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Going繼續前進——讓恩典流入原住民的生命
口述:Lisa
整理:Jessie
Lisa是一位臺灣布農族原住民。她從小在部落長大,卻因自己的原住民身份受到不少歧視和差別對待,因此也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然而現在的她是一名原住民事工——「Keep Going繼續前進」的負責人,她和團隊策劃和開展了一系列建造原住民生活的服事,包括運動教育陪伴計畫、原住民幼兒文化語言教育、生涯規劃講座等,幫助原住民兒童和青少年能在長期缺乏良好陪伴的成長環境下,依舊長成自己茁壯的樣子,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Lisa曾經經歷飽受暈眩症的折磨長達三年,在痛苦中她呼求上帝,上帝也醫治了她的病。於是因著上帝的拯救,她踏出服事他人的第一步;在上帝持續的帶領下,她不斷前進,一步一步地、不後悔地,走在這條公益的道路上。讓我們來看看她是如何在上帝的帶領下「繼續前進」的吧!
「我覺得我還那麼年輕,怎麼會這樣?」
「我是26、27歲的時候信主的,那時候事業其實正在往上。」Lisa原本是做生涯規劃的講師,也算職場上小有成就。但她突然生病了,一種讓她每天醒來都覺得暈眩的怪病,卻在醫院查不出原因。
「我每天睡覺醒來,就覺得天旋地轉,真的沒辦法工作,後來只能辭職。那時候我真的很崩潰,我才20幾歲欸,怎麼會這樣?」
她回憶,那段時間情緒非常低落,也嘗試讓媽媽和阿嬤為她禱告,但禱告了很久,病都沒有好轉。那時候,她也開始懷疑,「上帝真的有在聽嗎?」
就在她幾乎快放棄的時候,朋友Verena送了她一本聖經。
「她跟我說,可以放在床邊,難受的時候就翻一翻。我其實當時沒什麼信心,但很感動——原來還有人關心我。」
某一天,在痛苦中她禱告了一句:「上帝啊,也許是我錯了。如果祢真的是又真又活的神,求祢向我顯明。」
她隨手翻開聖經,看到那段新約中患血漏的女人——「她抓著耶穌的衣穗,內心就相信耶穌能醫好她。」Lisa一邊讀一邊哭,「我哭到睡著,醒來之後突然發現,欸,我的暈感好像比較不嚴重了。」
從那天起,她開始規律讀經、禱告,半年後病情明顯改善,甚至不再需要吃藥了。
她也開始跑步。
「對我來說,生病成就了我靈魂的一場拯救。每走一步都是恩典。」
體育陪伴,是因看見也曾被忽略的孩子
信仰重新點燃了Lisa的生命,也開啟她重新出發的旅程。
她開始投入公益活動,一開始只是參與教會的一些服務,直到某一天,她在偏鄉看到一群原住民小孩在玩一輛破舊的嬰兒推車。
「他們玩得超開心,但我站在旁邊看,心裡超震撼。」
「我就問自己,怎麼過了幾十年,原住民孩子的生活狀況和教育資源,還是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
她想起自己的童年,因為原住民身份被歧視、被霸凌,曾非常自卑,也一度拚命努力,只為了證明「我可以」。
她意識到,這些孩子不是不優秀,而是缺乏陪伴——「是那種真正的陪伴,不是命令,不是忽略,而是走進去、陪著他們一起成長。」
「我也想到,其實孩子很喜歡運動,那有沒有可能從『體育』開始,成為我們陪伴他們的一種方式?」
體育是打開關係的鑰匙。Lisa開始想辦法籌備一個「體育陪伴」的計畫。但誰來教?誰來帶?
她想到過去職場上認識的一些退役運動員。
「他們剛退役時,會有一段『空窗期』。我就想到:能不能邀請他們來做陪伴者?他們本身就有運動技能,又正好有空檔,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重燃熱情』的機會。」
這個點子,就這樣逐漸成形——體育陪伴事工啟動。
「我邊找零錢邊哭,只為了湊35塊車錢」
有了計畫,就開始要跑資源、寫計畫書。Lisa不只寫企劃,還一通通打電話、發信。
直到有一天,她接到一個建設公司董事長的電話,說願意聽聽她的計畫。
「我超開心的,但那個時候我真的連車錢都沒有。我要搭車去見董事長,結果我身上連35塊都不夠。」
她蹲在地上,一塊一塊地找零錢。「我邊找邊哭,邊禱告:主啊,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只要祢讓我找到35塊,我就可以搭車去了。」
最後,她真的湊夠了。
她趕去見董事長,把計畫講出來。對方聽完非常感動,不僅願意支持,還免費提供了一個辦公場地給他們使用。
就在同一天,她的堂弟也傳來好消息,說有個基金會願意提供物資。後來這位基金會的執行長,甚至決定提供啟動資金。
「我真的超級感動,上帝在同一天為我們預備兩份大禮!」
她說,那一刻,她想起一句經文——「從前我風聞有祢,如今我親眼見祢。」
和阿嬤說「我愛你」,卻被語言擋住
除了體育陪伴,Lisa也開始關注原住民母語的流失問題。
「有一次我回部落,那時候阿嬤還在,但已經失智了。我們很久沒見了,她已經不記得我,也不記得怎麼說華語,只記得族語。」
Lisa想對她說「我愛你」,想祝福她健康,但她發現自己說不出來。
「我好像已經不會說族語了。明明她在我面前,可我覺得好像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把我和她隔開了。」
那個瞬間,她心痛極了,也意識到語言不是單純的工具,更是一條通往文化、身份、家庭的路。
「現在很多年輕原住民都不會說自己的族語,那不只是語言的遺失,也代表我們跟文化、跟祖先、跟自己族群的關係正在斷掉。」
於是她推動起「母語傳承」計畫,從幼兒園開始教,從日常用語開始,透過遊戲、故事、唱歌,一點一點地把語言帶回孩子的生活。
後來,這個計畫也成功獲得政府標案,「代表我們終於有穩定的薪資,也更有資源做這件事,真是感謝主!」
KeepGoing的意義,是上帝帶我一步一步走過來
Lisa給這個事工取名「KeepGoing繼續前進」。
不是因為她從來沒有停下,而是她知道,曾經有太多次,她想停下來、放棄、甚至懷疑上帝。
「我暈眩的時候,連走十步都很喘,但靠著上帝,我一步步走過來了。」
她想把這份「繼續前進」的精神,也傳遞給原住民的孩子。「我不需要你很厲害,但我希望你相信自己,也繼續走下去。」
每次體育陪伴,她都會對教練們說:
「我不需要我們的孩子球技多麼棒,打得多標準,但我要你們和他們聊天、陪伴、真正建立關係。這才是最重要的。」
給年輕人的一句話:「你最近好嗎?」
Lisa經常在生涯探索講座中提醒孩子,不要害怕講錯。
「很多原住民青少年會擔心自己講不好普通話,就不敢開口。我們要傳遞的是,不要怕出錯,也不要怕被標籤。」
她鼓勵孩子一起討論未來,不是一個人講給你聽,而是你也參與其中。
她也特別想對年輕人說:「在探索未來之前,先問問自己——你最近好嗎?你快樂嗎?」
「很多大人抱怨孩子沉迷手機,我覺得,我們也該想想,為什麼他們的自由和快樂,都跑到手機裡去了?我們能不能也給他們一個與人互動的自由和快樂?」
結語:一步一步,繼續走下去
Lisa的生命從沒有一帆風順,但每一個低谷,都成為她扶起別人的力量。
「KeepGoing繼續前進」,不是一個組織的名字,而是許多原住民孩子,在被看見、被愛的開始。而這第一步,始於上帝先愛Lisa,在耶穌基督裡拯救她,並使用她繼續把恩典和愛流淌回她從小長大的地方,她的族群。用服事,陪伴和她一樣的原住民孩子,在未來繼續前進。
Keep going 社媒網站連結: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