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AKA和JANIELLE的愛情故事——上帝如何把相距1萬多公里的兩人呼召進同一個使命
作者: Ng Jing Yng
翻譯:RuiQi
在Janielle 15 歲時,她們全家從馬來西亞搬到了澳大利亞。 有一天,她在當地圖書館偶然看到一本盧旺達作家寫的書,並被盧旺達人民在 1994 年所遭遇的針對圖西族種族滅絕的悲慘經歷所震驚。
她合上書,低聲向上帝祈禱:“主啊,求你帶領我以後去盧旺達,用音樂來接觸那裡的年輕人。”
上帝用了不止一種方式回應了她的禱告。
如今,她嫁給了一位盧旺達人,夫妻倆一起宣教,為盧旺達及其他地區的人帶去福音。
29 歲的Janielle 和 她31 歲的丈夫Baraka 在講述他們的愛情故事時,分享了上帝如何安排他們在錯綜複雜地生活線中遇見彼此——儘管他們來自世界的兩端,在截然不同的文化中長大。
音樂和敬拜是共同點
懷揣著對盧旺達的負擔,Janielle繼續在澳大利亞攻讀音樂專業。她開始用零用錢資助盧旺達的一個年輕女孩,把這當作她為盧旺達人民做點兒什麼的起點。
2015年,她完成學業後,有一個機會前往盧旺達探望她資助的孩子。 Janielle求上帝為她開道路,讓她在旅程中能與其他當地也熱衷於盧旺達音樂、青年和門徒訓練事工的基督徒們有所鏈接。
上帝將Janielle與參與基督校園傳道會和高中事工的年輕盧旺達基督徒們聯繫起來。 正如祂所預備的那樣,這些青年服侍者中的一些人正是她未來的丈夫Baraka兒時的朋友。
然而,在前往盧旺達的宣教之旅中,她從未有機會見到Baraka本人,因為他當時正在肯尼亞攻讀心理學。 他們第一次聯繫是在網上,當時他倆在盧旺達的一位共同朋友分享了Baraka與一群年輕人一起唱歌敬拜的視頻片段。 Janielle給他們充滿活力的歌聲點贊,並詢問他們是否是一個青年音樂團。 令她驚訝的是,Baraka回答說視頻裡的人都是他的兄弟姐妹!
“我記得他是長子,帶領他的六個兄弟姐妹一起敬拜上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Janielle說。
但她並沒有考慮跟他們有過多互動。 由於對音樂教學的熱愛,她前往阿富汗工作了三年,在阿富汗國家音樂學院教兒童和青少年。
他們下一次交談是五年後的 2020 年,當時 Janielle 已經回到澳大利亞,她在阿富汗的教學工作因新冠疫情爆發和旅行封鎖而中斷。 在在線工作的那幾個月裡,當她開始進行一個有關盧旺達音樂的研究項目時,她對盧旺達的熱情被重新點燃。 她想採訪一些參與音樂和崇拜事工的盧旺達朋友。
Baraka就是她的採訪對象之一。
“這是我們通過 Zoom 第一次真正見面,我最初的採訪問題變成了長達兩個小時的對話,我們發現自己逐漸瞭解了彼此的人生使命,”Janielle 說。
“聽完他的故事後,我覺得他就像是與我的拼圖相連的那一塊,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使命,即用音樂和福音來進行治療事工。 對他來說,心理諮詢是他事工的途徑,而教學是我的途徑。 我們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
等候主的時間
對於Baraka,在 Zoom 通話後,他已經知道Janielle就是他未來的妻子。
在Baraka青少年和青年時期,他積極參與崇拜和音樂事工。 他穿越盧旺達、烏幹達和肯尼亞進行學習、工作和事工。 因此,他也有機會結識很多人,也有遇到過他喜歡的女生。
但有件事促使他在約會之前等候上帝的答案。 他非常確定自己想要一個對宣教和傳福音與他有著同樣熱情的妻子,並堅定地決定在遇到他知道會與之結婚的人之前不與任何人約會。
“我相信我婚姻的開始不應該是我宣教生涯的結束。 相反,我的宣教生涯將因為我的婚姻而提升到一個新層次,” Baraka補充道。
當他與Janielle交談時,他立刻知道她不會讓他對上帝的熱情冷卻。
“當Janielle談到在阿富汗工作和服侍時,我就已經知道了,”他說。 “幾乎沒有人會離開澳大利亞去阿富汗服侍。”
經過多年懇切的祈禱,Baraka堅信他等待伴侶的歲月現在終於已經結束了。
看著Janielle,他說:“我曾祈求上帝為我預備一個熱愛我的國家、文化、理解我的伴侶,這樣我們的婚姻就會少一些麻煩。”
“有時我認為她甚至比我更瞭解和熱愛我的國家!” Baraka補充道。
抑制對錯過對方的恐懼
另一方面,儘管在 Zoom 交談後感到被Baraka吸引,Janielle還是決定採取謹慎的步驟。 她也一直在祈禱和為婚姻等待,有時甚至想知道上帝的旨意是不是讓她守獨身。 對她來說,在阿富汗的孤獨歲月教會她要相信上帝會讓她遇到對的人。
Janielle分享說,過去,有時她很想對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的潛在追求者說“願意”。
“但禱告教會我放棄對婚姻和單身的恐懼,”她補充道。
Janielle向父母求助,這是她傾訴對Baraka感情的第一站。 她知道父母會不斷地為她禱告,也相信他們會指出任何存在的“危險信號”,就像對以前她的追求者那樣。
Janielle的父母第一次見到Baraka時,他們就“超自然地毫無障礙地在一起交流”了,Janielle說。 然後她確信 了Baraka確實是上帝為她安排的另一半。
儘管如此,由於新冠疫情爆發限制了海外旅行,他們想要面對面見面仍然存在障礙。 他們承認,自己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彼此的等待中度過了一段痛苦的時光。
他們一起禱告求上帝,為他們創造一個機會。
最終, 2021 年 1 月,在阿富汗復工的幾個月後,Janielle得以前往肯尼亞,在那裡她第一次見到了Baraka本人。
“我們立刻就感受到了(我們關係的)確認,” Janielle說。 在阿富汗完成剩餘四個星期的教學合同後,她就搬到了盧旺達,他們倆於 2021 年 6 月訂婚。
將他們的宣教使命提升到新的高度
這對夫婦在去年六月剛剛慶祝了結婚一周年紀念日,他們前往亞洲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宣教大會,並去了Janielle的出生國馬來西亞。 這也是Baraka第一次與從澳大利亞飛來的Janielle的父母以及她的大家庭見面。
Janielle坦言,過去的一年並非沒有挑戰,因為她不僅要適應婚姻生活,還要適應在新大陸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文化差異。
例如,盧旺達人更隨性,不太喜歡遵循嚴格的日程安排。 他們也有很強的社區文化——所以這對夫婦不得不習慣自己的日程被打亂,因為人們會不請自來或在短時間內發出邀請。
Janielle還指出,種族滅絕給盧旺達人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作為一個性格活潑的人,她發現自己很難與盧旺達人嚴肅而內斂的性格產生共鳴,並需要根據場合調整自己的情緒。
即使對於Baraka來說,盧旺達濃厚的社區文化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對他和他們的婚姻產生了影響。 作為夫妻,他們發現家人和朋友會對他們的生活選擇提出疑問或擔憂。 例如,當他們相信上帝正在引導他們進入新的方向而選擇辭去工作時。
通過這些挑戰,這對夫婦學會了在對方情緒脆弱時一起禱告以互相支持,最終尋求並順服上帝,並在他們的婚姻旅程中越來越多地看到祝福降臨在他們身上。
對於Janielle來說也是如此,她講述了一次當她感到沮喪時,Baraka拿出他的吉他來敬拜。 很快她就感到黑暗被驅散,並想起夫妻互相服侍以及讓自己被對方服侍的重要性。
當他們一起禱告時,也看到了上帝如何幫助他們——從在他們找工作的時期為他們提供自由職業的音樂教學和心理諮詢的機會,到為他們打開訪問上帝放在他們心上的國家如新加坡和菲律賓的大門 。
在未來的日子裡,這對夫婦計劃在非洲各地舉辦醫治與和解的培靈會。 Janielle很高興看到上帝運用他們在音樂、諮詢和教育方面的熱情,為那些因多年的種族和社會衝突而在社交、精神和情感上受到傷害的社區帶來以基督為中心的醫治。
他們還希望上帝為他們打開大門,將他們的醫治與和解事工帶到亞洲和中東,以及非洲的其他地區,如蘇丹、利比裡亞和北非。
但在此之前,這對夫婦計劃搬到澳大利亞住一陣子,休息一段時間並與Janielle的家人相處,並開始為自己的家庭做計劃。
在總結多年來等待合適伴侶的經歷時,Janielle說:“我不斷提醒自己,上帝認識每個人。 祂會根據祂呼召我去做的工作,為我安排合適的丈夫。”
事實上,上帝確實為Baraka和Janielle這樣做了。而且祂將繼續為那些選擇信靠祂的人做同樣的事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