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緊張時如何堅持十一奉獻?
作者:Agustinus Ryanto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Luke
我從小就被教導說,十一奉獻是回饋上帝以幫助發展祂教會的一種方式。 當我上高中時,我就開始十一奉獻了。 每個月我都會拿出十分之一的零花錢,裝進一個特殊的信封裡,上面寫著我的會員號。
即使我高中畢業後搬到另一個城市,我仍然繼續遵守十一奉獻。 當時,給出十分之一感覺很容易,因為當時我沒有太多的需求和想要的東西。
七年來,我忠實地十一奉獻,但當我搬到雅加達工作時,我開始陷入困境。 雅加達的生活成本比我以前住的城市高很多。 我必須支付住宿、交通、食物以及贍養父母的費用。 我工資的十分之一現在可以支付我一周的各樣開支,有時候還會更多。
在沒有與教會朋友討論這個問題的情況下,我擅自決定在工作的第四個月停止十一奉獻。
雖然嚴格意義上講我的工資足以支付我的開支,但我覺得保留這十分之一作為我的應急基金是明智的選擇。
我讀到的文章和我聽到的關於我們沒有義務進行十一奉獻的對話進一步證實了我的這一決定,捐得樂意才是重要的(哥林多後書 9章7節)。 這讓我覺得,如果我感到不情願並且無法以“喜樂的心”來奉獻,那麼最好不要十一奉獻。
我“節省”下來的十一奉獻本應該用在其他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更換記憶體和存儲空間不足的舊手機。 然而相反,我卻把錢花在了一些我不需要的事情上,比如買火車票去某個地方旅行,這樣我就可以暫時遠離雅加達的快節奏生活。
我的一切 …..但不包括我的錢?
我停止十一奉獻已經五年了。 但當我遇到一位朋友時,卻改變了這一切。他在雅加達工作了幾年後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並搬到了一個較小的城鎮。
我們正聊得很開心,他突然問:“順便問一下,你還定期十一奉獻嗎?” 我被這個問題問得措手不及。 儘管我們談論的是金錢和財務話題,但我本以為我們不會觸及十一奉獻的事。
我猶豫著說:“我還在奉獻,但不是百分之十。”
“為什麼?” 他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探過身子來問。 “那麼這就不叫十一奉獻了。 你知道十一奉獻的意思是要給‘十分之一’,對嗎?” 他繼續開玩笑地說。
“住在雅加達要貴得多。 而且我覺得既然我的工資不是那麼高,這些錢就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
雖然談話發生了嚴肅的轉變,但我很慶倖我的朋友似乎很耐心聆聽我要說的話,並且他沒有做出任何論斷,也許是因為我們曾在同一教會裡聚會很多年,他知道我曾一直忠實於奉獻。
“此外,”我繼續說道,“十一奉獻對我們來說不是一項義務。 如果我們強迫自己奉獻,是沒有意義的。” 當我為自己的決定辯護時,我甚至引用了經文:“保羅在羅馬書12章1節說,那蒙上帝喜悅的祭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應該將身體獻上,當做活祭,這才是真正的敬拜。”
“但 ……如果你連自己所擁有的百分之十都無法獻上,你又如何能獻上你的一生呢?”
我的朋友問。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理性上我也這麼覺得:連一小部分錢都給不了,我怎麼能付出一切,包括我的生命呢?
重新思考十一奉獻
十一奉獻的概念(意思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十)來自瑪拉基書 3章10節。 雖然這是舊約的命令,但我相信它對我思考奉獻時仍然有參考意義。 如果我們有 100 個,我們只給出 10 個,我們還有剩餘的 90 個可以使用。 通過定期放棄我們所依戀的東西,最終可以幫助我們不把安全感放在我們的財物上(馬太福音6章21節)。
自從與我的朋友見面後,我就決心重新履行十一奉獻,儘管這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事。
我解決的第一件事是我對奉獻的心態。 上帝並沒有強迫我要給祂一定數量的錢,但給予是我對所收到的一切祝福的愛和感恩表達。(羅馬書 8章32節,箴言 3章9-10節)。 我可能沒有很高的薪水,但我擁有我需用的一切。 我所擁有的一切實際上都屬於上帝,那為什麼我不願意把它交還給上帝呢?
事實上,因為我在一個非營利組織工作,所以我的薪水來自於其他人的慷慨給予,他們被上帝感動而無償奉獻以支持這項事工。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密切關注我的財務狀況。 我準備了一個試算表來跟蹤我的每月預算和開支。 當我制定這個表格並記錄我所有的線下和線上交易時,我很快就看到了我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多控制自己的支出。
做出這些改變後,我不再感到錢不夠花了。 從這個過程中,我瞭解到奉獻給上帝我能夠得到如下這些益處(箴言 11章24節):
在學習每月做預算和財務管理之中操練自律。
瞭解能夠支持我當地的教會是多麼幸福的事。
被鼓勵全心全意地委身於上帝,不再依賴我的收入,而是倚靠祂。
十一奉獻是個人的決定,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這意味著它並不在於數額多少,而在於我們是否有為上帝事工奉獻的意願。
上帝已經給了我一切,所以祂得到最好的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我決定帶著喜樂的心繼續這樣做。
問題反思:
- 是什麼阻礙了你慷慨奉獻?
- 雖然上帝沒有“要求”我們奉獻,但你認為實踐奉獻重要嗎?
- 你認為做哪些事可以幫助你邁出慷慨奉獻的第一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