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23 | 好牧人

讀經:《詩篇》23篇

大衛的詩。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2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3 祂使我的靈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禰與我同在,禰的杖、禰的竿都安慰我。

5 在我敵人面前,禰為我擺設筵席,禰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好牧人

作者:山雨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雅各在為約瑟的兒子祝福時提到上帝,他說,“就是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創世記48章15節);大衛年幼時是一位牧羊人,因此在《詩篇》23的開頭他也提及,“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第1節)。詩篇第23篇是歷代許多信徒最喜愛背誦和引用的經文之一,或許因為這不僅是大衛的信仰告白,這首詩也像是我們一生的寫照。

今天,當我們讀到“牧者”這一詞時,可能多少低估了古代中東地區牧羊人工作的辛苦和其要為群羊負上的巨大責任。司布真曾提到,羊是最笨的動物,它們往往選擇去貧瘠的地帶漫無目的地遊蕩,即使突然發現自己走偏了,也不知如何回到原路。我們就可以想像牧羊人的工作是多麼艱辛。然而,我們有上帝作為我們的牧者,詩人說,“我必不至缺乏”(第2節),不是當下不會缺乏,也不是明天將來不會缺乏,而是一生“必不至缺乏”。詩歌的第二節開始,詩人告訴我們牧人如何照顧祂的羊。“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第2節),這是多麼美的畫面。在現今這樣一個生活節奏飛速的世代,停下一會兒,默想片刻,我們的好牧人讓我們得著安歇。

好牧人不僅讓我們的身體得著休息和恢復,更使“我的靈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第3節)。祂為自己永不更改的名,引導我們,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即使我們還有軟弱和掙扎,即使我們可能如笨羊一般走偏,祂的全知全能會托住我們到底。好牧人對羊的引導,是在高山,是在平路,更是在低谷:“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禰與我同在;禰的杖,禰的竿,都安慰我”(第4節)。

筆者曾經在一所公立學校做心理輔導老師,一天中午午休時,一位同事走進我的諮詢室,想向我傾訴、談話。當這位資深的英語老師看到牆上貼著的裝飾“Christ is the King”(中文譯為:基督是王),她問我,“人有信仰和沒信仰是不是不一樣?”當我正要開口回答“當然有”的時候,她已開始與我分享一段“幽谷中的信心”故事。有一回,她與家人在國外旅遊,路過一所教堂,看著宏偉的建築,就想到打卡拍個照。她走進教堂參觀,沒想到正逢一場禮拜結束,眼前的一幕讓她驚訝不已:一位貧窮的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其中一位癱瘓在輪椅上,但那位母親臉上的笑容,洋溢出的喜樂,叫人畢生難忘。

回頭看今天的我們,偶有處在失落低迷中,我們如何行過幽谷亦不失信心,“也不怕遭害”,就連好牧人的“杖和杆都安慰我”呢?有解經家和歷史學家發現,詩篇23篇中的“死蔭的幽谷” 很可能就是位於耶路撒冷與耶利哥之間的一條路,名叫Wadi Qelt。耶穌基督曾走過這條路。原來,我們腳下的路,祂已行過,祂都明白。陷於困難中的我們常常一蹶不振,但是好牧人為我們“擺設筵席”,且是在曠野險阻前的大筵席。別忘了,摩西曾記載,“這四十年來,你身上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起來”(申命記8章4節)。我們的“福杯能滿溢”是因為一切的豐盛都在基督裡,且白白賜給我們。詩人在詩歌的結尾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第6節)好牧人不僅讓我們住在祂裡面,祂更是藉著約翰說,“祂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約翰福音1章14節)。感謝主。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禰是好牧人,禰為我們捨命,禰認識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缺乏呢?在這忙碌的一日中,也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安歇在禰裡面,靈卻不失警醒。縱使前方還會有狂風暴雨,我們聽見禰說,“孩子,別害怕,我與你同在”。感謝主,禰已得勝,也要叫我們與禰一起得勝!奉耶穌基督的聖名而求,阿們!

反思問題:

  1. 請回憶一段好牧人引你走過的低谷。
  2. 基督曾經給你的安慰,你可以如何去安慰其他有需要的人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