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主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小七
假期回家的時候,有一次我和朋友們在一起聚會,朋友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我知道你信了主,我想知道信主是一個什麼感受,你怎麼就相信了呢?”其實我知道她的疑惑,因為我倆一起長大,從幼兒園到高中都在一個學校,我們一直接受的是無神論教育,所以對於我信主她雖然表示尊重,但是存在很多疑惑和不理解。對於朋友問我的這個問題,我思考了片刻,並且自己小聲嘀咕了好幾次問題,我在心裡想,信主是一個是什麼感受,這要怎麼回答。對我的經歷來說,信主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中間交雜了喜怒哀樂,你問我什麼感受,我想說這個感受可不是只用一個詞就可以說得清楚的。
沉默許久之後,我回答到:“如果你現在問我感受的話,我能想到的一點是被接納,被完全地接納。就是當你信主之後,上帝會幫助你更加認識祂是怎麼樣的一位上帝,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當你更加看清自己裡面的一些真實想法的時候,你會認識到原來自己是如此糟糕的一個人。但是有一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祂愛你並且為拯救你選擇被釘十字架,你會覺得自己如此的不配,但是祂願意接納你。當你知道這個事實之後,你就會用接納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其他人,而不再用判斷的眼光去判斷人,也不會用比較的眼光去抬高自己,或者嫉妒其他人。你心裡會有平安,知道自己的價值是從上帝而來,不是在乎自己所擁有的。”
我說完,看向我的朋友,但是我不確定她有沒有聽懂我在說什麼。但是當我說完的時候,我心裡似乎在對我自己說,原來我心裡有這樣的感受啊!這幫助我重新整理了我對上帝的認識。
但是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卻逐漸走偏,把上帝對我的接納,最終理解成了我很好。我把眼光從上帝轉向了我自己,忘記自己是祂從灰塵裡抬舉的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的窮乏人(詩篇113章7節)。我變得“隨心所欲”,我想的是:我只要活出我自己的個性就好,我只要隨著自己的心情就好,只要我開心快樂就好。所以當我和人打交道的時候,我時常是按照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人,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對待人;當她們做得不合我意的時候,我首先反應的是因為他們是沒有禮貌的人;當她們對我有要求的時候,我也會覺得是她們在找我的麻煩。
我感到筋疲力盡,我覺得我自己的裡面在搖搖晃晃,被很多的聲音困擾,被很多的事情影響,一點都沒有平安。我心裡有一個感覺:感覺自己就是主說的那種人,根基沒有建立在磐石上,而是建立在了沙子上(路加福音6章49節)。於是我開始來到上帝的面前,向祂禱告說:主啊,我不是被禰接納了嘛,怎麼變成了現在這樣呢,究竟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事情怎麼就走到今天這一步了呢?當我讀聖經約翰福音十三章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內容的時候,上帝借著這段聖經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心,提醒我的所作所為:
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嗎?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得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這讓我看到主耶穌所作的是接納門徒,服事門徒,主耶穌為門徒作榜樣,是希望他們能夠彼此服事,是能夠服事其他的人,跟隨主的人照著祂所做的去做,才是合祂心意的人。當上帝幫助我看懂這段經文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的錯誤。
原來我只是接納了主對我的服事,並沒有把主對我的服事作在其他人的身上,我沒有學習主耶穌的樣式,像祂一樣愛人,我還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對待人。
我感謝主,幫助我看到我自己的問題,理解祂向我顯明的心意,讓我可以被潔淨,脫離卑賤的事。(提摩太后書2章21節),重新賜我平安。按照祂的教導去理解祂的話語,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給我指明祂要我走的路,就是學習祂的所作的,成為一個真正在跟隨祂的人。
或許當下次再和朋友見面的時候,如果朋友又問起關於信仰對我的意義,信主的感受,我可能會這樣回答:信主讓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從來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對待他人,而是從對方的角度為對方的好處去理解,明白Ta。而我向主認罪悔改,被主耶穌接納這很重要,但是這僅僅才是第一步。因為基督信仰不是只停留在被主耶穌接納這一階段,而是將主耶穌賜給自己的接納行出來,傳遞給其他人,實踐主耶穌給我們的愛。在這個過程中,你漸漸發現自己裡面原來根本沒有愛,甚至自己根本不具備愛人的能力。但是你知道“彼此相愛,愛人如己”是主耶穌的命令,然而當你願意這樣去遵行主的命令的時候,祂就會賜給你愛人的能力,與你同在,使你的人生因為有主而變得不一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