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憂慮的4種方法

作者:Kelly Purcell

翻譯:奇奇

我們都有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而我們在新聞中聽到的信息加重了這些擔憂! 地震、洪水、戰爭、政府腐敗、犯罪增加和生活成本上升…..這些駭人聽聞的新聞頭條不勝枚舉。

值得慶幸的是,這對上帝來說都不是什麽新鮮事。 祂知道作為人類的我們很容易憂慮,所以祂多次在聖經中提到“不要害怕”,這也是祂重複了最多的命令之一。

每當對未來的恐懼籠罩著我時,我都會不斷回顧並抓住下面的這些真理:

  1. 像野花和飛鳥一樣,活在當下

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未來,當下已經在擔心下周、下個月或明年的事情。 然而,這樣的憂慮讓我們無法體會今日的喜樂!

在路加福音 12 章 22 至 32 節中,耶穌在提醒門徒們為何不必憂慮時告訴他們要留意野花和飛鳥。 祂描述了野花如何什麼都不做卻仍然看起來很美麗而且能夠繼續生長。 不儲存食物的飛鳥仍然每天都會被供應吃喝。如果上帝把祂這些非常微小的創造物都裝飾和照顧得那麼好,那麼祂又會如何照顧作為祂兒女的我們呢?

深刻反思這一點確實教會我活在當下。 最近,我的車出現了一些問題。 它漏水了,所以每當下大雨時,水就會進入車子裡。 隨著雨季的到來,我已經在大雨中行駛了數周,這導致系統的某些部分出現故障,現在其中一扇車門也打不開了。 我一直擔心水也會影響我的刹車和發動機。 但因為我生活在第三世界國家,汽車零件和機械都非常昂貴且很難獲得。

在我的憂慮中,聖靈把我的注意力吸引到路加福音12章的這段經文,我受到了挑戰! 讀的時候,我感覺上帝好像在對我說:“是的,這是一個問題,但是你的車現在可以駕駛和使用嗎?” 當我回答“是”時,我感到我的想法轉向了感恩,因為我還有車可以開,並且上帝會在我需要時給我預備解決方案。

我想到以色列人,他們每天在沙漠流浪時必須依靠上帝提供的嗎哪(天上的食物)來過活。 他們無法為第二天積蓄食物。當有人嘗試把它們留到第二天時,發現已經發黴無法食用。 上帝在教他們要相信並依靠祂渡過難關,同樣,祂也想向我們證明祂是信實的。

2.感恩

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感恩和讚美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讓我們擺脫憂慮和恐懼,進入平安和信心之中。

大衛敦促我們不要忘記上帝已經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詩篇 103篇)是有原因的。 當我們讚美和感恩時,我們的態度和想法就會改變,我們會開始意識到上帝是如何照看我們的。 當我們感謝祂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時,就帶給了我們盼望,並增強了我們對祂的信心,相信祂現在和未來將會做的事情。

例如,當我在生病時感謝上帝醫治我可能會感覺很超前,但當我開始讚美時,我就開始想到我最初因擔心或恐懼而忽略的那些事情,例如能夠獲得醫療護理、去醫院 、得到對症的藥物、以及那些照顧我的人——這些都是可以帶來上帝所應許醫治的祝福。

腓立比書 4章6-7節應許我們,當我們以感恩的心向上帝祈求時,祂的平安就會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除去一切憂慮、恐懼,和一切使我們信賴祂以外的事物。 在感恩中,我們就是在將上帝放在我們生命的寶座上,並確認撒旦沒有權柄帶給我們恐懼、憂慮或焦慮。

感恩轉化為信心,無論我遇到什麼,上帝總是與我同在,永遠不會停止為我做美善之事!

3.用上帝的應許來代替我們的“假設”

“如果我失敗了怎麼辦? 如果我永遠好不了怎麼辦? 如果不起作用怎麼辦? 如果我永遠結不了婚怎麼辦? 如果我聽不清上帝的聲音怎麼辦?” 這些問題聽起來熟悉嗎?

我可以長期滿腦子都是這種最糟糕的“如果……會怎樣”的設想。 我發現自己擔心每一種可能的情況,以防萬一其中一種情況真的發生——好像擔心可以讓我為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一樣。

當我在紐西蘭呆了一段時間又回到東加後,我意識到一年多前發生的東加火山爆發給我帶來的創傷仍然存在。 我會躺在床上想:“如果我再也回不到正常了怎麼辦?” 我很害怕自己會被困在這種恐慌和恐懼的狀態中。

然而幾個月過去了,經歷了時間的淡化和朋友們的支持,我可以釋懷地說我不再處於當時那種狀態了。 這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許多“如果”從未真正發生,所以擔心是多麼浪費時間的事啊!

聖經告訴我們要思想那些“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有德行和值得稱讚的”事物(腓立比書4章8-9節)。 當我們將所學到的付諸實踐時,上帝的平安就會與我們同在。

用上帝的應許代替我們的“假設”可以在憂慮時給我們帶來安慰。

我們可以用講到上帝可以滿足我們內心渴望的詩篇 37篇4 節和詩篇 145篇19 節的經文來代替“如果我永遠不能結婚或者如何我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怎麼辦?”這樣的假設。 亦或者我們因身體疾病或抑鬱症而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我們因此而擔心自己的未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默想以賽亞書33章24節和啟示錄21章4節,其中清楚地說明天堂裡不再有疾病或痛苦。

正如保羅在他的經歷中印證的那樣,當困難時期到來時,我們可以依靠上帝,祂的恩典夠我們用,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保羅學會了在任何情況下都知足,無論是飽足還是饑餓,生活富裕還是貧窮。 他意識到他“靠著那加給他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章11-13節)。

4.找到天國的視角

火山爆發、失戀、Covid-19 大封鎖和即將進行的背部手術讓我感到失落、沮喪和充滿困惑。 在這個時期裡我在與上帝摔跤。 “祂的應許難道不是真的嗎? 祂會說謊嗎? 如果上帝不阻止我所要遭受的傷害,我的未來還有什麼保障呢?” 我問祂。

當我回首過去時,我很感恩這段時間的摔跤,因為上帝確實回應了我的呼求。 我讀到馬太福音5章45節等經文,其中耶穌談到雨如何降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以及那些說一定會有苦難、考驗和試煉的經文(約翰福音16章33節;雅各書1章2-3節;羅馬書5章3-5節)。 無論我們是否相信祂,我們所有人都會面臨苦難。 不同的是,我們作為信徒可以經歷在基督裡的平安和喜樂。

通過這一切,我對擁有美好未來和幸福生活意味著什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就是認識那掌管一切、深愛我們的那一位。

當我們思想天國和我們生命的意義時,我們就會正確地看待我們所經歷的一切。 這個世界將會過去,長存的是永恆的天國,在那裡我們每一個需求都得到完全滿足,且上帝的一切計畫都得到實現。 沒有疾病、抑鬱、恐懼、戰爭或死亡——只有仁愛、喜樂、和平和公義(羅馬書14章17節)。

耶穌是我們的磐石,祂是我們生命的最可靠的根基,我們倚靠祂無論發生什麼都能站立得穩(詩篇62篇2節;馬太福音7章24-25節)。 我們知道我們生命安全地隱藏在基督裡(歌羅西書3章3節),這意味著當我們生活在世間時,祂就在我們裡面,我們也同祂一起坐在天上(以弗所書2章6節)。 因此,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不會失去在上帝裡面的身份和基業,因此,祂是我們未來最大的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