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三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木木

第31日 閱讀經文:22章1-16节

 

【箴22:1】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
【箴22:2】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
【箴22:3】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箴22:4】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箴22:5】乖僻人的路上,有荊棘和網羅,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遠離。
【箴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22:7】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
【箴22:8】撒罪孽的,必收災禍,他逞怒的杖,也必廢掉。
【箴22:9】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
【箴22:10】趕出褻慢人,爭端就消除,紛爭和羞辱也必止息。
【箴22:11】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
【箴22:12】耶和華的眼目眷顧聰明人,卻傾敗奸詐人的言語。
【箴22:13】懶惰人說,外頭有獅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殺。
【箴22:14】淫婦的口為深坑,耶和華所憎惡的,必陷在其中。
【箴22:15】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
【箴22:16】欺壓貧窮為要利己的,並送禮與富戶的,都必缺乏。

約伯記告訴我們,當我們把某個生活公式生硬又死板地套用在生活中時,將會造成什麼後果。依據約伯朋友們的看法,約伯遭受苦難一定是因為他犯了罪。這樣的看法是基於約定俗成的因果原則:罪行總是導致懲戒,而義行則蒙受賜福保佑。

然而生命的運轉不見得會照著一成不變的公式而行。在詩篇73篇1-14節中,作者亞薩發現即使他儘力保持純潔的心,仍飽受苦難;但富有的人卻帶著他們的罪和傲慢在一旁逍遙快活。在約伯記中,上帝也斥責約伯的朋友曲解祂的心意(約伯記42章7節)。

同樣地,箴言並不是死板嚴苛的生活準則、律法,或像鐵鑄陶塑般的絕對應許;而是經由屬天的啟發、對生命的觀察而得到歸納的生活通則。

6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觀察,從小用適當的原則、訓誨和紀律來教養孩子,一般來說這孩子長大後也會行走在智慧的道路中。可見負責任的教養方式應該會培養出成熟負責任的下一代。然而這並非是一個不變的應許,只不過是透過一般的觀察來鼓勵為人父母擔負起養育之責。我們不該誤用這句經文而去論斷說孩子不成器就是父母未盡其責,或是孩子有成就完全就是父母教導有方。

在22章,也包括了其他有關生活的普遍觀察:

  • 帶著敬畏的心謙卑與上帝同行,一般來說就會帶來尊榮和財富(4節)。當然,這並不是說謙卑的人就一定會富有並且受人尊重。
  • 要保護我們的靈魂,就必須以智慧為道;遠離惡人不受其影響,因他們會帶我們走上充滿網羅和陷阱的道路(5節)。看起來,趨善避惡理應就可以讓我們遠離區惡,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生活不會面臨困境。
  • 你栽種什麼,就會收穫什麼(8節)。不過,我們不見得在今生就能見證這個真理的貫徹實現,然而在永恆中必得證明。詩篇73篇的作者亞薩,在一番的反思後,也領悟這個道理。他曾心生疑惑,為什麼惡人似乎都過得很好,然而他終究看透這些人的結局,上帝會「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中。」(詩篇73篇17-18節)
  • 慷慨解囊的人會為眾人帶來祝福(9節),施予者與接受者同樣蒙福。但是這個原則不可用來鼓勵貪婪、另有所圖謀的施捨。

15節是另一則有關教養孩子的箴言。經文的第一句話是診斷問題:孩童天生就是智識未開的,畢竟我們生下來就是罪人。第二句話則是對症下藥:積极參与管教,有心規範加上適度教導則可以去除愚頑雜症。可見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因為要孩子自我管理一般都是不見其效的。

一個基督徒母親被問及她平日都在做什麼,她回答:「我是一個建築師」,接著她又被問及:「那麼你打算打造什麼樣的房子?」她回答說:「我在打造兒女良好的品格基礎!」

 

靈程反思
1、22章提及心存謙卑、避開愚昧人,並且樂善好施的結果,你有這方面的個人經驗嗎?你又如何以今日的領悟和個人的經驗,來詮釋這些寶貴的教誨?

2、反思你個人在落實這些教誨時的動機(如樂善好施等)。請分享22章的內容如何激勵你去做這些事情?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