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上帝離我很遙遠,是我的問題嗎?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翻譯:奇奇

語音播讀:小七

 

有一次,我的朋友在跟我通話結束前問了我們之前的慣例問題:“你有什麽私密的代禱事項嗎?” 她要問的是我心底深處的禱告事項,不是我會隨便發在 Instagram 上的那個。

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也許這已經說明了問題。

那是我與上帝相處的時間變得很短的時期之一:無論是我因為春假而睡得更晚了一些,還是因為總有一個孩子在奇怪的時間醒來,或者是我有太多的瑣事,或者只是因為我自己不知道該對上帝說什麽,並且我也感覺不到上帝給我的明確帶領。

這也讓我想起了另一位朋友的感嘆:“你知道嗎?我一直都在好好讀經禱告,但很多時候我卻感覺與上帝並不親近。” 我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如何讀聖經和禱告,以及他們如何努力以討上帝喜悅的方式生活。 但他們所追求的與上帝的親密感似乎還是很遙遠。

我絕對相信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來更親近上帝。 但我也很了解感覺上帝如此沈默且離我很遠的感受。

何時需要停下來安息

借用作家露絲·海利·巴頓(Ruth Haley Barton)的比喻,我與上帝的關系常常可以比作一罐河水。 它需要靜置一段時間使沈積物沈澱,好使水變清澈。

但由於我們已經習慣了持續不斷的做事,所以水很難有沈澱的可能。 更不用說如果有些事情還沒發生,我們會感到有需要去做“更多”促使它發生。

我想到這一點在我親密關系中的體現:例如,我可以做所有“賢妻”該做的事情,以一切正確的方式服侍我的配偶,每次約會之夜都不缺席,清楚知道我老公喜歡喝怎樣的咖啡和他的鞋碼 。

但我知道我的丈夫卻常常希望我停止這些“賢妻”的忙碌,好使我能和他在一起,讓他可以愛我,就像我床上那條完美的象牙色毯子,在寒冷、痛苦的夜晚包裹著我一樣 。

在我以上帝的名義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中,我發現祂要求我更多地停下來並記住他稱我為祂所愛的。 在《主是我的勇氣》一書中,作者 K.J. 拉姆齊寫道:

上帝提醒大衛他來自哪裏,他是誰,以及他屬於誰。“我從牧場中提拔你,從放羊中選你為我民以色列的君王。無論你到哪裏,我都與你同在,我也在你面前剪除你的一切仇敵。”

上帝通過拿單提醒大衛,這個故事的中心是上帝所做的事。

對於像我這樣喜歡靠成就和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基督徒來說,這其中有一個令我耳目一新的概念。雖然我相信上帝認為我尋求祂的努力是好的,但最終,祂是陶匠、是造物主、是我生命氣息的來源:“因為你們立誌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立比書 2章12-13節)。

祂所做的才是一切的中心。雖然我努力全心尋求祂,但我必須認識到,祂才是那位發起我裏面尋找和被救贖力量的那位(耶利米書 29章13節,路加福音 15節)。啟發保羅寫下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這段經文的那一位上帝,也寫下了我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 30章15節)。

無論你在哪,上帝都與你同在

作者愛麗絲·弗萊林在《一起尋求上帝》一書中寫道:

“(在屬靈方面)我們所要問的問題不是‘我的生命應該怎樣?’而是‘我的生命中正在發生一些什麽?’我們就在當下尋找上帝,因為我們在自己生命中所面對的境況就是我們找到上帝的地方。”

所以我在網上搜索可能有助於給我屬靈指引的問題——更多地了解我生命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並看到上帝的手在其中的工作。 我自己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希望能幫助你加深與上帝的關系:

當你情緒低落、感到脆弱時,要留意那些你會特別容易相信的關於現實和你自己的謊言:

  1. 這周有什麽事情讓你一直無法忘卻?
  2. 你腦子裏有什麽難以擺脫的謊言? 謊言是如何到你頭腦裏的,它偷走或破壞了你的什麽?
  3. 列出三個你有時希望自己是但你卻不是的形容詞。
  4. 用五個詞描述上帝的創造中你的特質。

深入探究你遠離上帝的原因:

  1. 你最想要或最希望但尚未實現的事情是什麽?
  2. 在你一生中,什麽時候你感覺最接近上帝?那些時候有什麽固定模式嗎?
  3. 如果你現在能聽到一件你一直想從上帝那裏聽到的事情,會是什麽?
  4. 上帝最近在你身上所做的事是什麽?

 

 

 

 

 

 

例如,當我告訴上帝我無法從頭腦中擺脫的想法時,我會感到好奇。 祂是如何在我那些情感上無法抹去的思想中動工的? 就像耶穌如何“住在我們裏面”(約翰福音 1章14節)一樣,上帝希望祂如何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與我同在?

祂想如何與我互動,讓我離祂更近,塑造我並與我建立聯系?

或者就拿我希望上帝對我說的話來說吧。 這讓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哪些渴望?在詩篇中,大衛將他的渴望和情感帶入聖所,帶入他的禱告中。像大衛一樣,我能否向上帝祈求我渴望經歷祂的方式,或者允許上帝塑造我的某些不夠屬靈的渴望呢?

有時候,當我不知道該說什麽時就保持沈默吧,我與上帝的關系和其他關系並無二致——就像和好朋友坐下來喝杯咖啡一樣。這不需要劇本也不需要完成特定的目標。更不需要問:“這次一起喝咖啡的目的是什麽?”

目的就是你的出現。你和朋友享受彼此的陪伴,即使你們不說話。帶上真實的你自己,享受和朋友的約會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