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同輩壓力
作者:奇奇,中國
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這個詞你可能並不熟知,但它跟你的親密程度卻異常驚人。它的定義是同輩人相互比較中產生的心理壓力。
那麼造成同輩壓力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看了一些網路上的資料加上自己的分析之後,我個人認為第一點就是攀比心態。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比身邊的人好一些,害怕看到自己不如別人,接納不了一個不優秀的自己。同時又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第二個原因是我們想要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我們希望得到這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害怕被孤立。因此我們一旦遇到障礙,不能夠跟他人在一個梯隊里,就會有壓力。
作為一個成長在中國的80后,同輩壓力是伴着我長大的。小的時候,大人們都在比這誰家的孩子更聰慧;上學了,自然是要比較誰的成績更好;高考,更是決定了一個人命運的時刻。考上了一個好大學絕對會感覺高人一等,而高考失利立刻就要低到塵埃里去;工作了之後,薪水高低,工作內容差別,在哪個城市等,都成了比較的砝碼;到了二十歲後半段,有沒有男女朋友,是否結婚,另一半的情況如何更是加大了各人身上的重擔。我身邊的朋友因為受到同輩壓力的影響而做出犧牲的有太多太多。好朋友A待在一線大城市做着一份壓力特別大自己又不喜歡的工作,原因是害怕自己不如別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安心,每年回家的時候在家人和朋友的眼光中得到安慰;發小C,看到她身邊很多朋友都結婚生子,非常害怕自己變成大齡剩女,於是四處去相親。許多朋友更是因為頂不住壓力而選擇草草的步入婚姻。
對於同輩壓力,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因為我從小是一個很要強的孩子,上學的時候成績也不錯。因此高考的失利給我造成了莫大的打擊。我開始閉口不提我的大學,甚至把它看成我人生的恥辱。我內心深處的價值感和優越感完全崩塌了。之後我開始試圖通過其他途徑找回我的競爭砝碼。我跑去大城市工作,跑到國外學習等。可是,似乎我走到哪裡,壓力也會跟到哪裡。我做的這些並沒有讓我感覺到自己很特別,也無法給我帶來價值感。我開始倍感迷茫。感謝主,在這個時候找到了我,用祂的愛釋放了我。我開始明白我的價值和我人生的真正意義。也開始明白,同輩壓力或許不可避免,但我們完全可以靠着主得勝。
那麼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怎麼去面對同輩壓力這個問題呢?
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在創世以前就已經接納了我們(以弗所書1章4節),祂以我們本來的樣子愛我們,並且看我們為至寶。所以我們得以在基督里有一個全新的,屬上帝的價值觀,明白我們的價值並不建立在這世俗的成就或他人的眼光中,而是在上帝那裡。當我們明白這個真理時,就不會再需要來自這個世界的認同,不再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討好誰,包括我們自己。
然而同輩壓力給我們的最大一個感受就是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孤獨。但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釘十字架死了,祂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羅馬書5章8節)而「 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翰一書4章18節)。因此我們可以靠上帝的愛剛強,靠祂得勝,勝過這懼怕。既然耶穌的寶血洗凈了我們的罪,使我們得到完全的自由,不再受捆綁,那麼這裡當然包括不受同輩壓力的束縛。最後,願我們能重新將目光對焦於上帝,單單為討祂喜悅而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