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逐漸走出抑鬱的

 

作者:CT Cue

翻譯:秋雨

有聲播讀:Joya

 

 

記不清究竟從何時開始,但我從小就本能地掩飾自己的情緒。即使我情緒很糟,也會跟別人說我很好。我害怕別人瞭解我,害怕讓別人失望,直到後來我變得非常孤獨。

新冠大流行期間,多年累積的情緒波動使得我的身體開始出現症狀 。我總是無原由地想哭,感覺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心跳總是過快,腦袋嗡嗡作響,眼睛不停地抽搐。各種黑暗的想法在腦中不停閃現,恐懼讓我不知所措。

於是,我寫信給學校的輔導中心,要求進行一次心理輔導。我在 Zoom 上見了輔導員,我們一起做呼吸練習,接著我便嚎啕大哭,感覺非常釋放。像是遇見主的感覺。從那時起,我開始更誠心地禱告,告訴主我所有的心思意念,尤其是那些對其他人無法啟齒的想法。

藉著禱告,主教導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相信祂會提供一切所需。我開始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外加運動。為使自己不陷入負面糾結,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學習上帝的話語,收聽信仰相關的播客,同時也開始培養新的愛好。

進入大學後,情況有所好轉。我有了更好的生活習慣,恐慌症發作的次數也在減少,因為還未被正式診斷為抑鬱症,所以我想我的身心折磨最終會不藥而愈。

但到了二年級,我開始感到處於崩耗狀態。 我總覺得和同學相比,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我加倍努力來彌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變得越來越健忘,注意力也越來越不集中;在課堂裡,腦子一片空白。以前那些能給我帶來快樂的事情,例如閱讀、寫作、玩遊戲我也做不好了,這讓我感到非常抓狂。

恐慌症再次發作。每次失眠時,我就拼命滑手機,瀏覽垃圾網頁來分散注意力。我以前慣用的戒咖啡、早睡、努力運動、避免過度思考等對策不再奏效。我不停地禱告,但一切都於事無補。

當我感到失去了生活的動力時,終於想到了尋求專業幫助。但昂貴的醫療費用及一些患者對相關治療的詬病讓我猶豫不決 。

同時,我內心深處認為醫療介入就意味著承認自己出了問題。覺得如果真的確診為抑鬱症,就會永遠無法正常生活了。

這一切讓我踟躕不前,直到意識到自己無法再這樣下去了。

我詢問父母我是否應該去看醫生,但被母親斷然拒絕,這使我非常難過。我想過自己付錢找心理醫生,也徵詢過其他人的意見。

但最終,我覺得上帝還是希望我等待父母的許可,因為我覺得自己去做這件事的想法不太合適。於是,我向上帝禱告軟化他們的心,開他們的眼,讓他們看到我所經歷的折磨。

見證上帝的作為

一天我幾乎崩潰,極其渴望有個人能陪在身邊。心裡一直猶豫要不要向父母傾訴這些情況,但在掙扎的過程中,覺得上帝希望我給他們機會,向他們敞開心扉,讓祂做工。於是我照著做了。

那以後,父母終於同意我去尋求專業幫助。第一次看心理醫生,我就被診斷為抑鬱症。

我本以為瞭解自己的病情就足以自救。但診斷結果並沒有減輕我的痛苦,也沒有讓我如釋重負。

就像保羅求上帝拔掉他肉體上的刺(哥林多後書 12章7-8節)一般,我也懇求主挪去我的痛苦。但正像祂對保羅所說的,祂對我也如此說: 我的能力在你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 12章9節)。

上帝並沒有立即解決我的問題,而是開了我的眼,讓我看到祂是如何在我生命中做工的。

祂派一些朋友來到我身邊,她們或多或少理解我所經歷的痛苦;一位姊妹有著和我相同的經歷;另一位姊妹在我需要的時候總是鼓勵我,讓我看到希望;她們傾聽我的苦惱,卻沒有試圖給我解決方案,她們帶領我回到主的身邊,提醒我繼續降服於祂。

確診後過了一段時間,我才敢於承認自己需要藥物治療,於是找醫生開了處方。開始服藥後,我感到它並不是我所期待的那種所謂的“救命稻草”。最初幾周,我感到非常虛弱,除了睡覺就是睡覺。我的體溫比平常高,也變得易怒。

即便如此,藥物還是讓我安靜下來,給了我喘息的空間。因為放鬆,我的睡眠有所改善。我不必再用音樂來壓制腦中的雜音。

終於,我又能集中精力,饒有興趣地上課了。治療有助於減緩頭腦中的思緒,讓我能夠將謊言與真理區分開來。

謊言說我需要自給自足,依靠自己,上帝告訴我要信靠祂——放下自己能解決這一切的想法,依靠祂,依靠父母和朋友。

藥物逐漸改善了我的病情,但我相信這也是上帝在做工,是祂治癒過程的一部分。

上帝如何繼續引領我

當我瞭解信靠上帝的計劃是為了我的益處和祂的榮耀後(羅馬書 8章28節),長期壓在我身上那種要證明自己,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負擔蕩然無存。看不到未來時,上帝放置在我心中的渴望促使我漸漸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確診為抑鬱症之前,我一直在準備擔任一個學生組織的主席。由於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項工作,我決定報名參加大學為殘疾學生提供的支持項目——組織會將學生的情況(如健康狀況)通知相關教授,這樣教授就會更加理解他們,在必要時延長作業的截止日期。

起初我很擔心他們不會再讓我參與這個組織中的工作,但教授和學校輔導員消除了我的擔心,並且為我安排了人員幫助我 。這一切大大激勵了我,我為主的信實由衷地感恩。

儘管我的身體狀況還未恢復到最佳狀態,但上帝還是給了我這個成長的機會,讓我擔任學生領袖。每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祂都會派人來向我提出問題,讓我能幫助他們,由此提醒我參與這個組織的初衷——幫助他人, 創造安全空間,讓有需要的人聚集在一起,分享經歷,互相傾聽。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目前我所做的,如舉辦活動或公開我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我以前從未曾想過的事情 。

當我逐漸學會關愛自己,平衡學習、課外工作、個人生活和屬靈生活之間的關係後,我開始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 。我與父母的關係改善了,也能經常與朋友聚會,每當與他們在一起時,我都能展現真實的自己。

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說我最終戰勝了抑鬱。有的時候我還是會情緒低落、悲傷、易怒,甚至說話刻薄。我也仍在服藥。

為了不讓自己思緒混亂,我會做一些鎮靜的動作(比如輕輕拍打鼻子或揉搓手臂),並不斷重複“上帝會保護我,上帝不會拋棄我,上帝會一直在我身邊”等話語來平復我的思緒。

這是一場持續的征戰,但我並不孤獨。

上帝總有辦法帶給我喜樂,提醒我還有許多良善的人,祂將豐盛的愛放在我的裡面,等著我去澆灌其他人。

“我必不死,仍要存活,並要傳揚耶和華的作為”(詩篇 118篇17節),這節經文給了我安慰和力量 。我不想只是為了活著而活;我想真正得著上帝賜給我的生命(約翰福音 10章10節),與祂同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