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我的一切

讀經: 馬太福音27章45-54節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章1節


英國聖詩之父以撒·華滋(Isaac Watts)年輕時,覺得教會聖詩的內容貧乏,於是他父親便鼓勵他創作更有內涵的詩歌,而華滋真的辦到了。他創作的聖詩《奇妙十架》,不但被譽為最偉大的英文聖詩,而且也被翻譯成許多語言。

在《奇妙十架》第三節中,華滋將我們帶入基督被釘十架的場景中:

試看祂頭,祂足,祂手,

慈愛憂傷和血並流,從前可曾愛憂交織?荊棘可曾化作冕旒?

華滋細膩地描述了史上最慘烈的受難時刻,讓我們也如當時圍繞十架的群眾一樣佇足凝視。上帝的兒子費力地喘著氣,刺穿祂身體的長釘將祂懸掛在十架上。經過數小時的煎熬,超自然的黑暗降臨。最後,宇宙的主宰心懷憐憫地交出了祂受苦的靈魂。大地震動,城內聖殿的幔子裂為兩半,墳墓也開了,許多早已死去的聖徒復活,行走於聖城之中(馬太福音27章51-53節)。將耶穌釘十架的百夫長看到這些事,也不禁慨嘆:「這真是上帝的兒子了!」(54節)

詩歌基金會曾如此評論華滋的這首詩歌:「十字架重整人們的價值觀,情願捨棄虛空榮華。」詩歌的結尾非常適切:「神聖大愛奇妙難測,願獻我命,我心,我身。」

— 葛庭墨

求主禁我別有所誇,只誇救主捨身十架,
基督為我獻身流血,我願捨盡虛空榮華。


主為我們犧牲一切,能將一切都獻給祂是我們的榮幸。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