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結婚四周年
作者:驚悅
當我們專注於今天,常常會忘記時間。婚後的每一個今天,組成了我們婚姻的四年。以前總覺得各樣生日節日麻煩得很,需要花心思準備,把精力消耗在這慶祝似乎就過於形式化,認為不過也罷。因為幸福確實在於每一天,而不在乎某一天。但是越生活越發現一些日子的重要。比如生日,不再關乎蛋糕和禮物,而是提醒我那個人的重要,他曾在期待中到來,也該在關係中被愛。比如紀念日,不是非要誰給誰慶祝,不是那個日子重要,而是那個人很重要。我喜歡在結婚紀念日回顧自己的婚姻,我想要在每一個今天數算祂的恩典。
如果要在四年的婚姻生活中搜索一個關鍵字,那麼我想是“等候”。我是個急性子,種子剛剛種下我就迫切期待著開花。而婚姻中彼此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成長和改變是在不經意間發現的,往往不會在我們所預期的時間內發生,因為這並不是我們的工作。結婚的三年裡我們少有爭執,較為溫馨的婚姻生活常讓我以為婚姻其實很容易。當然只要我們都願意順服上帝,建造榮耀的婚姻也並不是那麼難。養育一個孩子對一對夫妻的挑戰並不大,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帶著包容去愛,少有要求和責備。但是隨著二寶的出生,大寶的長大,我們在教育孩子的事上開始有分歧,我們每日為著家庭和孩子忙碌卻疏忽了彼此。
多少家庭為了家庭忙碌最後卻失去了家庭,在這第四個年頭裡我開始有了一些體會。我的丈夫是一個在工作上殷勤忠心的人,對家庭也很有責任感,甘心承擔著對家庭的供應。在家辦公的緣故,他每天和我們在一起,家庭和工作糾纏在了一起,常常讓他感到力不從心。他出於對我的體恤,願意分擔許多的家務,工作的時候也常常會被孩子的事情分心。我提議讓他到書房單獨辦公,他卻說就在客廳,因為這樣還可以幫幫我。我知道他是為我考慮,我也不再推脫,只是他能夠專注於工作的精力越來越少。我們一起帶孩子,他下班後也願意承擔家務,我們一起為著這個家忙碌著,每天一睜開眼就是做飯、帶娃、工作、家務。日復一日,我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他把精力放在了家務上。我們越來越少有精緻的溝通。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二寶轉眼就一歲了,我們卻在時間的蹉跎中模糊了對彼此最初的那份愛。我們每天一起做著很多事情,分工明確,也會為彼此付出和考慮,但我們的關係就像是24小時共事的同事,互幫互助互相尊重。缺乏良性溝通也成為我們關係的破口。更多是在教育孩子的事上打破沉默。我近乎指責的糾正,他消極的抵擋。我們關係的張力也越來越大,我第一次在婚姻中感受到無力的絕望。曾經的無話不談,變成現在的溝而不通。我總是試著解決問題,但對方總是在逃避。我一次次在上帝面前哭訴,我覺得婚姻太難了,我無法成為一個合上帝心意的幫助者,因為我的配偶似乎根本不需要我的説明。
上帝沒有馬上回應我的禱告,而是任憑我們各自在自我中掙扎著。有段時間因為我身體的軟弱,我的媽媽來我們家住了一陣子。一天晚上孩子們入睡後,我倆難得放在手中的事情出去走一走。月光下我們坐在長椅上,樹影搖曳,我們聊起了那個許久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在教育孩子的事上,他優先考慮的是我的感受。而我卻要求他去體恤孩子。次序的混亂會在矛盾和衝突中表現出來。我們都忘記了上帝是我們生命的首位。
疫情三年讓我們的生活受到許多影響,其中之一就是有家不能回。我也在婚後的第四年第一次回到我先生的家鄉。雖然四年裡跟公婆常常在網路上互動溝通,但當我真的來到公婆家,面對“遠嫁”這一事實的時候,一個陌生的環境,一雙不曾瞭解我的父母,兒媳婦本能的敏感與不安開始在我的裡面作祟。婚後我們一直在我的家鄉城市生活,接觸我的父母更多,所以婚後一直是我扮演著配偶和父母之間的調和者。
當我們帶著兩個孩子一同回到先生生長的地方,他在父母面前放鬆了起來。公婆對我很好,我在那裡被照顧得很好,也很放鬆,但是情感上仍有一絲的拘謹,尤其在聽不懂的方言上表現了出來。我努力跟公婆溝通,他們也耐心地用普通話向我表達,但是當我有聽不懂想向先生詢問的時候,他卻告訴我,忘了。有時候是表示因為自己能聽懂許多內容所以就自動忽略了。越是親密的關係越是需要更多考慮對方的感受。而在日久相處的婚姻中,我們理所當然地讓對方情感自助。其實關係越是親密,對彼此的期待也會越高,對彼此的包容也會越深厚。精美的房屋需要建造,婚姻的殿堂也是如此。我們最初在愛中建立的婚姻,也在日後的相處中磨滅了對方的期待,消耗了彼此的包容。
但是矛盾和衝突是我們溝通的機會。我們需要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説明對方瞭解自己,而不是在沉默中任憑對方去猜測。主動是我擅長的,忍耐是他的品格。我終於看見了上帝的工作。我雖然願意主動敞開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我需要忍耐等候。人的成長改變需要時間;上帝做事也有自己時候。他雖然願意寬容忍耐,但是問題在積壓中被遺忘,生命並沒有在破碎中成長。我學習當他準備好傾聽的時候,訴說我的感受。他也在突破自己面對質問的恐懼,主動地面對問題,和我一起處理問題。
上帝是垂聽我們呼求的,我們的婚姻是祂所設立的,祂也必負責到底,我們需要在其中順服,然後忍耐等候。這本身就是一個蒙福的過程,是憑信心不憑眼見的過程。我們耐心等候上帝,也彼此等候。痛苦的時候,等一等,那是因為上帝正在施工。祂在婚姻中借著我們彼此將對方打磨成最像祂的樣子,好使祂得榮。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