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的過程讓我認識到了品格建造的重要
作者: Jane Lim
翻譯:Verena Chi
“我希望我們會享受這個裝修的過程,”在我們剛剛討論完公寓翻新的初步計畫後,我先生如此說。
“我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我們因為這件事吵架。”我這麼回答。“我的意思是,畢竟這只是一棟房子而已。”
但是,現實跟想像總是有差距。突然間,很多與我期望不一樣的部分變得很礙眼,比如馬桶後面露在外面的管道,或是廚房櫥櫃為了要切合房間的朝向,所以無法彼此平齊和保持一致。
大多數的爭吵都是從瑣碎的細節開始,而這些越滾越大的爭執常讓我感到措手不及。上一秒我只是在表達我的沮喪,“這風扇也太爛了吧,根本沒有任何風。”,下一秒我先生就變安靜,我不得不馬上問他,“怎了了? 我說錯什麼了嗎?”
情緒被觸發
還有一個導致我們反復爭吵的問題就是:我不喜歡我們設計師的溝通方式。她的回話時常很不客氣,每當某件事無法如期完成,她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行、不能、沒有辦法”,後面也不加上任何解釋。每次看到她的資訊,我都會立刻發脾氣。雖然我都會忍住不立刻回復她,但我會向丈夫抱怨這種“做不到”的態度是多麼沒有建設性。
時間一久,我的挫敗感就對我們雙方造成影響,尤其是我先生,他因為不得不一直在我和設計師之間扮演“調解者”的角色,而感到疲憊不堪。
有一天晚上,我又因為某件事感到很焦躁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開口:“你不能指望設計師可以預期並解決每一個問題,不是嗎? 沒有人是完美的。難道我們就不能多一點理解和包容嗎?”這些話頓時讓我醒悟,我意識到我的期望是不合理且不寬容的。
反思我的反應,我開始明白為什麼使徒雅各說:“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雅各書1章19到20節)。”每當我急着說話時,表達出來的總是煩躁和憤怒。
在極少數情況下,我能設法保持安靜,這給了我冷靜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當我先生試圖幫助我轉向另一個觀點時,我就可以認真傾聽他的意見。
我們之間的爭吵也讓我體會到我的溝通方式和先生期望我的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某些人稱之為“細節控”的人,我經常會仔細檢查房子。如果發現任何需要修繕或整改的地方,我就會說“為什麼這裡看起來是這樣的?”,而不是“我們應該要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讓這裡看起來更好?”對我來說,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樣的,但對我先生來說,後者更好。
直到我們最後的這次爭吵,我的丈夫終於跟我敞開心扉,他盡可能溫和地告訴我在聽了我所謂的“回饋”後他開始變得很有情緒,因為我的語氣態度讓他感到傷心。
我也是在當時才意識到,自己在犯那個最讓自己難過的罪——不斷的批評和缺乏感恩。
考慮到自己在收到負面回應時很容易變得難過和沮喪,為什麼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先生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我很喜歡收到別人對我努力的肯定,但為什麼我沒有意識到我的先生也需要並應該得到肯定的回應?
從那時開始,我學會了更加具體且真誠地感謝他,不再是漫不經心地說“謝謝你做的這一切。”而是更加刻意地表達謝意,“謝謝你努力的付出,認真打電話、研究並解決這個突發狀況,我很感恩。”
非我所求所想
當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在這件事上我會多次感到沮喪和憤怒時,我不得不問自己一些紮心的問題:
當事情沒有照我想要的方式進行時,為什麼我會如此生氣?
為什麼當我先生糾正我的說話方式,我會感到沮喪?
為什麼我如此抗拒改變我說話的方式,而且堅持“這就是我”?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尋求這些的動機又是什麼? (雅各書4章1-3節)
我希望我們的房子在裝修完後看起來超完美,這樣不但不會浪費我們花的每一分錢,而且大家對這個房子會讚不絕口,也會欽佩我們能夠完成這個大工程。
就算我有時候不夠友善且不擅長溝通,也不善於在出現問題時想辦法解決,甚至有時候不知道我的需求是什麼,但我還是希望我們的設計師是友善且善於溝通的,希望她能夠預料到我想要的一切,並為每個問題提供完美的解答
我也希望我先生在我生氣時讓我繼續待在怒氣裡,即便我知道生氣是不健康和不正確的。我還希望他讓我做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說話,並且希望他總是理解我本無惡意,即使我總是過於挑剔和說批評的話。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讓我的不滿變成憤怒。當事情沒有照我希望的方式發展時,我不會直接地表達失望,而是指責設計師無能。責怪別人很容易,因為這讓我覺得如果換成更有能力的人,事情就會有所不同,而非我不得不去接受不完美的狀況。
接下來我就會抱怨,我沒有選擇去看那許多值得感恩的部分,而是把自己的眼目定睛在那些我不喜歡的部分上。我內心的完美主義陷入了一種“或全或無”的心態。如果某件事不完美,那麼一定是沒做對。它就是出現在我生命裡的意外,就是不夠好的。
當我察覺到這些需求和動機背後的原因時,我不禁對自己心中愚蠢及充滿自我中心的想法感到痛心且羞愧。我發現我完全失去了對我們的房子應該擁有的正確看法。這不是一個展示我們聰明和能幹的虛榮工程,而是一個來自上帝的祝福,我們應該好好管理和使用它,目的是為了祝福別人。這完全是我無權獲得的奢侈禮物,就像我無權獲得上帝已賜給我的一切一樣。
所以,即便我們最終能擁有一間漂亮的房子,但如果我在裝修過程中表現得如此差勁,我的言行舉止完全沒有尊榮上帝,我又怎麼能說自己禱告把這間房子獻上來榮耀上帝呢?
看見自己不堪並認罪悔改
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很容易因為羞愧便退縮而陷入自我攻擊。但是,上帝堅定地提醒我,唯一且最好的回應就是呼求祂並回到祂的恩典中:
“但祂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故此,你們要順服上帝。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各書4章6-8節)
當我發現自己處在最糟糕的狀況下,上帝提醒我,我總是可以來到祂面前尋求饒恕並悔改,祂會賜給我更多的恩典。祂滿有恩慈、憐憫地管教我(希伯來書12章4-13節),用祂的話語使我知罪、使用我先生溫柔的責備幫助我反思,甚至讓我經歷因我任性自私的心態及行為而付出的代價。
上帝也向我保證,如果我謙卑自己並承認自己的罪,祂就會向我施恩。祂會慈愛地看着我,使我得以再次站立在祂面前。
主啊,請原諒我自私又不慈愛的心思意念,我沒有向我所不配得的一切恩典獻上感恩。請幫助我放下所有膚淺的欲望並將自己全然降服於祢。
我們搬進新家已經一個多月了,老實說,我並沒有再去太注意到那些在裝修過程中讓我發狂的大部分瑕疵。我和先生都松了一口氣,困難的部分已經過去了。我們很高興能夠擁有自己的家,還可以邀請朋友們過來,促進情感交流。
和先生一起合作完成裝修項目教會我不斷練習傾聽對方是多麼地重要。對我來說,這意味着要學會暫時放下我的個人需求,並在深思熟慮後才提出問題,這樣才能聽到他的心聲。
我也瞭解到“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15章1節)的真正含義。當我們在溝通討論時,若其中一人率先採取行動讓說話聲音柔和並不那麼強硬地堅持自己的立場,通常也會促使另一方軟化其態度,並變得更願意傾聽。
在整個過程中,我最確信的真理是,身為上帝的孩子意味着我應該重視按照祂形象所創造的人,而不是物質。所以這代表無論我做什麼或說什麼都需要出於愛,並且只能是從祂而來的愛。
房子裝修已經完工了,但我的品格建造還在持續當中。我希望我能說我已改頭換面,但我知道罪遲早還是會再顯露出來。
然而,堅持下去還是有盼望的,因為上帝已經應許祂會完成在我身上的善工(腓立比書1章6節)。我祈求自己能持續擁有一顆柔軟和順服的心(詩篇51篇17節),在我的生命中不斷降伏於祂的管教和訓練。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