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換另一種人生時,其實“不換”才是一種勇敢

 

 

作者:懷子蕙

 

 

思考一個詞,叫做“勇敢”。何為勇敢呢,是對困難的迎頭而上,還是看恐怖片時氣定神閑,還是在槍林彈雨中發起無畏的衝鋒?我想這些都是勇敢的,甚至一些還稱得上英勇。但是似乎這些情景下的主角們,都是因著某些方面能力的不足,才不得已選擇勇敢,好激勵自己向前。

在生活中我們就常常不得不選擇這樣的勇敢。我們在學校時面對繁重的課業壓力和老師的催逼,只能勇敢起來去埋頭苦讀。我們當中可能有人遭受了不幸的家庭情況帶來的憂傷的童年,一定也是一顆勇敢面對未來的心在支撐著走下去。工作的肢體們面對這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的境遇,也勇敢地撐起了自己的家。我們所委身的教會,所處的城市可能正面臨嚴峻的逼迫,每一次我們離開家門,離開工作崗位來教會聚會,也是一種勇敢。唉,不得不感歎大家都是勇敢的人呀。但這樣的勇敢常常使我們感到無可奈何,如果可以,誰又想承受這樣一份勇敢,或者說無奈呢?為什麼我不能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學霸,考試答案、實驗成果都可以信手拈來?為什麼我不能跟隔壁家的小孩換一換,人家的家庭就很美滿,每個月都能去遊樂園?我也多想像那群中彩票的傢伙一樣,享受著天降之財,再也不用兩點一線地工作了。為什麼我們要躲避逼迫者的眼目,就不能像別的國家的教會那樣公開大方地聚會嗎?

好想跟別人換一換啊。

似乎只要我們變得更有能力,境遇更好,我們就不必再承受這種無奈的勇敢了。如果我可以輕易撤去前進路上的困難;如果恐怖片裡的鬼怪傷害不了我分毫;如果槍林彈雨都打不穿我的皮膚,要是我能說有就有,命立就立,那我又何須勇敢地面對這些,何須面對我那慘淡無光的生活?像這樣的全能者,他還需要勇敢嗎?他會想和我們換一換,感受我們的生活嗎?當他跟我們一樣面對失望,挫折,甚至註定的結局時,他會用他的力量扭轉乾坤嗎?還是他會跟我們一樣,平靜地走屬￿自己的路呢?

讓我們來到兩千年前客西馬尼園的那個晚上,看主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

“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禱告。” 於是帶著彼得、雅各、約翰同去,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 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 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耶穌回來,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西門,你睡覺嗎?不能警醒片時嗎? 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耶穌又去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 又來見他們睡著了,因為他們的眼睛甚是困倦;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第三次來,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吧:或譯嗎?)!夠了,時候到了。看哪,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 起來!我們走吧。看哪,那賣我的人近了!”(馬可福音 14章32-34,36-42節)

面對著早已註定的結局,這一位曾經擺列群星,立定大地的根基,劃分諸水的邊界,興起諸國又打傷列王,使一切生命繁榮又枯萎的上帝,祂說了什麼?祂驚恐起來,極其難過,祂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警醒。”相比較之下,他的門徒們反而顯得有些無知無畏了,他們倒是能夠安然睡著。面對這一群門徒,內心憂傷甚至要死的主,還在教導他們,總要警醒禱告,祂知道也顧念他們固然願意的心靈,也勉勵他們軟弱的肉體。即使在這關頭,在心裡極度驚恐難過的時候,祂仍教導他的門徒,求父上帝將這杯撤去。

何等真實,百分之百的人性啊!我們看到過多少關於“犧牲”的故事,裡面的主人公一個個都目光如炬、無比堅定、大無畏地走向犧牲的結局。可是總讓我感覺他們活在宣傳海報上,但是這一位這樣禱告的主,祂就仿佛在我的身邊禱告。在苦難臨到之前,懇求這苦難能否被更換。他痛苦、他掙扎、他害怕。全能者也會這樣嗎?全能者竟然也會痛苦憂傷,幾乎要死嗎?他難道不早就知道他三日後就會復活嗎?他難道不能大手一揮把接下來來拿他的兵丁擊殺嗎?他為什麼在這裡俯伏在地,懇求他的上帝挪去他的杯呢?沒有一位犧牲者像他,在經歷了這樣的死蔭幽谷之後,憑著信心勇敢地禱告說“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我們想和別人的人生換一換,無非是想換得我們不曾擁有的,別人看似享受到的好處。因著人性的敗壞,殘破的我們即使換一個人生,也只會在別處增加新的破口。這一位上帝卻主動把我們的人性換到了自己的身上,他經歷了我們人的軟弱,我們人的有限,他明明是君王,卻跟乞丐做了交換;他明明在榮耀之處受生,卻把肉身誕生的地方換成了馬槽;他的冠冕和寶座明明是榮耀和至高,卻換成了荊棘和木頭。弟兄姊妹們啊,我們不是常常被教導說,上帝為我們安排的都是最好的嗎?祂的帶領一定是最適合我們,最能使我們成長和飽足的嗎?我們卻常常軟弱倒退,把勇氣稱為無奈,把應許看做虛妄,把信心當成小信。然而這位上帝給自己預備的是怎樣的結局呢?是那受咒詛的、被棄絕的,承受天父怒火的結局。他在極端的驚恐和要死的憂傷中,走向了那裡。他臨終的目光中,客西馬尼園裡的勇敢化為了祝福,透過這份目光,好讓你我的故事成為了可能,多麼完美的謝幕!

勇敢,亦是來自於上帝的屬性!

這份勇敢,不是憑血氣的勇敢,不是一腔熱血驅使下的闖勁,是在真正的信心中,靠著上帝的話,透過生活和生命的重重迷霧,看到最後屬天榮美的勇敢。弟兄姊妹們,何苦與他人交換人生呢?何苦想要人生重新開局呢?主都不曾想要更換他的軛,我們這承擔得更輕省的又有什麼可要更換的呢?

我最近也在經歷上帝對我的破碎和重建的過程。在許多方面,四月也是我思考最為繁重的一個月。我故鄉的老房子,從四歲開始居住到現在的房子重新開始裝修了。看著父母拍給我的照片,裡面曾經的一切:牆壁、櫥窗、吊燈,兒時的記憶,統統被砸爛拆毀,為著要重建。我的心也在四月經歷了破碎和改變的過程。上帝在明處暗處都安排得如此巧合,提醒我重建的過程已經開始了。我在經歷破碎的時候也不止一次地想要脫離目前的處境,我想跟進入戀愛關係的肢體換一換,好讓我體會這種甜蜜的關係、位格的交流到底是怎樣的;我想跟學業有成的肢體們換一換,因為我對自己現在學校的學習環境和教學質量感到失望;我想與能忙碌工作的肢體換一換,因為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在虛度光陰,虧缺了上帝給我的年輕的身體和旺盛精力;我想跟事業有成,家庭穩定的肢體換一換,因為我害怕將來畢業要面臨的各種壓力;我甚至想跟未來的自己換一換,因為我把上帝的應許當成一場終要實現的美夢,既然上帝美好的應許終會來臨,那不如讓我跳過這段等待和尋求的時間吧,讓我直接到那所有美好都成就的日子。

然而,當我從美夢中驚醒,我還是在過著自己的生活,我沒有得到我憧憬的姊妹的芳心,導師的任務也沒有完成,今天也是虛度的一天,也不知道自己畢業之後要從事怎樣的工作,更不知道上帝最後會帶領我走向何方。上帝沒有讓我變成另一個人,沒有立馬讓我跳過這段時光進入應許成就的那個瞬間。我努力回想上帝對我的破碎和帶領。我從不信主的家庭中誕生,在小學同學的一句話下被主感動,中學六年沒接觸過教會卻在一進入大學就被上帝領到了他的百姓中間。祂一再地向我顯明祂自己,向我展示祂的同在和大能。祂讓我在經歷情感的漩渦後重新思考自己對愛的理解,祂也並沒有消滅我心中尚存的憧憬和感動,而是讓我重新看到尋求愛的源頭在何方,讓我知道所有的尋求最後都要回到祂本身。祂讓我體會學習的重壓,體會沒有知識,沒有智慧帶來的苦果,告誡我不能期待不勞而獲,成果從天而降。祂讓我知道人生道路的選擇不在於地上的形勢,也不在於人的能力,只要信靠祂與祂同行,就能充滿平安和喜樂。祂讓我不要急著遇見未來的自己,這一路上的尋求,一路上的跌倒和被攙扶,一路上與主耶穌基督共負一軛,同走天路的過程,才是將來更加美好的見證。我的今天也沒有虛度,靈修和禱告、和弟兄的美好的交流、參加教會的服侍……這些都是祂恩典的明證,祂也都會紀念。

是的,弟兄姊妹們,在寫下這些文字之前,我一直在擔心會寫成一篇充滿屬靈高調的雞湯文。但是寫到這裡我的眼眶真的濕潤了。回看自己的生活,回看聖經的話語,我們怎能喪失生活的勇氣?上帝是無與倫比的編劇,我們的舞臺又是何等地榮美,我們應當是充滿信心的屬靈話劇的演員,勇敢地迎接屬￿我們的完美謝幕。

*編者注:此文章並非對「馬可福音 14章32-34,36-42節」的解釋,而是作者對於經文的延伸思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