其煩地為著小情緒來找我訴苦,並且總是要求我給予回應,我便開始覺得不耐煩,也感到很難去愛對方。上帝常常打破我對自己的「美好幻想」,暴露出我的本性,好讓我承認自己的無能,謙卑倚靠祂。上帝才是最瞭解我的那一位,因此相信祂對我的判斷,接受祂話語的光照,改變我的「本性」,才是我要一直不斷去做的。
當我和另一位基督徒朋友聊天,她告訴我她覺得MBTI某種程度上「救贖」了她,因為她認為自己從MBTI中認識到了「真正的自己」,並且接納了這樣的自己。能夠認識自己確實可以在與人相處和與自己相處中找到更舒服的方式,然而我們終極的救贖來自基督,因為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罪,最深的渴望就是與上帝恢復關係,而這一切基督都為我們完成了。
因此我們能接納自己,不在於自己本身,而是從上帝而來的接納。MBTI測試能夠讓我們看見「我們不是孤獨一個人」固然很受安慰,然而更大的安慰是在我們還無法接納自己的時候,上帝已經在基督里接納了我們。這樣的接納帶來的平安,是這個世界任何一種測試都無法給予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