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承認自己裡面的害怕之後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Joya

 

當我的內心掙扎了一個月之後,我終於承認了自己內心的掙扎。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會讓人感到彆扭,或者覺得有些奇怪。但如果你知道對我而言,正視、承認自己內心的掙扎有多麼不容易,也許你就能理解我在說什麼。因為我通常對自己內心的負面感受,包括掙扎,都是選擇以逃避的方式來處理。所以在過去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一直在分析我現在情緒為什麼會比較低落,我內心的掙扎到底是什麼。當我察覺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某個行為不滿意,那麼我就會試著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盡量讓自己覺得滿意,藉此想要消除內心的掙扎。這樣看起來,好像我也沒有在逃避,甚至還採取了一些行動來面對掙扎。但其實,面對的第一步應該是承認——承認自己內心有掙扎,而不是先去想辦法解決它。

然而,「承認」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困難得多。彼得三次不認主,是因為他不想承認自己與主有關係。也許,「承認」的背後藏著一個隱形的定義,就是「我是個怎樣的人」。我不願意承認,是因為我在意——我在意自己是不是一個不尊重人、沒有禮貌的人。是的,我這段時間的掙扎就是來自牧者的提醒:我某些行為可能會讓人覺得被冒犯、不被尊重。但我否認——我否認自己是個冒犯人、不尊重人的人,並且我還認為,只要我改掉那些行為,就可以為自己正名。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不斷地向上帝禱告,求祂幫助我改變那些行為,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一些舉止讓人誤會我是個不尊重人、沒禮貌的人。有一天,我如往常一樣禱告,突然腦海中浮現一個微小、甚至帶點懷疑的聲音對我說:「難道我真的是一個不尊重人、沒有禮貌的人嗎?」這次,我沒有像之前那樣立刻否認,而是試著放下對自己的定義,開始接納這個聲音。在聖靈的帶領下,我看見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掙扎。當我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內心的掙扎時,我的心得到了奇妙的輕省,因為我知道上帝會介入,也會幫助我。在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那句話的真實:「當人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是上帝作工的開始。」上帝也藉著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某些行為背後的動機。

上帝幫助我,讓我發現,我一些行為背後的動機,其實是想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一個有能力、還不錯的人。祂也透過我的牧者,藉由她在生活中對我的觀察,提醒我:我在與人說話時,話語中常帶有負面、打擊性的字眼;有時也會打斷別人說話,把話語權轉到自己手中。這些行為,其實都是我想證明自己比對方更強,想要勝過對方的表現。或許我不是不尊重人,也不是沒禮貌,只是我這些行為的背後,是害怕被人看不起,所以選擇以壓制對方來證明自己。

我感謝上帝讓我看見我內心的害怕,也幫助我承認自己的害怕。其實,「害怕」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因為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害怕,我們才知道要依靠上帝。知道自己的軟弱、明白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才能幫助我們向主禱告交託,尋求祂的幫助。在這段經歷中,我也感謝上帝溫柔的提醒。在我感到無助的時候,祂輕聲呼喚我,沒有絲毫的責備與嫌棄,只有愛。我再次意識到:上帝看重的不是一個完美無瑕的人來跟隨祂,而是一個願意悔改、順服祂的子民。這正是每一位基督徒一生都需要操練的功課。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