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一把米
讀經: 印度東北部的米佐拉姆邦正慢慢擺脫貧困的狀態。儘管當地居民收入微薄,但自從福音傳入這個地區,當地相信耶穌的人就奉行「一把米」的傳統做法,每天預備飯食的人都會留下一把生米給教會。按照世界的標準來說,米佐拉姆邦的教會算是貧窮的,然而,他們卻捐贈數百萬美元給宣教事工,並差派宣教士去世界各地。如今在他們的家鄉,有許多人相信了耶穌。 在哥林多後書第8章,保羅提到有一個教會也面臨類似的挑戰。馬其頓地區的信徒雖然窮困,但卻依然慷慨樂捐(1-2節)。因他們把捐獻視為一項殊榮,他們甚至超過自己能力地捐助(3節),與保羅同工。他們瞭解自己只是上帝所賜資源的管家,捐獻財物是表明他們信靠這位供應一切需要的上帝。 保羅以馬其頓信徒為例,鼓勵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也應如此付出:「既然你們在信心、口才、知識、萬分的熱忱,以及我們對你們的愛心上,都勝人一等,那麼,當在這慈善的事上也要勝人一等。」(7節,和合本修訂版) 就像馬其頓教會以及米佐拉姆邦的信徒一樣,我們也能反映出天父的慷慨,大方地與人分享我們所擁有的資源。 — 陸明德 天父,我要為米佐拉姆邦教會禱告和感恩,哥林多後書8章1-7節
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哥林多後書8章2節你在何處曾見證過捨己的付出?
你要如何慷慨給予,回應上帝賜於你的厚恩?
求祢讓我能像他們一樣,為福音事工慷慨奉獻。全年讀經:耶利米書51-52章;希伯來書9章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