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煩惱:我只是我丈夫的附屬品嗎?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小七

 

 

我又開始感到浮躁和厭煩了。教會安排的一項活動,竟然把我給漏了;反而是另一項我不太想去的活動,沒有問過我就直接給我安排了,只因我的丈夫在其中服事。我內心感到厭煩,思緒亂竄亂跳:難道在大家眼裡我只是我丈夫的附屬嗎?難道沒有我丈夫,我也沒有價值了嗎?

帶著心裡的這些怨氣,我和關係很親近的姐妹和信任的教會長輩分享我的心情。他們都告訴我這是新婚後需要適應的身份轉變之一——我和我的丈夫在別人眼裡就如同一人。上過婚前輔導的我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過去的我似乎也沒有那麼強烈地感到這有多麼難以適應。但一直堅守內心“自由”和“獨立自我”的我,卻隱隱感覺到我裡面存在張力:一股力量要把我從我丈夫的身邊抽離,極力想要擺脫“附屬感”;另一股力量則把我往我丈夫的方向推,似乎要把我擠壓變形。

我向一位信任的長輩傾訴,告訴她我害怕“自己”就這樣消失了,大家以後只記住我是他的妻子,而不是我這個人。但我內心渴望讓人記住我自己,而不是某人的附屬。我的害怕暴露出更深層渴求,我很害怕我的價值感被磨滅,因此我總在討好別人,試圖讓人透過我的討好和行為記住我,肯定我的價值。因此一旦我感覺有人在忽略我、無視我,我就會難過和不滿,即使對方其實完全不是那個意思。

在和那位信任的長輩交流後,我看到了自己的問題,這讓我釋然了。同時這也給了我一些啟發和感悟。在逐漸適應妻子這個身份的過程中,這是難免會發生的情況。我們能做的是給這件事一個合乎聖經的回應,而不是一個出於自己血氣和私欲的反應。我發現以下幾點有助於我在這件事上釋然並且再次找回喜樂:

確立在基督裡的價值

當我和那位長輩說我害怕我就這樣“消失”,那位長輩告訴我:“消失也沒關係啊,上帝喜悅就行。”是啊,我是上帝的兒女,基督已經拯救了我,即使全世界都忘記我,即使我消失了,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在人群中閃耀,好讓人記住我,我能“名垂青史”,而是為了讓上帝得到榮耀,為了使上帝喜悅。我在基督裡的價值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我是用基督的寶血贖買的。這給了我極大的安慰!這個身份先于我作為妻子的身份,先於我所有的身份。我是個習慣把事情往最壞的方向想的人,而即使有一天我失去了我所有的身份(包括妻子的身份),我也仍然能確定永遠有在基督裡的價值。

與伴侶坦白和溝通

在和長輩溝通之前,我的丈夫就已經知道了我對上述兩件事的態度。因為我是在他面前直接表露被遺忘和被略過的不滿的。但是作為男人,他只知道我因為那兩件事不高興,他不知道我內心深處的渴求和問題。因此我也向他坦白,告訴他我的感受,並且也告訴他我渴望和別人建立個人關係,也覺得有必要去建立這樣的關係,好消除我身上的“附屬感”。

我的丈夫也和我分享他自己的經歷,我才知道原來當別人看見他時,也總會問他關於我的事,而這其實令他感到欣喜。從他身上,我看見他如何珍惜我,也因為有我在他身邊而快樂,這也給我安慰。因為除了基督的愛,我還有從他來的專屬於我的愛。那種不舒服的“附屬感”其實是我強加給自己的標籤,他其實一直都非常尊重我,也一直“小心翼翼”地維護我的獨立的人格(真是辛苦他了)。原來他從來都沒有把我當作是他的“附屬品”,而是把我看為是能與他並肩作戰的戰友,同時也是需要好好疼惜的肋骨。

與他人建立個人關係

令我感到厭倦反感的那天正好是教會的禱告會。在禱告會中我被提醒要去為別人禱告。上帝調整我的眼光,把我的眼光從“自己”轉向“他人”。原來我的不滿終究來源於我過於在乎“自我”。別人因為不認識我、不瞭解我而記不住我,這是正常的,因為我平時也沒有去主動關心他們啊!我應該主動去和別人建立關係,有時候甚至是要建立個人的關係,就是我(而不是某人的妻子)與那個人的關係。只有這樣,我才能真正瞭解對方,對方也能認識我。而在這過程中,我也活出了基督給我的首要使命——愛上帝和愛人如己。當我活出了我的第一使命,我也就活出了我作為妻子的身份——成為我丈夫榮耀的幫助者。

我感謝上帝藉著那兩件小事暴露出我的問題,也讓我看見婚姻就是兩個罪人不斷成聖的呼召和平臺。而我在這條路上並不孤單,我的丈夫尊重我,教會裡也有長輩和姐妹們的支持勸勉,最重要的是聖靈在其中掌權,叫我們常在基督裡面,享受與天父美好的相交!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